网站首页 > 旅游频道 > 旅游资讯 >

实录台湾十日行之五: 二二八纪念馆和国民党中央

[摘要]实录台湾十日行之五: 二二八纪念馆、中正纪念堂和国民党中央党部 14日:宝岛之殇与民主之光 前3天一直在台北市的北部历史文化和风景区转悠,是打“外围战”。从今天起,住在台北老城区的中心,开始此行的主要目标:考察台湾政治生态,感受政治风云。 皇家饭...

实录台湾十日行之五:

二二八纪念馆、中正纪念堂和国民党中央党部

14日:宝岛之殇与民主之光

  前3天一直在台北市的北部历史文化和风景区转悠,是打“外围战”。从今天起,住在台北老城区的中心,开始此行的主要目标:考察台湾政治生态,感受政治风云。

  皇家饭店的早餐当然不能与圆山大饭店相比,但对上海长大的老人更合胃口:清淡、简单但干净卫生,稀粥、咖啡、果汁、肉松、略带甜味的酱菜、鸡旦、菜包、面包、果酱、黄油等,不丰盛但足够饱,有平日在家中早餐的感觉。住店客人都很自重,夜间不扰人,用餐很安静。客房不大,一大一小两张床,电视机、热水器、吹风机、瓶装矿泉水等都有,干净整洁、经济实惠。在携程网上预订、付款,入住快、离店不查房,3人间每天7600多元RMB,按台北市火车站中心地区中档商务酒店的房价,不便宜但可以接受。总台服务人员不像高星级酒店那样“专业”,但有问必答可以信任。此类饭店还有免费洗衣、烘干、出借雨伞、代订7折高铁火车票等服务,适合自由行客人入住。

  出饭店沿着重庆南路向南,一路上有六、七家书店:这些书店大多不大但较“专业”,所售书刊各有侧重:生活类、财经类、科技类、人文类、教育类等,也有大陆上看不见的旧书店,看来各有自己的读者群,用旅游界的行话叫“细分市场”、“精准营销”。有介绍说,重庆南路是一条“书店界”,名不虚传。一条街集中了那么多的书店,看来在网上购书的冲击下,实体书店仍有生存空间,关键是一要有特色有专长,二要服务到位。其实,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沿重庆路步行10多分钟就到二二八和平公园,台北二二八纪念馆在公园的东南角。这个纪念馆是此行的核心点之一。

  

  

  纪念馆投提供的“参观简介”按繁体字照录如下:

  發生於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是臺灣近代史上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二二八事件的遠因,和戰後政府的專制統治有極為密切的關係。1945年日本戰敗後,臺灣人民以回歸祖國懷抱的熱切心情迎接國民政府,未料自日本手中接收臺灣的行政長官公署,非但放任其下之官員貪婪霸道、特權橫行,導致政風腐敗;甚至還由於實施錯誤的財經政策,而致使物價暴漲、失業激增,連帶引爆的社會問題也讓整個臺灣社會呈現動盪不安的情勢。加以光復初期的文化隔閡,導致省籍衝突不斷。二二八事件就在政治、社會、經濟與文化所積累的惡性循環中引爆。

  1947年2月27日,專賣局官員在臺北市延平北路、南京西路交叉口的天馬茶房附近騎廊下,查獲一名40歲的林姓婦人正在販賣私菸,雙方爆發推擠衝突,林氐被官員以槍托擊中頭部,當場血流不止。此擧引發圍觀民眾的憤怒,官民之間爆發嚴重衝突。查緝官員情急下開槍警示,不幸誤殺一名路人陳文溪,事件因此而急速擴大。此即為引爆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緝菸血案」。

