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旅游频道 > 国内游 >

79年前的夏天,一城一桥乃人间美景【夏天这样玩】

[摘要]进入盛夏,毕业季加上暑期的临近,人们游山玩水的心愈发蠢蠢欲动。 高温,炎热,暴晒,这个时候,有人喜欢去往山水绝美的江南,觅一处古城古镇,品茶,静心;有人喜欢来到海边,在沙滩上漫步,听温澜潮声,或搭起帐篷,吹着海风,吃着烧烤,享受生活;有人喜...

  进入盛夏,毕业季加上暑期的临近,人们游山玩水的心愈发蠢蠢欲动。

  高温,炎热,暴晒,这个时候,有人喜欢去往山水绝美的江南,觅一处古城古镇,品茶,静心;有人喜欢来到海边,在沙滩上漫步,听温澜潮声,或搭起帐篷,吹着海风,吃着烧烤,享受生活;有人喜欢选择某个避暑名山,在气候宜人、空气湿润、生态原始中躲避夏天的炽热。

  而我,反其道而行之。喜欢在有阳光的某个午后,穿过宛平城,走走卢沟桥,摸摸石狮,看看卢沟晓月,遥想和缅怀79年前的盛夏发生在这里的一幕幕。

  一夏,一城,一桥,一馆,一园,一河,一砖,一瓦,一段历史,讲述着一段一片丹心的往事。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卢沟桥的历史——需牢记。

  如果没有那场战争,79年前的那个夏天,这里其实也是一处人间美景,令人向往和眷恋。

  枪响卢沟惊国人,八年噩梦始濒临

  作为出入北京的要冲及自古兵家的必争之地,提到卢沟桥,不得不提到那段历史,以及不能忘却的那声枪响。

  据史料记载,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约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

  卢沟桥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始建于1189年,1444年曾进行重修。后来卢沟桥在一场大洪水中遭受毁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再次对其进行重建。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下分11个涵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是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桥身左右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均雕卧伏的大小石狮约500个左右,雕刻精美,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在《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中曾对这些活灵活现的石狮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卢沟桥被形容为一座巨丽的石桥,后来外国人都称它为“马可波罗桥”。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帝御笔题写的“卢沟晓月”汉白玉碑,是燕京八景之一。

  1937年7月7日夜晚,驻丰台日军在卢沟桥畔中国守军防区内进行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日军借口失踪一名士兵,无理要求进入中国军队防守的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遂向位于桥东的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攻击,并企图强夺卢沟桥。在日军蛮横无理的挑衅和攻击下,中国守军二十九军官兵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79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

  记得国内曾有个作者写了一首卢沟桥的诗作:枪响卢沟惊国人,八年噩梦始濒临。豺狼兽爪凶残甚,民众家园苦难深。沉睡雄狮睁怒眼,力挥宝剑斩妖氛。枕戈待旦常思痛,强我中华固我门。

  这首诗给我们呈现了当时那场惨烈的战斗,追求民族独立的悲壮历史,以及中华民族以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不畏强暴的拼搏精神。

  吹熄连绵烽火,祈愿世间和平

  在卢沟桥东,是著名的宛平城。史料显示,全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明末崇祯十一年(1638年)开建,历三年而成,原为军营,后渐迁商肆民居,明清时称拱北城、拱极城。1928年12月,因宛平县已改隶河北省,从此改名宛平城。解放初期宛平县仍隶属河北,1952年重新划归北京,宛平城归丰台区管辖。

  宛平城作为抗战纪念地,既是抗战历史的起点,也是抗战精神的象征。城内现在还留有宛平县衙、卢沟驿等诸多历史遗迹,里面民宅、商铺、学校等建筑物一应俱全。

  城内的主干道连接着东门和西门,路两旁坐落着大小不一的商铺、民宅和仿古建筑,如同一条明清文化步行街。蓝色的天空,灰色瓦铺就的屋檐,朱红色漆就的檐柱、大门,绿色的雕花窗棂,书上悬挂着的红灯笼,供游人休憩的花坛和长椅,三五成群聊天的老人,互相点缀,描摹出一幅祥和的生活画。

  然而,重修后的宛平城的城墙上,如今仍然保留有日军炮击的累累弹痕和大小不一的豁口。它似乎在警醒和告诫着我们:勿忘国耻,兴邦振国,珍爱和平。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处景点,在宛平城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写有这样一段文字:日军所谓“失踪士兵”志村菊次郎是入伍才三个月的新兵,1944年1月31日,在缅甸作战时死掉。

  另外还有一段是关于驻守在宛平城里的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的,文字写道:宋哲元1940年4月5日病逝于四川绵阳,时年56岁。国民政府追授他为一级上将。在他陵墓前的亭柱上,镌刻着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联名题赠的挽联:“一战一和,当年变生瞬间,可大白于天下;再接再厉,后起大有人在,应无忧乎九泉。”

  到卢沟桥的时候,已是下午三点,但桥面上依旧是游人如织。走在桥上,碰到一位从小生长在这里的老爷爷,他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现在已经是86岁高龄。他每天都会在桥上走个来回,给过往的游客讲卢沟桥和宛平城的历史,桥上的狮子,还有七七事变。对于我们只能在书本和电视上了解到的历史,他都如数家珍。他说:历史不厌说,常说无坏处。后辈应该记住历史,而不只是过来旅游,拍照。

  卢沟桥在逆光下,闪耀着斑驳的光辉,如同那位老大爷的身影一样。虽然我们没有亲历那段历史,但我们要铭记它,记住那段屈辱和苦难,记住现在的幸福和温暖。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你所习惯和厌恶的日常生活,对经历过亡国的人来说,是多么的向往和羡慕。你所不屑和舍弃的这一切,对惨遭外敌侵略的人来说,是求之而不得的辛酸和痛楚。

  好在,经历过屈辱和苦难之后,不管是宛平城,卢沟桥,抗战雕塑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还是经历过那段往事的人,终究可以在这个盛夏六月的明媚清晨,沐浴着阳光和雨露,畅享着美好生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作者简介】韦宇教,作家,媒体撰稿人,搜狐旅游自媒体,乐途灵感旅行家,《吧啦原创文学》专栏作家,《北漂》特约作家,独立摄影师。辗转流年,策马扬尘,心向远方,不问归程。回望素履之往,愿无岁月可回头。

  声明:本文图片和文字所有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请与作者联系。(微信公号:weiyujiao2008 微博:@韦宇教 )


《79年前的夏天,一城一桥乃人间美景【夏天这样玩】》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45447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瓮安草塘千年古邑 黔中旅游名镇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