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02 11:56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老街古韵,旅途寻“家”
今天结束台北之行,到本次自由行的最后一站桃园市。去桃园有3种公交选择:普通铁路、高铁和公交汽车。台北火车站是百年老站,现在是台湾高铁、普铁和台北捷运的枢纽。
我们选择乘普通铁路,感受一下老百姓的出行方式。从台北火车站上车,车票上没有座位号、上车后不对号随便坐。七、八成座位坐着人,大多是短程旅客,十多分钟一站,经过5站,大约1个小时到中坜站。下车后步行十来分钟,到达“台湾好行”旅游车站,购买“慈湖线”车票。此线途经中坜、客家文化馆、文化路活鱼街、三坑老街、石门水库、好时节农庄、大溪古镇、大溪陵寝(蒋介石)、慈湖陵寝(蒋经国)。有1日游(100NTD/人)和2日游(150NTD/人)两种通票,60岁以上老人2日游优惠价100NTD/人。此票两天内有效,可多次上下车、定时停靠,1小时1班。
从中坜总站到大溪古镇行驶了40多分钟,下车后先在1家小面馆午餐,然后找到在Airbnb(AirBed and Breakfast,中文名“空中食宿”)网上预订的丰禾日丽民宿。民宿在古镇的一条老街后侧,房东林女士一直等着我们,称呼她“林老板”,她说就叫“小林”。这是一幢两层小楼,一层为1间客房、浴室、餐厅和厨房,二层是两间客房。我们订的是一层阳光客房,一张活动沙发改为一个小床,成为一个3人间。客房内床单洁白、被褥干净,配有一个暖风机。餐厅里挂着乡土气息很浓的水彩画,摆放着桃园和大溪古镇的导游资料。厨房里冰箱厨具一应俱全,餐具整洁摆放有序、油盐酱醋配全,客人可以自已动手烹饪。房租每夜550元人民币,早在网上预付。
林女士约三十上下,落落大方,看上去是个知识女士。交谈中得知,她家住在古镇上,这家民宿是她从朋友手里租来后装修而成的,开业不到1年,已向桃园市观光局上报了申请材料,观光局的人也来检查过,正式营业执照还没有领到。我说,你这算“试营业”,她笑笑。她说,还没有在台北和桃园做什么推销,台湾客人大多是亲朋好友互相介绍来的,远方客人都是通过Airbnb网上预订的。正巧我女儿正在北京怀柔山区经营民宿,也是通过Airbnb网上招到客户的。她们很快熟络地交谈起来。
这家民宿座落在古镇老街上,离街面有20多米,要经过一段石块路、穿达一个小庙才到,座落在小山丘上。路边有块小牌,说此巷中曾出过一位歌星。走进一个半人高的小门,有一个大约六、七十平米的院子。天气晴朗时可闲坐在院子里喝咖啡、饮茶,小镇周边的田园农舍一览无遗。这里全无小镇的嘈杂,十分宁静。对于台北或桃园闹市区的居民,这是一个适合亲友假日休闲的地方。对于远方游客,这是一个游览周边景点、暂住几日的好地方。
林女士说,今明两天就你们一家住,没有其他客人。交代完住宿事项之后,交给我们一串钥匙,并给了一个可招呼计程车的电话号码,并问明天早上几点送早餐之后就离开了,我们也就成了这个院子的临时主人。
此番来台11天,第一、二夜住的是台北闹市民宿,最后两夜住的是乡镇民宿。实地了解台湾民宿的目的已经达到。
稍作休息后,3点钟去镇上车站等去两蒋陵寝的“台湾好行”班车,可能我们晚了一点,久等不见车影,去两蒋陵寝的这班车可能已经过去。于是临时决定到街对面乘相反方向的“台湾好行”,先去三坑老街。
不到二十分钟到了三坑老街。这是一条普普通通的乡镇街道,长约1公里。“坑”在当地是小溪的意思,“三坑”老街,就是三条小溪的街。这是一个百年老街,曾是水上交通的一个中转码头而繁荣一时,是客家人的聚落中心,有“桃园第一街”之称。随着水运的停止而衰落,现今成了一个乡村旅游点。今天是周一,只有我们一家3人。餐馆、茶馆等都竭业,门上贴着“周日营业”的告示。可见乡村旅游点的旺淡交替到处都一样。一张咖啡价目表上标有14种咖啡:“土耳其”200,“牙买加蓝山130”,“卡布奇诺100”,“摩卡100”,“拿铁90”,“哥伦比亚80”、“巴西圣多亚80”……,这个价格与台北市差不多,如此多的咖啡品牌在台北市也不多见。看来这里的乡村旅游不能与廉价旅游划等号。
小镇门口有一张“骑趣三坑”的导览图,但加上了“禁菸”的宣传内容。乡镇小巷也倡导禁烟,令人感慨。
“黑白洗”也算一个景点,一条小溪、几块石板,是个洗莱洗衣的地方。这在农村中最普通不过,也算景点?墙上有一段说明好象回答我的疑惑:“黑白水黑白洗,若能洗尽人间事,必然可化三坑为三康”。路边无人可问,不知此事是何原由,留下一个悬念。