  2月28日起,民眾至長官公署向政府表達強烈不滿與抗議,遭衛兵開槍射擊,數人傷亡,引爆了二二八事件。此一事件由臺北發酵,經由廣播漸次蔓延到全臺各地。事件中,領導民眾向政府提出請願要求的,正是來自社會各界的菁英份子。這些社會菁英分別來自政治界、醫界、教育界、新聞界、法律界等,在二二八事件中,大多數遭到政府羅織罪名的追捕與戮殺。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平民、學生在事件中被軍警沿路濫捕濫殺,迄今尚仍死生未明,不知陳屍何處。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歷史上最大的悲劇,讓臺灣進入長期的沉默,陷入了空前的壓抑與噤聲之中。而無數在事件中死去的親人、破碎的家庭、失怙失恃的孩童、目送黑髮少年的白髮老者,以及對於未來的種種夢想,都被一併葬送、掩埋在失語空白的臺灣歷史之中。解嚴迄今已逾20餘年,重建二二八歷史現場的工作在民間與學界的奔走下,漸次宣告完成。随着二二八事件相闗研究報告的出版,21世纪的今日,高度民主人權的臺灣社會,將如何重省傷痛歷史所給予的反饋?二二八究竟帶給我們什麼?而我們又該如何回應歷史的融示與訓誡?尤其在新舊住民多元文化的臺灣社會結構下,二二八事件都將是一個反思歷史、迎向未来的重要思考點。

  纪念馆分12部分展示二二八事件的始末:

  1、二二八事件中的麥克風:臺灣廣播電台。

  纪念馆建筑原为台湾广播电台的台址。1947年2 月28日,廣播台北發生事件訊息,台湾各地群起呼应。1997年2 月28日,事件五十週年之际設立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陈列有当时的广播器材。

  2、臺灣人的自治運動

  展示1920-1930年,臺灣知識份子掀起一連串的文化、政治及社會運動,為二二八事件的訴求埋下伏筆。

  

  

  

  

  3、時代交替

  自1937年中日戰爭開戰,到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十年間臺灣人民歷經兩種政權、兩種語言、兩種文化、兩種身份的更迭。

  

  

  4、事件緣起

  戰後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官員貪污舞弊,軍警違法亂紀,經濟通貨膨脹,人民失业嚴重,造成民眾對政府相當反感,文化差異再加上語言阻隔,種種因素,埋下二二八事件的集體社會情緒。

  5、光與詩的劇場

  用文学诗文表达二二八事件的流变。

  6、二七緝菸事件

  

  

  7、二二八事件爆發

  

  8、事件始末

  

  

  

  9、受難曲

  10、記憶底層

  受难者及其亲友的回忆。

  

  

  11、反省與展望

  自1987年解嚴前後,臺灣開啟了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透過民間及官方的努力,促成一件件歷史真相的揭露,受難者名譽的平反,官方道歉、立碑、設置紀念館。

  

  12、國際人權森林

  各國的歷史有其特殊性,難以類比,但在面對傷痕歷史的態度,及致力於和平及人權的路途上,確有值得借鏡的國家與作法。

  一张图展示世界人权运动与组织的全球分布,把二二八事件平反置于世界人权运动的背景中。

  

  参观结束时,我留言:

  不忘历史,才有未来。北京 王兴斌

  

  公园中心立有“臺北二二八紀念碑”,建於1995年2月28日。

  

  紀念碑設計意義解读:

  1、球體碑:地球的北廻歸線翘過臺灣,所以在球體碑23.5度切一平面,和赤道平行,碑文放在上面,代表二二八事件发生在地球北廻歸線上的一個島嶼上。

  

  2、甕:將死者的骨灰收斂入甕後埋入土内,有入土為安的含意。

  

  3、手掌痕:象徵受難者家屬在悼念亡者时,因悲傷而留下深深手掌印。另一涵義為參觀者將雙手放在上面,身體自然向前傾,低頭往下看,以表示對亡者的哀悼。

  4、琮:為漢民族祭祖的器皿,希望藉此包容豐富的生命現象。选择“琮”作为祭奠受难者的符号表明台湾民众的中华情结。

  纪念馆外建有纪念廊、哀思墙、纪念册和死难者名单。

  

  

  

  

  

  

  纪念公园内还有一个警示钟。

  

