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8-19 09:30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湖州:散落在莲花庄的“花石纲”
图/文 黛瓦粉墙
湖州有一处有名的江南园林,建于元代叫莲花庄,是书画大家赵孟頫的别业。这处古典园林,山水木石堆筑,景色清幽著称,数百年来被誉为“吴兴一绝”,可惜清末后荒芜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湖州政府拨款重建,如今对游客实行免费开放。
莲花庄内有一宝贝叫“莲花峰”,为一高近4米,上部形似莲花初开的太湖石,是宋徽宗为筑神仙乐园“艮岳”,从四处罗列来的“花石纲”之遗物。
《水浒》里有个叫青面兽杨志的,他被差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过黄河因大风吹翻了随押的船只,丢失“花石纲”。随后又遇到一串倒霉事,被吴用智取了“生辰纲”,以致落草为寇。故事里的“花石纲”,就是从全国各地收罗来的奇花异石的运输编组,专门进贡给宋徽宗的。太湖地区产一种奇怪的石头,叫太湖石,形状各异姿态万千,宋徽宗用它来堆筑 “艮岳”的假山。这个荒淫无度的皇上,在“靖康之变”中成为了阶下囚,在位时收集的珍宝,或被掠夺,或四散各地,也包括这亭亭玉立的“莲花峰”。
下图:潇潇的春雨中的莲花庄。园林离不开水,在中国古典园林的“一池三山”格局里,水暗指太液池。从整个园林的布局看,水面是“空白”,是“虚”,反衬湖边花草木石和建筑的“实”。
下图:水岸湖畔,泥堤石坎,讲究曲折有趣,堆些小景以丰富湖景。
下图:在园林里行走,不妨左顾右盼,细细体味。比如这些树木的种植,除了高低错落,还有隐现景物的意图,在小小空间中创造出移步换景的效果。
下图:亭台楼阁是中国园林不可缺少的建筑元素。莲花庄的建筑讲究“通透”,让人能穿过建筑看到对面,既轻灵又避免“堵”景。
下图:道路的设置,或高或低,时断时续,花木深处曲径通幽。
下图:园林中的桥梁,更是精心安排,新颖别致,点缀景色融合四周。欣赏,自远远近近,从高高低低,都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和享受。
下图:身处屋内,依然满目是景。
下图:右下三字“莲花峰”是赵孟頫的真迹。太湖石也叫假山石,具有“皱、漏、瘦、透”特点,多被放置于草坪、庭院和山水园林。“莲花峰”是镇园之宝,莲花庄用“石妙三品”四字,赞美这太湖石造型的别具一格。
江南的每一个古典园林,是画也是书。
莲花庄虽然只有一百多亩大,但游走期间,转弯抹角,景色重重。你道曲径通幽,不料是柳暗花明,好大一个湖面!眼前只是一座楼台,转过去却是浓荫环抱的一方山水。
莲花庄“写”有太多的故事。宋徽宗堆园林搜刮“花石纲”,太过劳民伤财,以致好汉们啸聚梁山,起义睦州……最终北方入侵,国亡被俘。庄主赵孟頫,一个宋朝皇室后裔却出仕元朝为官,被以为变节,身份好不尴尬;然而,他在书法绘画的地位,尤其是书法,《元史》评价他隶、真、行和草,无不冠绝古今。莲花庄园里藏园,重修把隔壁的“潜园”也招安了。潜园是私家花园,主人陆心源是清末四大藏书家,当年名气胜过南浔的嘉业藏书楼,但收藏的珍贵书籍居然被子孙卖了个精光……这些风景背后的故事,挖掘,细读,会让人唏嘘不已。
《湖州:散落在莲花庄的“花石纲”》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45447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