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旅游频道 > 出境游 >

旅行,是个什么东西?

[摘要]【导语】这可能是全中国最有“故事”的旅行公众号。欢迎关注80后旅行作家刘小顺(“Liu小顺”公号:lxslvxing),“跟着小顺去旅行”将持续提供最独特的环球旅行故事! 《跟着刘小顺去旅行》“过去时”第1季 7、旅行,是个什么东西?(文章编号:107) 刚开...

  【导语】这可能是全中国最有“故事”的旅行公众号。欢迎关注80后旅行作家刘小顺(“Liu小顺”公号:lxslvxing),“跟着小顺去旅行”将持续提供最独特的环球旅行故事!

  

  《跟着刘小顺去旅行》“过去时”第1季

  7、旅行,是个什么东西?(文章编号:107)

  刚开始我还能大概分清这是某某寺,那是某某寺。等我们在暹粒待到第二天、第三天,我就只知道这是我们今天看的第一个寺,第二个寺,第N个寺……至于那些拗口的寺名和大同小异的建筑风格以我的脑容量真有点运算不过来了。

  第一天我用拍立得相机“小白”拍了小吴哥照片,小吴哥就是柬埔寨最著名的有五个玉米头的建筑物,那是他们的国家标志,被印在柬埔寨国旗上。

  小吴哥是古高棉时代建造的陵墓,每到一个寺庙,Jared就对着导游书上的介绍为我们做一些照本宣科的介绍,开始几个寺庙我还有兴趣听一听,后来听得多了,概念混乱,那些错综复杂的古代历史对我来说都像隔着一层帘幕一样若有似无,最吸引我的反倒是那些缠绕着古建筑砖墙的姿态扭曲的老榕树,还有那些缠绕着中国游客用中文索要糖果的赤脚小孩。

  “不要给那些小孩糖果。”我们坐在Tuk-Tuk车上准备赶往下一个寺庙,Kim用英语告诉我们。

  “为什么?”我用英语问他,“难道这不是一件善事吗?”

  “吃太多糖果,他们牙齿会坏掉,没有钱去治。”Kim说。原来好心也会办坏事,我后悔刚才把随身携带的牛奶糖送给乞讨的小孩了,要是他们长大之后因为一口坏牙讨不到老婆,我可能会被诅咒吧?

  去柬埔寨旅游,你可以带一些小东西分发给当地的贫困小孩,最好是文具,不要给糖果。尽管那些小孩都会说“糖果”这两个中国字,你也不用那么听他们的话。

  因为第一天傍晚云层太厚,我们在巴肯山顶没有看到传说中的吴哥日落,Jared和Laura计划第二天早上到小吴哥去看日出。

  “几点起床?”我问Jared。

  “最晚5点。”Jared回答。

  “5点?!”我眼睛瞪得像铜铃那么大,音调也情不自禁地提高了一个八度,“你说是早上5点?”

  “你说呢?”Jared回瞪我一眼。

  虽然我有时候脑袋会短路,但不至于傻到以为柬埔寨日出是在下午5点。只不过,大哥,还要不要人活了?2月27日,我们从杭州到吉隆坡飞了一夜,凌晨抵达目的地,2月28日,我们又凌晨出发到暹粒。想着3月1日我们还要凌晨起床,我实在连死的心都有,我多希望自己睁眼能看见充满阳光的早晨,而不是在黑夜中睡去,又在黑夜中醒来,睡得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终于,经过我不懈抗争,Jared和Laura决定将看日出的计划推后一天到3月2日,我们吴哥窟通票的最后一天。

  3月1日,我们又按照既定行程去了若干寺庙,吴哥城里的寺庙真是没完没了,我开始审美疲劳,我多希望坐在旅舍阳台上喝喝咖啡发发呆,看看当地人生活,或者跟其他背包客聊聊旅途中有趣的故事。

  可是现在,我只能在Tuk-Tuk上看完第一个寺,再去看第二个寺,看完第N个寺,再去看第N+1个寺,我甚至怀疑起旅行的意义,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浪漫刺激,略显平淡的旅行过程让我产生心理落差。

  这一天的拍立得照片我留给了巴戎寺,就是有很多四面佛雕像的那个寺庙。四面佛满脸微笑凝视红尘,安详宁静,有着摄人心魄的感染力,那是闻名于世的“高棉的微笑”。从古至今,这种发自纯净内心的微笑力量似乎从没有在柬埔寨人脸上消失。

