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旅游频道 > 出境游 >

棉兰:家人相伴,勇敢的上山下海【家庭游】

[摘要]~棉兰:家人相伴,勇敢的上山下海 第一次去印尼,选择的旅行目的地不是巴厘岛而是棉兰,这是个较为冷门的旅行地,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会选择棉兰?棉兰有什么?会不会担心安全问题?出游的时间选在了春节,我和家人都希望能避开游人如织的热门旅行地,于是我...

  ~棉兰:家人相伴,勇敢的上山下海

  第一次去印尼,选择的旅行目的地不是巴厘岛而是棉兰,这是个较为冷门的旅行地,很多人都会问为什么会选择棉兰?棉兰有什么?会不会担心安全问题?出游的时间选在了春节,我和家人都希望能避开游人如织的热门旅行地,于是我们选择了印尼的棉兰,至于原因,因为这里是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第一大城市,北苏门答腊省的首府;从香港飞抵的时间不会太辛苦;还因为那时我和家人都酷爱户外运动,这里能带给我们跟其他旅行地不一样的户外体验,因此我们就决定下来这个旅行目的地。出发前在网上能查到和借阅的资料也不是太多,只有国外的自助游网站上有一些信息,从我们仅知的信息中知道我们会在棉兰会穿越丛林去探访红毛猩猩保护区、体验纯自然的漂流、攀登Sibayak 火山,最后去看看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湖——多巴湖。旅行本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能有喜欢旅行的家人相伴,使旅行变得更加放松,目的地其实已经变得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哪里都能找到属于我们的快乐,而也是因为有了家人的陪伴,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会默契的彼此照应,用心享受旅行的过程。

  

  

  

  

  

  初识棉兰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印度尼西亚,飞机降落在棉兰的时候是个夜晚,我几乎看不清这个城市。包车司机很准时的在机场接到我们,路上说着带着口音的英语。那一刻在陌生的世界里,我想我们都是多少会有偏见的,偏见来源于我们可能看到的影像资料,或者新闻,再或者是听闻,其实我还一点儿也不了解这里。司机车里放着磁带,要注意是磁带不是CD,那时是2011年,我想我们的国度已经甩开他们好几个世纪了,当我能开始专心的时候,我发现司机听的英文歌都是这一年所流行的,是在我们的国度中也流行的热门英文单曲,一下子,我就觉得距离瞬间拉近了很多,虽然存储介质截然不同,但享受音乐的权利都是一样的,而且也再次证明了音乐无国界,我们都沉浸在歌曲中,有时候司机会跟着音乐一起唱,能看出来这盘磁带是他最近开车时所钟爱的,路程也就变得没那么长,顺利到达了酒店,也许这就是我初建立的棉兰印象,这里不算太富裕,而人们的生活轻松开心。

  

  

  

  探访红毛猩猩保护区和纯自然漂流

  第二天清早被一阵房顶的嘈杂之音吵醒,吃早饭的时候终于明白了早上嘈杂的声音来自酒店院里的野生皮猴儿们,它们顽劣的性格,片刻也不会安宁,这不,这会儿它们又找到了乐子,有一只猴子从客人的阳台上偷了一条毛巾就迅速窜上了房顶逃窜,而这里有一群猴子,先后也上了房顶去追赶先前的那只猴子,于是它们在花园酒店的房顶上从东跑到西再从西跑到东的玩耍着,时而上树,时而争抢,一下子,这里的原生态气息就全散发了出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些皮猴儿的各种恶作剧,那作为游客的我也就入乡随俗吧,当晚上或其他时间房顶上有杂音的时候我已经不会被吓到了。

  

  在保护区的村庄中修整一天,找到后一天将带领我们出发的当地向导,两天一夜的户外旅程即将开启。我第一次进入了原生态的热带丛林,同时这里也是红毛猩猩的保护区,瞬间就体会到了热带雨林气候,潮湿、闷热、多雨,落叶落下后会还之这片土地,脚下都是稀烂 的泥路,徒步相当耗费体力,为了防蚊虫叮咬,长袖的快干衣裤是必备,有时这里也会有蚂蝗,高帮的防水登山鞋也是必不可少,好在丛林中偶尔可以乘个阴凉短暂休息。在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和寻找下,我们先后看到了几只野生的红毛猩猩。

  