  走出二二八纪念公园的南门就是“总统府”所在的凯达格兰大道,为“总统府”所在地,原是日本统治时期的“总督府”。后来才知道“总统府”部份区域对游客开放,条件是提前3天凭入境证向“总统府”预约,经批准后按指定路线参观。得知这一信息时报名时限已过,错过参观机会。“总统府”向游客开放,在世界上并非孤例。在美国旅游时我进过白宫,在俄罗斯旅游时也曾在克里姆林宫内遥望普京的办公楼,在北欧见过不少元首或首相的府邸。

  

  在“总统府”右前方凯达格兰大道南侧,有一座尖顶形状的“白色恐怖纪念塔”和“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纪念碑”。

  

  

  碑文对“白色恐怖”作了如下诠释:

  台湾实施戒严期间(1949年5月20日—1987年7月14日)及其前后,有许多仁人志士遭受逮捕、羁押或枪杀,时间长达四十多年。此种惨痛事实形成恐怖气氛,笼罩整个社会,成为台湾人民挥之不去的梦魇,影响社会发展至深且巨,史称“白色恐怖”。

  昔日威权体制下,统治者高高在上,迫害人权,剥夺自由,造成无数生命的陨落、家庭的破碎和种种不公不义,举国上下遂长期处于不安与恐惧之中。1990年代之后,在国人流血流汗、持续努力下,台湾走出威权统治,逐渐形成自由民主的社会。

  保障人权,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是民主国家所服膺的普世价值。我们不仅要追求历史真相,追究责任,更应记取教训,使执政者不再重蹈覆辙。因此建立纪念碑,祈愿台湾从此成为民主、自由、人权和正义的国家。

  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纪念碑委员会谨立

  2008年4月7日

  此后每年7月台湾当局解除戒严令26周年纪念日,台湾“总统”都要“追思政治受难者”,向受难者家属、受难者、遗属鞠躬道歉,表达诚挚歉意。我在网上查到如下一则报道:2013年7月15日,马英九在追思仪式上说,二二八事件发生时,我还没出生,白色恐怖发生时,我还是一个小孩子,“可是对于这些历史上的不幸,当局该负责,我们就应该承担”。“面对历史,我们要就事论事;面对家属,我们要将心比心”。“历史上犯的错误,或许可以原谅,但是历史的真相不可遗忘”。他宣布,已补偿戒严期白色恐怖案件1.59万件,受补偿人数达2万余人,金额195亿余元(新台币)。他说,之所以编列这样的预算,虽然无法补偿这些罹难者或其家属的痛苦于万一,但至少在物质上减少他们可能有的负担,“所以并不是说做了补偿,这个事情就一笔勾消”,还是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大家都记住这个历史的真相,并且让它不再发生。

  我在一本书上还看到,台北有个地方马场町,曾是枪杀“政治犯”的刑场,其中包括大陆派去“潜伏”的共产党员,如电视剧《潜伏》中的主角。那里现已建馆立碑,悼念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死难者。这个举动超越了党派之见,站到了尊惜生命、尊重人权的高度。我问了两位司机,打听马场町在哪里想去看看。结果都说不清楚,只得作吧。

  参观二二八纪念馆、白色恐怖纪念碑,是一堂不可忘却的历史课,是一次灵魂的洗礼,有些启迪:

  一、尊重历史事实。对历史真相不回避、不搪饰、不夸大,不能用“宜初不宜细”来掩饰历史真相。

  二、理性分析历史。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不妖魔化、情绪化、意识形态化,不沦为党派争斗的工具。

  三、尊重人权。对事件制造者的谴责不以党派斗争为标纤、历史人物功罪为谁准绳,而是以尊重生命、尊重人权的普世价值为准则。

  对历史冤做假错案不留尾巴、不找借口,彻底认错、平反、补偿,是一个政党良心、政府责任、社会良知的底线。

  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拨乱返正,往往重大社会变革的信号。二二八事件的彻底平反、对白色恐怖时期政治迫害的彻底否定,让人看到台湾社会从党国体制、专制政治向公民社会、民主政治的历史性转变。