  Kim就是个笑容灿烂的柬埔寨男人,他喜欢跟我们聊天练习英语,或许他的文化程度很低,但英语水平绝对不比我这大学英语六级差。每次我们进寺庙去参观,等在外面的Kim就会捧一本英语书背单词,不理解的单词便找机会问我,其实我也并非全认识,好在我手机上有电子词典,偷偷查了再告诉他,也不至于丢人现眼。

  Kim的笑容绝不是我在国内旅游景点看到的那些经过训练的程式化笑容,无论生活如何困顿窘迫,充满信仰和慈悲的内心都让他时刻用微笑面对身边的一切。

  另外,我们坐在Tuk-Tuk上还经常看到路边有一些脏兮兮的柬埔寨小孩,见我们经过就兴奋地一边招手一边喊Hello,只要我们回应,他们便会兴高采烈得像过节一样。

  其实那些小孩每天都能看见来自全世界各地数不胜数、肤色各异的游客,可他们依然能对我们表达由衷的快乐,因此我对柬埔寨人颇有好感,原来著名的“高棉的微笑”不仅仅是存在于古代寺庙的雕刻上,更存在于每个活着的柬埔寨人脸上。

  

  关于柬埔寨人的淳朴和友善,我还有一个小故事。

  Laura想上厕所,我们叫Kim停在路边一个显眼的厕所标志前。根据指示,我们穿过马路,附近有一个正在大锅里搅拌东西的当地妇女转头看见我们,我们就指指标志牌。她明白意思,带我们走到后面一幢宅子里。

  宅子看起来不错,外观是典型的柬埔寨高脚楼,却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那种用棕榈叶和木材随意搭建的简陋住所,那个宅子是砖瓦建筑,装修精美,楼下的院子里还放着两把红木高背椅,一看就是大户人家。

  路边竖着巨大的厕所指示牌,居然是别人家里的厕所。我们以为那个妇女搞错了,跟她交涉半天,可她根本听不懂英文。

  Laura先去上了厕所,说厕所很干净,我和Jared也随后去上了一趟,那就是普通家里的卫生间,甚至有淋浴喷头和洗浴毛巾。出来之后,我们问妇女要多少钱,她摇摇头,不明白意思。我们就纳闷,完全不会英文的她怎么做这个生意?

  迫于无奈,妇女冲二楼叫了几嗓子,一个看起来肤色跟我们差不多的中年男人探出头来,我们用英语问他,刚才上了厕所,要给多少钱?中年男人莫名其妙,不自觉愣了一下,接着他告诉我们,是免费的。

  我想如果在中国的景区有人把自家厕所借给游人使用,还在路边竖那么大的指示牌,如果不收钱,别人一定认为你脑袋秀逗了。可是在柬埔寨,一切却那么顺理成章。我们道谢之后,当地妇女还特地把我们送出去。

  等我们重新上了Tuk-Tuk,看见那个妇女回到大铁锅前重新搅拌起来,据Kim说,那是在熬暹粒特产——棕榈糖。

  相对于看不尽的没完没了的古代寺庙,我反倒在这些可爱的活生生的柬埔寨人身上发现了一些旅行的意义。

  

  “起床!”2011年3月2日凌晨5点,Jared叫我起床,这是吴哥游览的最后一天,也是我们约好去小吴哥看日出的日子。

  “哦。”我赖在床上没动,Jared去卫生间洗漱。

  “起床!”Jared刷完牙,第二次叫我,他用手推了我一把。

  “哦。”我翻了个身,还是没起来。

  “起床!!”Jared抓狂了,开始连手带脚伺候我。

  “天啊,让我死在柬埔寨吧!”睁开眼睛,天都没亮,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惨绝人寰的事情吗?

  结果,Jared真不吭声了,我睁开一只眼,发现他正瞪着我,我知道事情严重了,乖乖爬起来,否则我刚才的那句话很有可能变成现实。

  Kim开着Tuk-Tuk穿过夜色中的暹粒,把我们送到小吴哥门口。小吴哥主殿前的一口小池塘,作为观日出的最佳地点,早已挤满各种肤色的游客,俨然一个小型联合国。有生意头脑的当地人在游客中穿梭,推销咖啡和早点。

  人品太差,我们没看到日出。

  云层太厚,天慢慢亮起来,却连太阳的影子都见不到。我觉得意兴阑珊,突然发现旁边一个白人女孩的手臂上刻着“虎春旦”三个莫名其妙的汉字,就开始专心研究那到底是一个什么京剧角色,怎么我从来没听说过?

