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16 23:45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十二月我在川、贵、湘游走了差不多一个月,结果这个倒霉的季节几乎天天阴云、阴雨,几乎没有简单完全意义的晴天。
这对于生活在北方的人来说实在太难熬了。北方虽然寒冷,但有太阳,有窗前懒懒的晒太阳的期盼...这边的气候是一种寒,从里到外。
但到了长沙,终于天晴了,完全没有一丝云的晴天,让我欣喜。
我想到了岳麓山,我要到那里去爬山,去等待一场晚霞,一场落日。
岳麓山就在长沙市内,海拔只有300米,但绝对是地杰人灵之地。岳麓山东麓有座岳麓书院,在宋代就是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
这张图片基本把“岳麓书院”讲清楚了。
“岳麓书院”这四个字据说是宋真宗字迹,这个非常难得了。
“岳麓书院”号称千年学府,现为湖南大学下属学院。这种延续也算是最近血缘的文化相连吧。
“岳麓书院”虽然已经走过千年,但现有的建筑基本都是清朝以后、甚至是近年修建的。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以木制为主,既无法经历太久的岁月,更是怕战火的侵烧。
岳麓书院是屡烧又屡建,受到了历代文人和统治者的重视,主要是它的文化传承作用,文化不死,中华民族就不会亡。从某种意义讲“岳麓书院”成了多舛的中华文化一个标志。
历史上湖南人杰地灵,出了很多伟大的人物,也是深受此书院的影响,它对于湖南以至于中华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我是带着深深的敬意游览,虽然很多都是明显现代建筑,还是认真的全部看完。
而院子里洒落的那些阳光更是让我痴迷,已经许久不见太阳了。
书院的后面就是“爱晚亭”,这个亭子取自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是清朝乾隆年建的,同原作者没有半毛关系,但同红叶有关,也叫“红叶亭”,毛泽东年轻时喜欢来这里,建国后重建,并由毛题写“爱晚亭”亭额。
沿着有阳光的小路向岳麓山攀去,其实这个山并不高,还有索道和旅游车,但我想还是走着随意,可以看风景,也可以随时拍照。
麓山寺也叫““岳麓寺”,是一座古寺,历史久远,信众不少,寺前的古树挂满各种祈福的丝带。
沿途还有很多墓地,大都是“烈士墓”,都是早期同盟会的烈士。
唯有一处是张辉瓒墓,这个倒霉蛋当年围剿红军被俘,然后被处决了。
终于有些登顶了,但天气不乐观。远山灰蒙蒙的,近处的城市也是灰蒙蒙的。
都是可恶的雾霾,现在要想完全意义的清澈天气,几乎是奢求了。我在等待中有些气馁,我怕看不到期待中的落日。
但太阳没有负我,在它落山前释放了它的善意,逐渐显露了它的完美。
这美好突破了雾霾,突破了层层阻力,照进我镜头里,照进我等待的心里。
我不断的变换角度拍摄,落日下的很快,我努力把握着,不放过一个镜头,直到落日完全归隐。
【2015年11月26日-12月23日淡季出行,一个背包、一个相机、几只镜头独自上路。游走川北、蜀南;黔南、黔东;湘西、长沙;苏州、上海。这是系列文章之一】
作者:书影;微信:shuying-916 ;QQ:1154429719
《约会岳麓山,只为看一场落日...》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39552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