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旅游频道 > 周边游 >

入世的法源寺和出世的西砖胡同

[摘要]在一处安静的胡同里、侧门进出、赫赫有名的法源寺 北京有两个寺的出名,跟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有关。一个就是位于京西门头沟的潭柘寺,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称,古刹创建距今已1700多年。比潭柘寺年份短些的,是因李敖《北京法源寺》一书而名声大噪、...

  

  在一处安静的胡同里、侧门进出、赫赫有名的法源寺

  北京有两个寺的出名,跟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有关。一个就是位于京西门头沟的潭柘寺,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称,古刹创建距今已1700多年。比潭柘寺年份短些的,是因李敖《北京法源寺》一书而名声大噪、有1350多年历史的法源寺。

  

  山门外不远处,沿街的“唐悯忠寺故址”塔碑

  

  在“南无阿弥陀佛”影壁前闲聊的老人们

  前者,路过而未有缘入内观瞻,后者,今天特意去拜谒。想去的原因,自然是因古刹历风霜年前,另中国佛教协会及中国佛学院驻此,对佛教有些关注的我,自然该去看看;当然,李敖的大手笔也有心理催化作用。

  

  散落在寺内各处的佛经碑刻

  跟我所见到的北京别处的寺庙有所不同,这个在城市里的千年古刹,迎面没有八大处灵光寺那样高高的台阶,需拾阶而上,进山门后,也没有雄伟高企的大雄宝殿,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和。六进的院落,每个都是同高的。只有山门外那堵“南无阿弥陀佛”影壁,才提醒路人,这里是佛家领地。

  

  法源寺法堂外,有青年僧人迎来送往

  看到“唐悯忠寺故址”塔碑后面郁郁葱葱的树荫时,一般人还会以为是一处历史古迹呢。但当你花五元钱买票进了侧门后,你才发现。这里面,热闹一如北京其他几个香火旺盛的寺庙。

  

  年轻僧人在煲电话粥

  在善男信女的目光之外,寺庙的各个角落处,散落着几多佛经碑刻,由于本人并不研究佛教,对这些看似古老的碑刻,无法知晓它的身世。而这些历史遗存,对前来烧香礼佛的善男信女来说,是不太在意的。他们在意的,也许是这里的高僧。

  

  法源寺东的西砖胡同一处四合院外,挂着内置唐三彩的鸽笼

  而按照佛家的说法,平素的烧香人,要想在一次偶然之行中,遇到高僧,还可以面授机宜,那样的可能性是很小的,除非你的佛缘很深。从我今天的此行来看,没见到一个高僧,而且连小和尚对我也似乎没兴趣。呵呵,看来我的佛缘还不够!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会是我这样的情况了。

  

  在“拆”破了的院落里面,小黑狗怯怯的看着外面的世界

  不过,还是有信众,在庭院各处,或探讨佛理,或捧卷颂佛。倒是真正的出家人,我去时,也许还不是他们做功课的时候,反倒相对悠闲,或立门恭迎香客,或电话煲粥,或与信徒攀谈佛理。也许在他们看来,这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吧。

  

  高高在上的丝瓜藤和两只丝瓜

  在拜谒过法源寺后,绕道寺东的西砖胡同往广安门内大街去。因为对法源寺一带不是很熟,对南北向这条还算很长的西砖胡同,要说有什么特别突出的特点,也没有,跟北京城里其他的胡同一样,安逸宁静。不过,有一处四合院外,在一个看似养鸽子的网箱里,居然放着一些唐三彩类的瓷器,这是少见的装饰了。

  

  紫得诱人的喇叭花,与破败的院落,形成鲜明对照

  由南往北,过了胡同的一半不到吧,两边的墙上到处画满了“拆”字。在断壁残垣后面,是庭院中那枝叶繁茂的槐树,是那紫得诱人的喇叭花,是那挂在电线杆上的老丝瓜,还有那只胆怯的小黑狗……它们无语着,看着那些墙一面一面的倒下,成为瓦砾,最终消失。


《入世的法源寺和出世的西砖胡同》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zby/34850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春光明媚日 下乡摘草莓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