  凯达格兰大道电线杆上挂着一块牌子“反贪腐民主广场”,使人回想起10年前这里发生的“红衫军”运动:民进党前领导人施明德痛恨陈水偏的贪腐行径,发动了数万人在这里和平示威要求他下台,持续数月。时任市长郝龙斌宣称为配合12月9日联合国国际反贪腐日活动,把这条大道命名为“反贪腐民主广场”。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条大道原祝蒋介石六十寿辰而取名“介寿路”。2007年台北市长陈水扁为“去蒋化”,声称彰显本土化特色取原住民凯达格兰族之名,改名为“凯达格兰大道”。二二八纪念馆、白色恐怖纪念碑都是陈水偏在先后任台北市长、“总统”时建立的,这位以“反威权专制”起家的政客最后以头号贪污犯锒铛入狱。“红衫军”式的街头运动虽然使陈声名狼藉,但没能把他拉下马,最后让他伏法的还是通过法律程序由法庭审判定罪,提供了一个法治反贪腐的佐证,即使是前任“总统”犯罪也不能幸免。

  凯达格兰大道上正在用钢架搭起临时舞台。问了一位身着绿色“義交”服的女士,才知这是民进党在搭台,明天晚上这里举行竞选动员大会,后天“总统”大选开票后开庆功大会。在台湾,民众集会须到有关部门登记备案。民进党能占据这块风水宝地,可见它的来势猛烈。老伴与她搭讪,知道她来东北来,已结婚定居好多年了,“义工交警”相当于大陆的“协警”,有些补贴。得知我们从大陆来,临走时从背包中拿出一张报纸给我们。回到饭店一看是《大纪元时报》,原来这是一份法轮功办的报纸。

  

  走不多远见到“自由广场”牌坊,中正纪念馆到了。第一次来此是在1993年,那次是背着大陆高校代表团,由台湾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明敏餐旅管理雇问公司主持人薛明敏先生开车送我偷偷来的,因为那次教育部规定:不许去中正纪念堂,不许拍青天白日旗,不许向蒋介石塑像鞠躬。第二次随团环岛游时,游程中有中正纪念堂,到这里时已经天黑,停留15分钟匆匆而去。

  

  

  这次可从容一游。1993年来时,大牌坊上写的是“大中至正”由个字,词源出自蒋介石崇奉的王阳明的《传习录》上卷:“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暗合“中正”。2007年12月陈水扁推行“去蒋化”,在即将下台之际,把“大中至正”改为“自由广场”,把“中正纪念堂”改为“台湾民主纪念馆”。2009年,台湾教育部于2009年恢复“中正纪念堂”匾额,牌楼的“自由广场”则留用至今。平心而论,是“大中至正”还是“自由广场”,“中正纪念堂”还是“台湾民主纪念馆”,各有道理。“威权”时代的名字作为历史遗存不宜更改,作为时代变迁并非绝对不可改。陈水偏“去蒋化”目的是为台独铺路,但蒋的威权符号不扫除台湾的民主化也难以启程。日据时期的“台湾神社”遗址改建为“忠烈祠”是对的,“介寿路”改为“凯德格兰大街”也没有什么不好。把“中正纪念堂”改为“台湾民主纪念馆”,但里面仍放置蒋介石塑像,就有点不伦不类了。如今“自由广场”已为公众接受,“大中至正”已成历史。牌坊上这几个字的变更也是一种历史变迁的痕迹。

  中正广场25万平方米,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风格,国家音乐厅、国家戏剧院与中正纪念堂三大建筑呈“品”字形布局。纪念堂建筑取天坛之顶、金字塔之体,主体部分为白色大理石墙、蓝瓦金黄琉璃宝顶,象征青天白日色调。平面用方形,寓“中正"之意。堂顶八角,造成多数之“人”字形,聚于宝顶,上与天接,以寓"天人合一"之思想。就建筑设计而言,中正纪念馆堪称上品,足以传世。

  

  

  

  

  纪念堂内高居坛顶,上层内置蒋介石坐身铜像,有卫兵站岗、正点轮岗。下层设蒋氏文物展示室、中正纪念图书馆、视听中心及儿童教室,提供市民文化育乐及社教活动。

  

