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08 15:58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题记:
西塘,寻八年前心底他的模样......
8年前,来过西塘,
那是一个下雨的周末,
清晨的大街,我端着相机,穿行于雨巷中,
轻手轻脚,生怕吵醒了沉睡中的一切......
缕缕青烟冒起,早起的大妈,已经在自家屋檐下生着炉子。
雨中的街道,光溜溜的石板路,光着脚丫子,一脚高一脚低,踩着水塘。
8年前的西塘,宁静而从容。
村姑们在驳岸边不紧不慢地淘洗着,
老人们在廊桥中抽着旱烟,拉着家常。
晚风吹过,枝繁叶茂的老树沙沙作响,仿佛也在聊着几百年说不完的话题。
八年后,我又到了西塘。
努力得找他当初的模样,
景色似有相似,心境却却难再同。
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最初的自己,
随着时间和岁月,我们学会假装,
有时候会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
曾经的那个自己,便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西塘变了,心境变了,
世上总也无法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站在烟雨长廊边,
你就是我的风景,
云高风清,不走下去,
视线里都是你,微笑的表情......
我努力的回忆着当初站在这桥上的心境,
曾经的思念,已没那么多时间去回忆,
青涩年代的梦想,是否实现?
曾经的自己,是否还在?
西塘,也不再只是过去的记忆。
到达西塘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错过了他最美的时刻。
西塘之夜,纸醉金迷,
沿河的灯已经熄灭,但更显得夜的幽静。
街头除了有部分餐厅还在营业之外,
最热闹的还是酒吧。
纸醉金迷,这一刻尽情挥洒,
多少人迷茫,多少人沉醉。
沉醉于个人的音乐世界中,
每个音乐都是有灵魂的,
带着歌者自己的情绪。
沿着烟雨长廊一直走到酒吧街,
这个钱塘人家四个字挂在这里多年,
还是8年前来的模样。
夜晚的酒吧街,夜夜笙歌,
而8年前,这里连个咖啡店都鲜有,
还记得渴了路边人家自己自酿的那杯酸梅汤,
一杯咕噜一下,下肚,直呼过瘾。
到了古镇,客栈肯定是首选,
经过多家比较,还是选择了【西塘墨儿酒店】
对于酒店,一向比较看重眼缘,其实就是所谓的第一感。
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费尔蒙是主导,
而人与酒店之间的所谓一见钟情,
我想这可能就是这酒店的格调是否对胃口。
看腻了如许的雕花大床房,
看够了无数的临河景观房,
看烦了街头熙熙攘攘往来的人群,
再回到这里,我需要这份干净。
墨儿酒店,是西塘首个轻奢酒店,
跟西塘其他客栈完全不同。
简洁素雅的木制门面,丝毫不张扬。
酒店位于古镇景区内的新兴商业西塘水街,就在肯德基和星巴克的旁边。这个叫STARR的上海游客,早年间和朋友来西塘度假,与西塘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说:”这里留存千年的原汁原味的建筑风貌和淳朴的风俗民情,令人感到亲切。但我觉得除此之外,古镇还应该有适合现代年轻人的地方和住宿。我希望能提供一个轻奢风格的酒店给他们来放下行囊,细细品味西塘的风土人情。“于是,墨儿酒店就这样诞生了。
来到墨儿酒店,迎接我的是甜甜的微笑和暖暖的高山红茶。
大堂吧是我喜欢的地方,
采用了隔空的设计,两边的门是对开的,
闲坐于此,喝一杯,翻翻杂志,一个下午。
客房都在楼上,墙壁有着富有质感的纹理,
楼梯每级台阶的光带带有很强的设计感。
酒店住多了,有时候会带着审视的目光看每一个细节,
惊喜还是失望?