一个红色柱子上贴着:“市议员张肇良联络处”。猜想张肇良这位桃园市议员可能是这个镇选出来的,有事可以找他联系。如果他当上了市议员不为选民办事,连人也找不到,也许下一次就不选他了。
路边有一家商店,挂着一条横幅:“龙潭区三坑镇守望相助队”,看来这是一个民间互助的社团。早听说台湾结社自由,民间社团到处都有,可能是真的。民间团体是公民社会的产物、民主社会的基础,看了这家商店、这条横幅,若有所悟。
古镇最富丽堂皇的建筑,用旅游界常用的词“标志性景点”,就是永福宫了。此宫始建于乾隆九年(1745年),大修于2015年,正殿三开间,两旁各有一间配殿。宫中主祀三官大帝,配祀三山国王、开漳圣王与文昌帝君3位神仙。三官大帝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指天官、地官和水官,可见古人对水的尊崇,与天、地同等待遇。三山国王受尊崇“肇迹于隋,灵显于唐,受封于宋",迄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粤东先民创造的地方神。2007年广东省把三山国王祭典列为省第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这里居民可能是从广东迁来的。开漳圣王是福建、台湾和东南亚一带的汉族民间神,唐朝首任漳州刺史陈元光的封号,武则天赐其"忠毅文惠"谥号、享誉闽粤。文昌帝君为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也是汉族民间心目中的“高考”大考官,其崇仰历史可追溯至千余年前的宋代。宫名“永福”,魂之所系。我与老伴在这里留影了一个影,也想沾点福气。
200多年来三坑民众一直祭祀这几位神仙,民众自发集资重修的宫观如此金壁辉煌、色彩斑斓,足见当地民众对大陆祖先的崇仰之情,两岸民众的精神纽带一脉相承。我们时常感叹“信仰缺失”,在台湾城乡、甚至街头巷尾屡见不鲜的此类寺庙宫观似乎有点啟迪。
虽然只有1小时的游程,却让我看到了一个原汁原味的乡村古街小镇,提供了一个了解当地民众日常生活的想象空间。除了镇上两张骑游导览图、简朴的镇名牌子和几个景点说明牌之外,看不到任何刻意的修饰和策划,但却感到更亲切、更真实。看得出这里搞乡村旅游、古镇旅游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脱贫致富”,而是要保留一份在大陆上已成为口头禅的“乡愁”,守护老百姓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提供一个公共休闲园地。“小林”第二天告诉我们,三坑老街主要是假日子里骑自行车玩的地方。
搭上下午5点的最后一班“台湾好行”,回到大溪古镇,已饥肠辘辘,按照晚上喝粥的习惯,在一家粥店门口停了下来。
该店装饰十分简陋,粥的品种也不多,但墙上一段“粥文化”介绍让我不敢小看它。粥店由一位老人经管,一个六岁左右的男孩在店里做功课。见我们坐下,男孩送来三双快子。后来老人也给男孩盛上一碗粥。老伴让孩子与我们同桌一起吃,孩子大方地上了桌。交谈中得知老人是他爷爷,他爸爸在镇上还有一家粥店。孩子调皮,边说边吃,爷爷过来训斥道“快吃,再不快吃告诉你爸爸”。见了这孩子,老伴想起了北京的孙子,就自然地拿起汤匙,像在家中喂孙子一般喂他。这孩子也欣然接受,张开小嘴一口一口很快吃完了。大家吃好后,这孩子立即把我们的碗筷收起送到洗碗池,把桌上的餐巾纸收起放入用矿泉桶做的垃圾盒内,这些活干得很利索,看得出这孩子经常这样做。老伴直夸他乖孩子、爱劳动。我心想,这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接他父亲、爷爷的班,说不定会成为一家连锁粥店饮食公司的总裁。在台湾到处都可以见到小小的、不起眼的,但却是传承了几代的百年老店。
这是一顿再简单不过的晚餐,但却有回到了家的感觉,老伴则又享受了一回喂孙子吃饭的乐趣。“旅游即生活”,在这里又得到了一次应验。
饭后在古镇狭窄的街道上缓步而行,回到“丰禾日丽”仿佛回到了家。夜色朦胧,星稀月晦。万籁俱寂,好入梦乡。
《实录台湾十日行之九: 大溪民宿与三坑老街》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news/38583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