  去年为抗战胜利70周年,《对日抗战真相特展》还在展览,由“国防部”、“文化部”主办,内容从1894年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台湾割让日本起始,内容依次为九一八事变、锋火卢沟桥、庐山宣示、八一四空战大捷(1934.8.14)、海军作战(1937.8)、南京大屠杀、黄河决口(1938.6)、重庆大轰炸、长沙大捷(1939--1942)、开罗台湾光复等部分,并展出了由马英九颁发的“抗战胜利纪念章”。

  

  整个展览的主线是国民党领导抗战取得胜利,废除不手平等条约、出席开罗三巨头高峰会议、中国登于世界四法强之林。有一幅“抗日战争中华民国全图”,领土包括外蒙古在内。“蒋委员长领导抗战”栏目下,有一幅版面印上:“蒋委员长宣示最后关头已到后,中共顺应全民全面抗战,于中华民国26年(1937年)9月22日经中央通讯社发表共赴国难宣言,要点如下”,显示中共接受蒋领导参加抗战。展览以《对日抗战真相特展》为题,显然是为了突出是“蒋委员长领导抗战”的“真相”。

  这又使我联想到2015年11月马习会时习近平的一段话:“两岸双方应该支持鼓励两岸史学界携起手来,共享史料、共写史书,共同弘扬抗战精神,共同捍卫民族尊严和荣誉”。看来,抗历史的研究很难绕开“谁领导谁”的问题。

  在我看来,国民党主导正面战场,共产党主导敌后战场,战略上互相配合,战术上互相支助。从总体上讲,国际上承认国民政府是反法西斯阵营的正式成员,共产党又公开承认蒋委员长的领导,部队番号也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新编第四军。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胜利,不是一党一派的胜利。至于国共战争,那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 “骨肉相残”,是不该重演的“历史悲剧”。从每个参加国共战争(包括地下情报人员)的个体来说,不论将领还是士兵,从主观上说为主义、为信仰而死,客观上都是党派斗争的牺牲品,都应给予人道主义的同情。他们的遗族和亲友不论站在哪一边,都不应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活在21世纪不应停留在20世纪上半叶的思维上,应该有面向21世纪的眼光。

  当然这并不是单纯的历史问题,而是与现实息息相关。去年抗战70周年纪念,海峡两岸各搞各的阅兵式、各发各的纪念章,台湾方面甚至劝告国民党老兵不要接受大陆的纪念章、不要参加天安门的阅兵。参观中正纪念堂后,更加悟到历史的伤痕之痛、隔阂之深。隔阂何时能消弭,伤痕如何抚平?政党应做什么,民众应做什么,旅游能做什么?百思难得其解。

  在纪念堂展览厅内,不时看到身穿黄色马夹的“志工”。我向一位志工打听出门后在哪里叫计程车方面,他领我到门口指着左前方“那里较方便”。

  

  

  走出纪念堂,诺大的广场上有一个临时建筑,是一家企业在办一个室内“冰雪奇缘,冰纷特展”。台湾难见冰雪,难怪每到冬季,为何台湾人携家带口纷纷到东北旅游了。

  

  

  

  据说广场上常常举行大型演唱会、音乐会,如“云门舞集”户外公演、“跨世纪之音”音乐会,在偌大的夜空下聆赏乐音,的确是别具一格的享受。自由广场已成为台北市民文艺休闲、拍摄婚纱照的重要去处。听说元宵节前每年在此举行台北,其热闹景象可想而知。广场上的国家戏剧院、国家音乐厅更是艺术家们一展身手的现方。不知为什么大陆的艺人们热衷自掏腰包去维也纳演出,而少有到这里献艺?中正纪念堂现属台湾“文化部”主管,由隶从政治需求向文化本位回归,从为政党服务向为民众服务转型,向非意识形态化嬗变,值得赞许。