过道的地毯,如彩虹般绚烂的七色,
使得极其素雅的环境多了一丝跳跃感。
惊喜于每一间客房号码牌的设计,我入住的202室门口的标识是这样的木牌。
酒店的房间非常敞亮,顶部采用了锥形向上的设计,
素色打底,黑色木条边框勾线,给人很稳的感觉。
这个酒店完全从顾客的体验出发,
完全具有新时代的气息,抛弃了传统的老宅,
雕花大床等大部分客栈雷同的元素,
把移动物联网的元素和轻奢风格融入西塘人的生活,
创造了一个极致的住宿体验。
整体风格非常简约,返璞归真之感,卸掉层层包裹,一下子轻松了。
房间里有高速WIFI ,
BOSE音响可以直接用蓝牙连接手机里的音乐,
我是一个离不了音乐的人,
无数飞扬的灵感是音乐给予的,
我可以不看电视,不玩电脑,不看手机,
打开最爱的音乐,
便能静下心来看一看一直没时间看的书。
我的一个闺蜜告诉我,她每天早晚洗漱的时候,必须打开音乐,
这样每日的早清晨就像加满了油,心情好好。
这里的洗漱用品都是高端定制的,
云坊洗护用品,
采用的是纯天然和有机植物精油,
即使孕妇和宝宝也能放心使用。
卫生间和卧室间采用玻璃隔断,也考虑到了私密性,加上了竹编的链子。
酒店三楼是个餐厅和露台。
西塘水街是新开发的商业街,旁边有星巴巴,肯德基大叔,当然少不了酒吧,实在很方便呢。
【烟雨长廊】
翌日清晨,很早就醒了,因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想看这古镇最美的时刻,还是一个字“早”。
烟雨长廊,最是静谧时刻。
烟雨长廊,光听这名字,就足以迷醉。
这是江南水乡中独一无二的建筑,
是古镇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西塘独有的。
烟雨长廊是河边一长排带顶的廊棚,
这样的设计,使商人贸易、行人过往无日晒雨淋之忧。
在静悄悄的早晨,漫步在廊棚下,
只有自己的心跳声还有一些很怀旧的心情。
关于烟雨长廊的传说:民间有一种说法,早先西塘塔湾街有一胡姓年轻寡妇,独撑一家老小和一个小商铺。胡家铺子前的河滩边有一个水豆腐摊,摊主王二,年轻厚道,家境贫寒。他见胡氏艰难,便生同情之心,帮着做些体力活。日久以后,胡氏为感激这份情,借修缮店铺之时,沿河建起了棚屋,将店铺前的沿河街道全遮盖起来。不想棚屋建好以后,胡家铺子生意特别红火。其他商家纷纷仿效,竟连成一片....后取名廊棚,意为为郎而建之棚屋。
【西塘的水】
西塘历史悠久,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是一个有着27座石桥、122条古弄和千余米长的廊棚的古镇,这么多的桥和弄已无时间一一探寻,走哪算哪,无须计划那么多,随意的旅行更好。
从石皮弄过来,环秀桥还是相当显眼的,这座拱形的石桥,是西塘最高的桥。
送子来凤桥,位于西塘古镇的中心,古镇小桐街东侧,在环秀桥与永宁桥中央,烟雨长廊的旁边,下了桥拐个弯就可到达烟雨长廊。这个名气有个典故,传说建造时,适有一鸟飞来,造桥人认为祥瑞,取名“送子来凤桥”,清康熙四十八年、道光十五年重修。桥宽10米,正中有花墙相隔,有两边,行人可各走一边,老百姓俗称晴雨桥。古人讲究阴阳学,南阳北阴,古时男为阳,女为阴。此桥南面一边是阶梯,北面一边是斜坡。春夏季节,傍晚当地人会搬张桌子,放于桥上,喝小酒,聊家常。
走过一座座桥,有些已经忘记了名字。
大清早,船夫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木舟而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河边的老房子在水波中透着倒影,晃来晃去。
有些饿了,觅食是人的本性,哪里有香味就往哪里去。
冬天来一笼热腾腾的小笼包加上一碗白花花的豆腐脑是极好的。
剩下的时光,当街头挤满拥挤的人群,躲进一家路边的茶楼,无疑是最佳选择。
在这里可以静静看着大街上的人来人往,
如生命中的过客般,
有的停留时间长一些,
有的则从身边很快经过了。
每一个地方的记忆,
每个人都会在心中留一个小小的角落来安放。
不管是好与坏,值得或是不值得,都是记忆的资产。
西塘,或许还会再来,但愿别来无恙,
不要忘了我们心底最初的那个孩子。
图/文 :七月木木
微博:@Forever七月木木
公众号:木木视觉日记
微信:jessise73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本人)
《西塘 | 不要忘了心底最初的那个孩子》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zby/349323.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