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01 08:32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扬州这座城市,与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唐宋以来,扬州因为处于水陆交通枢纽的位置,沟通江淮,漕运便利,逐渐发展成了东南大都会,城市繁荣持续千年,尤其是到了明清,因为盐业兴起,扬州城发展到了其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
千年前的繁荣,今人已经难以想象,毕竟太过久远,存留下来的遗迹也不多,不过明清时期的扬州古街巷老房子倒是保存了一些。位于南城的丁家湾可以说是扬州城里保留最完好的古街巷了。
丁家湾靠近大名鼎鼎的何园,从何园大门口往北步行大约200米,就是丁家湾了。现在的丁家湾,远没有其在清朝时期的繁荣景象了,是一片处于闹市中的老街。
曲折又窄小的街巷,是老扬州城的味道。扬州的老房子,都是青砖黛瓦的风格。丁家湾这条街巷,可以说是扬州城里最有特色的老街,街巷呈现出一个大大的“丁”字形。街巷窄的开不进来汽车,自行车,摩托车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
如果不是上下班时间来到丁家湾,巷子里几乎连个人都看不到。这些青砖黛瓦高墙内,多数是清朝时期盐商的住宅。透过高高的围墙还能感受到当年那些富可敌国的扬州盐商生活的奢靡。如今住在里边的居民,说不定祖上就是某位声名显赫的大盐商呢。
一些老房子也改建成了客栈,我倒是很希望能在这样的客栈里住一晚上,感受一下扬州老城的市井气,同时也回味一下百余年前扬州盐商对于生活细节的极致追求。
走在老街巷上,每经过一座老宅,大都会发现门口挂着牌子,介绍这座老宅的历史和其主人,有些记录的详细,有些则较为简单。坐落在丁家湾118号的四岸公所在历史上颇为有名,在清朝时期,按照当时政府的规定,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的食盐,均需从两淮盐区运出,故四省盐商大量聚集于扬州。所谓“四岸公所”就是四省盐商议事的地方。清末盐业衰败,这里渐渐冷清下来。
丁家湾这片老街上,类似的古井有好几处。如今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自然不会再到这些古井上来打水吃,不过洗洗衣服,洗洗菜还是可以的。古井的井栏已经布满了深深的凹痕。
从四岸公所前方不远的一条小巷子转向南,这一带的小巷子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纵横交错,差不多走到小巷子尽头,看见一处黄色墙体的建筑,与周围的建筑风格明显不同,这就是兴善寺了。
扬州的兴善寺,面积不大,约1000平方米,格局与寻常寺庙相似,也有天王殿,藏经阁等,只是这里更为清净,并没有游客前来。安静的老街巷里安静的寺庙,也许这才是修行的根本。
细雨时来丁家湾的老街慢慢的逛,会更有韵味。看惯了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随着城市的发展,每座城市越来越像,正在失去特色,来到这些老街巷,才能发现原来这才是印象中的老扬州城。
--------------------------------
新浪微博:river_2014大河
微信公众号:river2014_tour
--------------------------------
声明:
本文图片和文字所有权归river2014大河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
《丁家湾,扬州老城最后的回忆》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59685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