  凯达格兰大道近百米宽、400米长,北头起点是“总统府”,东侧是百年老店、“国定古迹”台北宾馆和“外交部”大楼,西侧则为二二八和平公园和还留有蒋介石全身塑像的介寿公园,南头到清代建筑东门,进而连着自由广场和中正纪念堂。细想一下,就历史内涵而言,二二八纪念馆是对中正纪念堂的批判,自由广场是对中正纪念堂的否定,但三者又都是历史,共存在一个地块之中。可以说,台湾的百年历史在这块不足1平方公里的地方风云际会。

  上年结束这场历史之旅,午餐后回饭店休息,下午去国民党总部大楼和蔡英文竞选据点“小英商店”,从历史走进现实。

  从皇家饭店出门叫了计程车去八德路国民党中央党部大楼。2011年11月随团游时,同台湾中国旅行社的导游王先生商量:我想去国民党总部去看国民党党史展览,你帮我一下。王先生是国民党高级军官的后代、也是该党党员,他说按两岸旅游部门约定,队员不能离开团队单独行动,你们领队也不会同意。明天下午团队参观101大楼,留给大家3小时自由活动。你太太随团参观,你一个人单独走,让计程车送你到八德路国民党总部大楼,3小时之内必须回到101大楼,一定不要让你们导游知道。

  我驱车到八德路总部大楼。下了车,直往大楼走,没有门卫,更没有警卫,也没有人栏我,我从一楼走到三楼,冷冷清清。后来遇到一人,问能不能参观党史展览。他说,很抱歉,今天礼拜天,党史展览馆的门打不开,你也没有预约,钥匙不在我们手里。他说,国民党台北市党部就在附近,他们那边今天很热闹,你可以去看看。我无奈离开中央党部,到了台北市党部,那边熙熙攘攘,我一进门就受到款待,我说从北京来更受欢迎,送上了咖啡。他们说,他们都是礼拜天自愿来党部工作的,为郝龙斌竞选市长当义工。从交谈中得知,2008年后国民党尽管是执政党,但党员和干部都是党的义工,不拿党的补贴,更不能由政府支薪,更不能从政府财政中划拨党的活动经费,在工作时间不能在政府机关、企业、学校搞政党活动。党的活动不能占用劳动时间。党部机关的房租、经费由党自已解决。任何政党不能在军队中建立组织、开展党派活动。军队也不能参加竞选活动。这些对我这个老共产党员来说都是新闻,甚至是启蒙。什么叫党政分开、党库与国库分开、军队与政党分开,原来如此。临走时,给了我一些郝龙斌的竞选资料。过了几天等我回国后,得知郝龙斌竞选胜出,在2010年11月27日连任台北市长,直到2014年12月任职到期。国民党推出连战之子连胜文竞选新一届台北市长,败给无党派的医生柯文哲。

  计程车从忠孝东路进入八德路不久,左侧来了一个车队,摩托警开道,警车压尾,中间约四、五辆黑色轿车。司机说,这是“总统府”的车队,小马哥有活动。不过没有封道,其余所有车辆照常行驶。“总统”车队从左侧擦肩而过,很快超过了我乘的车。我脱口而出,在北京就要封道、戒严了。

  

  很快到了我来过的中央党部,大楼外观已重新包装,全部被朱立伦的竞选宣传画复盖。楼内人来人往、十分热闹。登记后进入一楼党史陈列厅,约150平方米,全部用文字与照片展示。一个百年老党的党史展览如此简陋出乎我的预想。

  

  展览以“跨越三个世纪,国民党的变与不变”为题展开,分为五个部分:

  

  

  1、振共中华,创立民国

  

  

  2、维护共和,北伐建设

  

  3、抗战建国,实施宪政

  

  

  4、保台建台,缔造奇迹

  

  5、政党轮替,再造台湾

  想了一下,这五个部分浓缩了从1894年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到马英九2012年连任“总统”的历史。展馆突出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的“成绩”:“马主席持续改革,带动政治新气象”、“度过金融海啸,强化全球竞争力”、“马总统2012连任成功,台湾继续向前行”。

  

  

  

  国共两党、海峡两岸的内容不多。主要有几张照片:

  抗战时期周恩来、董必武等在重庆致蒋介石的信。

  

  1925年7月19日,农民运动讲义所所长毛泽东致国民党农民部长的信。

  

