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06 14:01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微信公众号:zixutang520
微信名称:紫旭棠的流年之爱
【毕业旅行43 ·逛在西宁】
东关清真大寺,再遇两世吉庆
逛在西宁之东关清真大寺。
清真寺给我的感觉总是如这蓝天,
如这建筑,纯澈简洁,
有幸听到金牌阿訇王少峰幽默睿智的演讲,
倒是解了一些疑惑,
如他所言,所有教派都求出世,唯伊斯兰入世,
它的寺庙总是建在人群聚集的繁华之处,
他不讲超脱,不为轮回和转世,注重亲情与传续。。。
一时说不清,回去整理,
总之他讲演的角度是我喜欢的,
几次差点被戳中泪点,
当然信仰这东西,总是会被理想化和美化,
人终归还只是人,
生活伦理道德规则,
不可能是一部经书能完全指引和规划的。。。。
—2015-08-06旭微信
某晚吃烤串,与烤串的回族师傅聊起来。他来自甘肃,甘肃我们去过,自然有可聊的。于是从羊肉,聊到做礼拜,聊到开斋节。7月6号,也就是昨天,是本地开斋节。而在他老家,开斋节是前天,从三点多起来,就不能吃东西了,一直到晚上八点。
伊斯兰教有许多派系,大派小派,他们都信仰同一部《古兰经》,对我们来说,分不出啥区别,然而对他们自身来说,各派皆有不同。
正好去年的毕业旅游记整理到西宁东关清关大寺这一章。那一天,很幸运遇到金牌阿訇王少峰在演讲,据说他有时间就会出现在这里,以他幽默、潇洒、流畅、独特的风格为游人们讲解普及伊斯兰教的许多知识。
那天,他一身白袍,头戴白帽,戴着扩音器,在清真寺庭院中游走,仿佛信手拈来一般,讲起穆斯林的信仰、生活、婚姻、葬礼、习俗,等等,不知不觉,许多游人聚拢在他周围,被他讲演的内容深深吸引,随他移动。
游人中,更多的是伊斯兰教信徒,很多人似乎是专程为听他讲演而来。而我们,原本正闲坐于大礼拜堂外的台阶上,远远地看到一群人,却没想去凑热闹,还是身旁一位穆斯林朋友友善提醒,说去听听吧,他讲得很好。其实心里是抵触的,记得有几回去教堂,就被殷殷信徒搞得不知所措,直想拔腿逃跑,非常害怕那种“势在必得”一般的布道,仿佛不立刻“从”了他你就没法上天堂一般。
幸亏还是因为好奇而凑了过去,这一听便陷进去了,连阳阳也听得津津有味,每次移动换位,他都赶紧跟过去,并试图站到人群最靠听得清楚最靠近圆心的位置。他的同学中不乏回族,估计他也是有些好奇的吧。
总之,这趟东关清真大寺之行,因为王少峰而受益非浅。
此外,为了写这篇,查了一些资料,也一遍一遍回放当时录下的讲演视频,结合道听途说和亲身经历感受,加深理解,也为自己解惑。但是,终究吸收的还是我愿意吸收的,比较片面,请勿拍砖,如有谬误,请及时提醒。不晓得关注我的朋友里,有没有穆斯林……
其实,在我身边就有清真寺,就在比较繁华中心北路上,集市旁。经常路过那个有着漂亮的金色洋葱圆顶的清真寺,但一次也没走近过它。身边的东西,常常让人视而不见,见了也没有探寻的欲望。距离产生美,总要走出去,才会欣赏,才会思考。
我们对清真寺的最初认识,是在2010年呼和浩特完成的。那时我们参观了呼市的清真大寺,也散了乜贴。收据上印着:祈求真主赐福您及全家人两世吉庆,平安,阿米乃!
两世吉庆。再遇这四个字,是西宁东关清真大寺门外这个乜贴(善款)箱。乜贴是音译,这里写作“乜提”。那个箱子,是个很高级的保险箱。出来时阳阳又一次散乜贴。
我们三个都不是信徒,没有信仰任何宗教,偶尔会有被打动的时刻。这时吸引我的,是四个字,两世吉庆。
两世吉庆,是穆斯林的人生哲学,是他们的追求。其实,又何尝不是所有人的追求,何尝不是所有宗教修行的目的。谁不愿,现世静好,来世安稳。
只是,我真的有点喜欢伊斯兰教修行的做法,既寻求后世,也不忘却今生福份,既出世,也入世,不主张脱离红尘也不提倡苦行,不必躲去深山寺庙,不必茹素禁欲,一边生活,一边修行,生活即修行。就连他们进行宗教活动的清真寺庙,也都建于人群聚集的繁华之处。
各个宗教都说修行,可修行的到底是什么,我也觉得,不过是那一点善念善行。脱离了人群的修行,你的善,给谁?