  午餐后我们沿山路前往当天晚上的露营地,路途中遭遇了一只当地的坏猩猩(这只猩猩有伤人的记录,所以叫它坏猩猩),向导们都认识它,我们在向导的指引下顺利摆脱,因为迅速的上升攀爬,天气炎热,大家的体力也消耗的不轻,之后我们继续向营地进发,走到最后一个快要到达营地的下坡处时做短暂的调整休息,当我们正在松懈的时候,一道红色身影闪过,这是一只雌性红毛猩猩,身上还抱着小猩猩,突然,它转身带着小猩猩回来了,目标明确的冲我而来,根本来不及躲闪,我就被这只红毛猩猩牢牢抱住,大猩猩和小猩猩的全部体重都压在了我身上,当时我整个人就从面朝下撤方向翻转了180度成了背对下撤方向并且下滑2、30公分才停住,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我没在第一时间大叫,我看不到它的眼睛,内心是紧张的,有家人在身边,一个眼神多少能缓解我的紧张,之后我试图挣脱它,不但没成功反而适得其反,让它抱的更紧了,家人当时寸步不离,观察事态发展,手中的登山杖随时准备出击,我能感觉到它虽然抱紧了我,但用的是手掌,而不是爪子,让我稍稍放了一丝心下来,如果它想要伤人,它用的该是指甲。接下来,它又用它的舌头舔了我的后背,那舌头上是有肉刺的,也许是它想要安抚我的一种表现,但在当时,这感觉一点也不好。最后在向导的帮助下,顺利的摆脱了它,其实它没有恶意,因为下雨没有找到吃的,它还带着小猩猩,所以从我们这里讨了些吃的也就离开了。这也算是丛林穿越路上的历险记了,当天正是中国的农历新年。在露营地经历了每晚必下的一场暴雨,还有随时想要上岸又被火堆吓退的水蜥蜴,当黎明再次来到的时候,我们兴冲冲的吃过早饭,开始兴奋和期待今天最最好玩的项目——橡皮筏漂流,欢欢喜喜的坐上橡皮筏,顺河直下,沿途欣赏美景,一路漂回到我们来时的村庄。

  

  

  Sibayak 火山

  两天一夜的探险之旅结束后,回到棉兰市区小逛,街道不算宽,房子都较为低矮,这里似曾相识,会让你想到很多东南亚国家的样子,在这里的shopping mall,我找到了中国新年的味道,进门处摆着的狮子头,让我想到了舞狮,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稍后会表演,除了采购必需品,因为当天是我的生日,家人还特意买了巧克力蛋糕准备带到berastagi镇上在晚饭时帮我庆祝,在异国他乡的生日,有家人陪伴是件幸福的事情。离开棉兰市区前,想着春节的关系,就找了当天还营业类似茶餐厅的小馆吃了顿中餐,看起来不起眼,味道不错,尤其是斑鱼很新鲜。去往汽车站的路上,街道上的小贩正在卖榴莲,热情的招呼我们,印尼的小榴莲跟马来西亚的品种很像,大约5块人民币一个,小贩很实在选的榴莲都是糯糯甜甜的。

  

  (蛋糕经过一路的山路颠簸已经不是最初的模样)

  

  

  

  

  

  

  去往西巴亚克火山的路上也会遇到堵车

  

  

  

  攀登西巴亚克火山前的早饭

  

  攀登西巴亚克火山那天老天还算体谅我们,给了个多云的天气没有暴晒。西巴亚克火山是印度尼西亚的火山,位于苏门答腊北部,海拔高度2212米,火山口阔900米,虽然最近一次火山爆发在1881年,但火山喷气孔和温泉活动仍然活跃。这一天徒步的路程不算近,远远的就能看到火山在喷气,离的越近硫磺的味道就越浓,我也越来越清晰,我离火山越来越近了。当很多人都奇怪为什么家庭游要这么虐的时候,我遇到了照片中的老外,夫妻俩带着两个半大的孩子,跨越沟壑时,孩子必须要大人抱起才能顺利通过,家人相互关爱,相互支撑,看着这一家人的温馨画面,我能感受其中的幸福,因为我的家人也正在陪我走过艰辛的路程,在困难的时候,家人永远是你最为坚强的后盾,幸福和困难我们都能一起经历,所以旅行地点再也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在一起。

  

  

  

  

  

  爬山的路有两段,第一段在丛林中穿过,绕过山头有时需要手脚并用,绕出丛林后就进入火山口的范围,眼见的范围之内几乎寸草不生,和周边的郁郁葱葱形成了清晰的分界线,巨大喷汽声在山中回荡,震人心肺,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硫磺味,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汽洞向外喷射蒸汽并伴有刺耳的响声,有些汽洞甚至可以喷射数十米高的汽柱,就如一座座小火山在爆发。经过努力攀爬之后,看到眼前更多石头正在冒着气,我们也离它越近,那温度让你感觉瞬间就能煮熟鸡蛋,我们谨记着这只可观而不可动,因为西巴亚克火山与不远处正在爆发的锡纳朋火山同气连枝,哪怕一粒石头引发的蝴蝶效应也可能触发苏门答腊超级火山爆发使地球又一次进入冰河纪 ,所以当你去拜会它时也请切记切记千万千万别往喷气孔中扔石头!西巴亚克(Sibayak)火山不算活跃,已经近百多年没有真正的爆发过,但这座火山常年吞云吐雾为周边无私奉献着地热资源,每一个登山者都享受登顶火山口的快感,在当年爆发形成的火山口,如今已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留言板,看着那些用石头摆出各种甜蜜之语和豪言壮志,这是人们对爱最真挚的表达,对自然、对火山、对爱人,有两个字母的简写永远的留在了这里。