  1924年6月15日,毛泽东支取月薪120元大洋的账单。

  1924年3月,毛泽东支取月薪120元大洋

  

  

  这几张照片表示北伐战争时期共产党员参加国民党,并领取国民政府的薪俸。

  海峡两岸关系部分的标题是“推动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创造双赢”,陈列有三张照片。

  2008年5月28日胡锦涛会见吴伯雄。

  

  2009年4月29日胡锦涛会见连战。

  

  国民党中央就四川汶川地震致中共中央的信。

  

  展柜中有一本杂志十分醒目面,刊印有国民党女特工郑萍如的彩色照片,她是大陆游客熟悉的电影《色戒》女主角的原型。党史展览中如此陈列,大概是为了吸引大陆游客吧。

  

  展览馆散发的由中央文化传播委员会2012年12月印制的《党史简介》称,全台共有104万党员,,实际上只有30多万。专职从事党的工作、并由党的经费供养的“党工人员”曾有4000人,后来不到1000人。2000年沦为在野党后,马英九认为“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开源节流、卧薪尝胆”,中央党部实行“瘦身计划”,卖掉原来在中山北路豪华气派的党部大楼,搬到“八德大厦”,工作人员从600人减少至100人。八德大楼是国民党党产,有十多层。从大楼内的客户名单看,党部只占用地下一楼、一楼、三楼和五楼,其它楼层租给了其他公司,收取租金供养“党工”和活动经费。在台湾目前的体制下,一个政党若失去了民众的认同和支持就会寸步难行。

  

  在党史馆参观了约半个小时,从中央党部出来,走过几家店面看到“总统”车队停在一幢大楼前面,马英九从门里走出。我赶忙走过去想拍照,便衣人员有礼貌地把我挡在外边,马英九上车后我抢拍了一张吴敦义的相。这里国民党正在举行“四海同心,海外造势大会”,马英九为此而来。走进大门,洪秀柱迎面走来,抢拍了两张。年近七旬的人精神矍铄,看上去像五六十岁。

  

  

  

  

  走进会场约有四、五百人,大多身穿“海外助选团”黄色麻甲,彩旗摇曳、群情激昂,有慷慨激昂的讲演,也有大合唱、呼口号,为朱立伦造势。大多是老人,为了投上一票特地从海外赶来,此等政治热情实在可嘉。我心想,这些老人有力回“天”吗?

  

  

  

  

  接着搭上计程车去北平东路的民进党竞选总部看看。其实这是一家“小英商店”,是个小超市,全是印有蔡英文动漫头像的小商品:茶杯、毛巾、背心、冰箱贴、蔡英文竞选专著《英派,点亮台湾的这一哩路》等。这种商店各地都有,一是造势,二是商店所得捐助民进党。墙上贴着妇女、儿童祝福蔡英文胜选的纸片、漫画和蔡英文下乡时与青年人的合影。这里静悄悄,大多是中青年,有的一家3口,纷纷提着购物筐在收银台结帐。看得出,蔡英文打的是平民牌、民生牌。

  

  

  

  

  

  

  

  

  

  

  天色己晚,又搭上计程车回饭店。此行接触最多的是司机,大多是老年人,少见年轻司机。谈起大选,大致有三种态度:

  多数司机不说话,似乎不大关心,也可能因为我们从大陆来肯定支持国民党,不便表示态度。

  “该教训教训国民党了,执政8年,有什么变化!”

  “都不是好东西,拉选票时说得好听,选上后就使劲捞好处”

  谈到两岸关系,有的不说话。

  有的说,“慢慢来,等你们民主了,自然就会统一”。

  有位父亲是随国民党军队来台湾的司机说,“将来会统一的。我们现在是民主社会,你们还与我们过去一样,怎么统一?”

  有的说,“我们都属于中华民族,朝代不一样,我们可以自由选‘总统’、选市长、选县长、区长,你们不能。”

  不管什么看法,对乘客都很礼貌。


《实录台湾十日行之五: 二二八纪念馆和国民党中央》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news/34620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译】在线旅游公司股价飙升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