即便是早晨,西宁的太阳已很耀眼,举目而望,东关清真大寺宣礼塔绿色的圆顶在阳光中矗立。那阿拉伯风情的门廊殿堂,那绿白双色的格调清韵,引领我们走进去。
左厅堆放着做礼拜的毯子,挂着供女客临时换穿的黑色长袍。清真寺对女子穿着要求颇严,虽不到蒙头缠面,但也不能露腿露胳膊太多,所以准备了许多长袍,可免费穿用。守门的大叔很自豪地说,免费的,在这里,一切不要钱。你看过有任何宗教的寺院都是免费开放参观的吗,只有我们伊斯兰才做得到。
想一想,我才点头。确实。虽然也参观过几座不售票的寺庙、教堂,但那终究太少。而清真寺,似乎从来都免费参观。
长袍颇飘逸,好多短打扮的姑娘都飘飘然地穿进去拍照了,居然感觉比她们原本的装扮更好看,更符合这气氛。我也心动,想套一件,被拒绝,因为我本身穿的就是长衣长裤。唉,遗憾。头一次懊恼自己穿着的保守。
关于穆斯林妇女的穿着要求,原本也是有些不以为然,但后来听了一番金牌阿訇王少峰的讲演,专门讲到这一点,居然有点被他说服。他说,西方国家把女人的衣服脱光,说是艺术,难道说把女人的肉身全都展露出来,换成金钱利益,才是高贵吗;我们让我们的母亲姐妹穿上丝巾长袍,为了家庭,为了丈夫,守护一生,却被很多人说这是歧视侮辱践踏,难道这是公平的吗?
哈哈,是啊,公平吗。这个角度论述我挺喜欢,但还是琢磨,凡是太极端的,我觉得都有点儿问题。
右厅陈列着麦加大清真寺的模型,四下里挂着麦加朝拜的盛况。王少峰讲道:一生之中带着你的爱人,去麦加进行一次朝拜,这就是灵魂的洗涤净化。不知道他去过了没。据说每年去麦加的名额非常有限,每个穆斯林都视麦加朝拜为一生的梦想和荣耀。
不过倒是联想起马步芳来。参观完马公馆,查他轶事,便有一段搞笑的,说他举家逃到国外,带着七个老婆去麦加朝圣,被大阿訇怒斥,说他娶老婆太多了,不遵教义,他吓得赶紧当场硬把老婆都送人,朝拜后又回来威逼利诱地把老婆一个个要回来。
也不知是否真有其事,但我琢磨,各教派穆斯林对男人娶老婆这回事,到底是不是一致的,王少峰的讲演里讲到,穆斯林注重家庭,一夫一妻,不许随意离弃,他们走的是最忠贞、最健康、最和谐的婚姻之路——有这么美好?还是说,这只是我们国家回族穆斯林的坚守?
正门之内是一道五个连排拱门,然后是很宽广的大院,正中间是礼拜大殿。东关清真大寺是全国礼拜人数最多的清真寺,据说可以同时容纳四到六万穆斯林进行礼拜。想象那场景,一片白帽耀眼,人头攒动,想必极是震撼。
直奔大殿。我一直觉得清真寺的建筑除了标志性的宣礼塔,礼拜堂的风格真的很多变,可以异域风,也可以中国古典风。我记得呼市的清真大寺,那漂亮的礼拜堂便让我小小惊艳一回,觉得有如异国美丽的乡间别墅,而此刻眼前的大殿,却是绝对的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古朴庄严,雕梁彩绘,重檐斗拱。
更任性的是,在覆盖着波浪般的灰瓦殿顶,居然还装饰有金光灿灿的藏式镏金宝瓶。令我极为惊喜赞叹,我总是喜欢不一样的东西。
后来资料中才读到,这宝瓶原来是甘肃拉卜愣寺的僧众集资捐送的,果真为国内清真寺所仅有。
大殿并不能随意进入参观,只能隔门而望。殿内宽敞明亮,几根巨大的柱子(由互助佑宁寺赠送的松木),铺着一排一排地毯。虽然不是主麻日,也有三三两两的穆斯林前来做礼拜。
每位穆斯林,不分男女,每天按时作五次礼拜,这个礼拜不必非在清真寺中做,可在任何地方完成,不管家里,还是单位,甚至路途中,只要时辰到了,随身毯一铺,便可以做礼拜,祷告。
尤记得我们此行路上,日暮黄昏时分,便见道旁果真有牧羊人一丝不苟地做礼拜。梁师傅说,在青海穆斯林多的工作单位,还会专门开辟礼拜室。
而每周五主麻日,穆斯林都会去清真寺礼拜。东关清真大寺便是西宁地区广大穆斯林礼拜和集会的重要场所,我们参观那天是周四,要是再晚一天,应该可以见到成千上百穆斯林做礼拜的壮观场景。
一张毯子,一部印刻于心的《古兰经》;没有一重重各路仙佛塑像需要叩拜,只有一位真主阿拉;也没有缭绕的香火青烟,只有默默做礼拜的穆斯林,在静静的殿堂里完成各自的仪式。
清真寺与我的另一感受便是,简约整洁。
做完礼拜的人们,尤其是有些年纪的穆斯林,或聚在廊下,或聚在台阶荫凉处,聊天絮话,十分悠闲。
清真寺的参观其实很快,参观之后不必急着离开,就坐在正对着正门的台阶上,看来来往往的穆斯林,看宣礼塔下那一层层整齐有致的房间,天越发蓝了,衬托得白袍白帽越发明亮温暖。
坐在那里,浮想联翩。任何宗教,任何信仰,总归是要被美化和理想化的,它们有可取之处,亦有不可取之处,就如同人也各有不同,即使是信徒,依然是人,是人就有善恶,就如同不能按地域来区分一样,当然也不能以宗教和教派来单纯划分,有的穆斯林严格自律,有的穆斯林,也同样会放纵自己。社会现实,生活伦理,道德规则,都不可能是一部经书完全指引和规划得了的,但是,汲取正能量,总是没错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正能量。我想说的就是,好好过日子,和身边人好好相处,就是最大的正能量了。
最后,请容许我,
祈求你们的真主,
赐福所有穆斯林,
所有善良的人,
两世吉庆,平安,阿米乃!
祈主准我所求。
……
《【毕业旅行43·逛在西宁】 东关清真大寺,再遇两…》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51631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