  终于,Jared和Laura也放弃了继续等日出的念头,我们一起进小吴哥参观。

  时间尚早,旅行团没有大量到来,小吴哥里人很少,许多殿堂和通道都只有我们三个人,如同真的穿越到了古代一样,感觉不错。其实第一天我们就来参观过小吴哥,但这次感觉却有些不一样,尽管还是寺庙!寺庙!没完没了的寺庙啊!

  后来,我们又去游览距离市区比较远的女王宫和崩密列,因为这两个景点都需要我们在Tuk-Tuk上坐到屁股快麻得没知觉了才能抵达,所以给我印象比较深,甚至还记住了它们的名字,这对我来说多难得。

  女王宫是一座小寺庙,因为雕刻异常精美,并且一反其他吴哥寺庙灰扑扑的颜色,整个寺庙显现出某种迷人的沙土红,令人眼前一亮。

  不过我更喜欢崩密列,这个景点并未包含在吴哥窟的三日套票里面,需要另外购票进入。而它最特别之处就是地处偏远,被发现后几乎未经修缮,看起来还是一片原始的废墟,大量布满青苔的石块坍塌在地面。尽管修建了简陋的阶梯,但仍需要我们手脚并用地在废墟里爬来爬去。

  很多当地小孩会凑过来当导游,给一两美元小费就行。这些特殊的“编外导游”大多衣衫褴褛,灰头土脸,不过他们会带你走一些特别的线路,带你看常规游客线路之外的景观。不用对他们表示抗拒,跟他们在废弃的神殿里穿梭,未尝不是一次有趣的经历,况且他们知道你是中国人后还会用中文为你做简单的讲解,不至于让你对这个在导游书里介绍寥寥的景点摸不着头绪。

  “湿婆。”为我们导游的小孩指着雕塑告诉我们,湿婆是印度教里的破坏之神。

  “哦,湿婆。”我通常会重复一遍他们的话,生怕Jared和Laura听不懂他们的口音。

  “毗湿奴。”小孩又指着另一个雕塑说道,毗湿奴是印度教里的创造之神,这两个神的名字我最清楚,因为吴哥窟到处都是他们的雕像。

  “哦,毗湿奴。”我像复读机一样重复道。

  “有地雷。”小孩突然指着我脚下说。

  “哦,有地雷。”我不自觉地重复一遍,突然觉得不对劲,差点跳起来,“啊?什么?有地雷!”因为以前柬埔寨连年战乱遗留下来的地雷还有大量仍埋于地下,暹粒路边随处可以看到悲惨的缺胳膊少腿的地雷受害者在乞讨,所以Kim特别叮嘱我们在游玩时千万别去人迹罕至的地方,以免发生危险。而现在被那小孩一吓,我站在原地,都不知道迈哪只脚好了。

  “哈哈,哈哈,傻瓜。”靠,那小孩笑得前仰后合,居然连“傻瓜”两个字都会说,叫我情何以堪呀!更悲哀的是,我的朋友Jared和Laura没有听信小孩的吓唬,头也不回地往前走,我就明显感觉到他们刻意在跟刚受到无故羞辱的我保持距离。

  从崩密列回城的路上,Kim把Tuk-Tuk停在路边一个摆满塑料瓶的小摊前,老板娘拿出一瓶液体,Kim付完钱就把液体倒进了Tuk-Tuk的油箱里。我觉得新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另类的“加油站”。

  

  Jared观察了一下柬埔寨的油价,发现跟中国差不多。他算了一笔账,即使不算上油费,三天65美元的租金,Kim一个月下来最多也就3000多人民币的收入,这还是在每天都有活可干的情况下。如果刨去油费和没有生意的日子,这个数字至少得减半。而且Kim人很好,三天吴哥窟的游览之外,另外加送了第四天,免费带我们去看吴哥窟以外的景点,最后还可以免费送Laura到机场。

  Kim这样的收入在暹粒当地可能算是很好了,但我们还是决定到时候多给他5美元小费,因为Kim永远如阳光一般灿烂的微笑足以配上这小小的馈赠。穷游是穷游,可有些看起来“冤枉”的钱我们也是心甘情愿给的。

  但就在这天晚上,结束吴哥窟三天的游览之后,我却突然发起了脾气。

  或许是由于巨大心理落差积攒起来的不良情绪经过三天时间的酝酿,终于找到了一个并不合适的爆发口,我把一股无名火撒在了可怜的Jared和Laura身上。

  旅行到底是什么?是一个接一个的景点还是漫无目的地一直在路上?我曾经无数次设想过这次义无反顾的辞职旅行,我以为我会遇到很多奇怪的人,遇到很多奇妙的事,就像许多前辈写出来的旅行记录那样,充满了摄人心魄的美。

  实际上,这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同文艺作品中轰轰烈烈的爱情拿到现实中来也许只是一个笑话。我没有几十块钱走遍中国的勇气,没有几百块钱环游世界的本事,我只是个普通人,我没办法达到我想象中的那种境界。

  在这方面,Jared和Laura的大部分想法都比较一致,他们联合起来渐渐掌握了主动权,旅行路线、吃饭的餐馆全是他们商量好就定下来,而我本来就比较随便,懒得操心,更提不出有用的建议,最后悲惨地沦落到了从属地位,开始盲目地跟随他们的脚步,其实我不甘心。

  所以,那天晚上,我揭竿起义了。

  “我要吃路边摊。”我对Jared和Laura说,他们正考虑晚餐吃什么,这些天我们走遍了暹粒最繁华的街道,吃过柬埔寨菜,吃过泰国菜,还吃过印度菜,能吃的花样几乎吃遍了。每顿饭都在正儿八经的餐厅里吃饭,我觉得太奢侈,虽然柬埔寨的物价水平在我们看来并不高,餐厅里吃饭的价钱跟我们在国内吃顿快餐差不多,但这毕竟不符合我穷游的理念。一个接一个的景点,一顿接一顿的大餐,是不是太像度假了?

  如果说辞职旅行的人都犯贱,贱就贱在没有收入来源,旅行便不再是单纯的放松与享受,而是为了吃苦,甚至自找苦吃。

  可怜的我揭竿都没揭起来,起义就转眼成功了。Jared和Laura很快听从了我的建议,在一片嘈杂的夜市摊上找了个位子坐下来。悲剧的是,菜非常难吃,而且比餐厅还贵。尽管Jared和Laura嘴上没说什么,但我知道以后我更没发言权了,本来就有些抑郁的心情变得更加糟糕。

  Laura没有尽兴,后来拉我们去酒吧喝酒。

  当我们坐在暹粒的酒吧里听着震耳欲聋的欧美流行音乐,喝着啤酒,各自低头玩手机时,我逐渐堆积的情绪突然猝不及防地爆发出来。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到柬埔寨来做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看景点,吃大餐不说,现在又在这里百无聊赖地泡酒吧?!这真的是我要的旅行生活吗?我跟Jared说我不太舒服,先回去睡觉,就一个人走出了酒吧。

  我没有回去,而是一个人走到了旅舍背后的一条小弄堂里。这几天在暹粒,除了寺庙、吴哥,还有外面那几条灯火辉煌的酒吧街和小吃街之外,我几乎没去别的地方。

  

  实际上我更喜欢看当地人平凡琐碎的生活,喜欢看他们在路边讨价还价,看他们用发音奇怪的语言大声喧哗,这对我来说,跟看那些著名的景点同等重要。

  我在弄堂里找了家网吧上网,我第一次脱鞋进网吧,想不到柬埔寨的网吧居然还装有QQ,登录上去之后也不知道该干吗,国内的朋友看见我在,问我怎么跑来上网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当我辞职出来旅行时,他们全都羡慕得牙痒痒,认为我是个英雄,我也觉得自己是个英雄,信誓旦旦地说要讲很多很多精彩的旅行故事给他们听。

  可现在,我却窝囊得像个狗熊。

  夜深了,我回到旅舍,Jared躺在床上,我不知道他有没有睡着,反正没有惊动他。我知道自己把气氛搞得尴尬了。不过,我既然鼓起勇气辞职出来旅行,难道我不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旅行吗?

  我暗自决定顺从内心的想法,不管结果会怎么样。

  

  【更多精彩旅行故事】

  关注"Liu小顺"微信公众号:lxslvxing(←长按复制)并回复关键词【目录】即可获取全部文章目录。

  

  Liu小顺(微信公众号:lxslvxing)

  人生不需要太顺,小顺就好。

  本文为搜狐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旅行,是个什么东西?》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cjy/60860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别在柬埔寨欺骗小女孩

我要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