  

  

  

  

  

  

  多巴湖(LakeToba)

  多巴湖是一座位于印尼苏门达腊岛北部的火山湖,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北部的马达高原,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驰名世界的高原湖泊,著名的旅游胜地。多巴湖由断层形成,湖水最深处可达529米。此湖呈菱形,坐标西北角,东南角),长100公里,宽30公里,面积1,13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湖,最深处505米,海拔905米。在十多年前,多巴湖是印尼乃至东南亚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但是98年那场惨无人道的暴乱之后,加上北面亚齐的独立运动让多巴湖的旅游业一落千丈。

  

  

  在结束了惊险的丛林穿越、欢乐的自然漂流和艰辛的火山攀登之后,我们决定到湖心小岛Samosir上好好休养一下,将假期最美的静修时光都留在了这里,因为岛上几乎没有什么公共交通,酒店沿湖而建,很适合休闲度假。在这里只需享受阳光,看看印尼的舞蹈,或者逛逛民居、集市,泡泡温泉就好。在酒店的晚上的舞蹈演出中,我们认识了一对瑞典的爷孙俩,这位外国爷爷的年纪和我的爷爷相仿,曾是位心脏外科的医生,人幽默风趣健谈,他的孙子其实也已经有40岁了,在大学里教授新能源的课程,他们已经在这个小岛上住了近一个月,所以跟酒店的每一位服务员都很熟,这位老爷爷的身体很康健,有时他也会充当服务员去帮其他客人偶尔端个酒水收个杯子, 当聊到中国时,他说他在1950年的时候去过中国的上海,而现在他偶尔会去厦门的南普陀寺修行,甚至在第二天他特意给我看了他的乾坤袋,他说他的身体康健跟修行有很大的关系,他展示的柔韧性也让人惊奇,丝毫不会觉得他是一位老人家,也许是因为他和我的爷爷年龄相仿,也许是因为他跟中国的某种缘分,所以在这里的几天里每到晚上回到酒店我们都会聊聊天,这一段祖孙情也深深的温暖着我。

  

  

  

  

  岛上的交通不发达,除了摩托车就是自行车,所以在休养的一天后,我们决定骑自行车出行,摩托车环岛大约需要一天,所以自行车环岛是不大可能的强度,既然如此没了速度的压力,就轻松出行,沿途边走边玩,吹着湖风,晒着太阳,看着民居,偶尔和岛上居民聊聊天,成了这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途中偶遇了一家素食的私房菜,其实当时因为骑自行车太热在外看到了咖啡和茶的招牌,走进去才知道主人家同时还经营素食私房菜,真是相请不如偶遇。若的一个庭院只有我们,看着湖光,吹着微风,享受着老板娘出品的素食批萨、冰淇淋、土豆泥、特殊的薯片,味道和卖相都相当赞,原来以为的饮品店却别有洞天,老板娘是信佛之人,院落布置、收拾的极其养眼,庭院中的一花一草都是经过老板娘之手,我喜欢这样爱生活的人,相聊甚欢,在告别以前,老板娘特意带我们参观了她的整个家,并说希望我们下次再来可以到她家小住。旅行的途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缘分,一切妙不可言。这一天虽然说是轻松骑行,还车的时候老板说我们往返骑行了有50公里之多,我们也小小的吃了一惊,也许是风景太美,也许是素食太健康,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度过。

  

  

  

  

  

  

  

  

  

  

  晚饭的时候邻座是老外夫妻和一个3、4岁的孩童,自己指着图片点菜,并且要吃完自己点的东西,小盆友没有丝毫的矫情和娇气,对于这种独立的教育方法很是欣赏。餐后我们去附近散步,再次遇到了这一家,两个老外很恩爱手牵手的在走路,小家伙的脚步追随父母是有一定困难的,而大人也没有特意的去等他,他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一会儿跑到他们前面,然后停在那里喘气休息,等到父母走到他的前面有了一定的距离,他继续追赶并超过他们,然后循环往复,大人没有迁就小朋友,而小朋友有他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太阳落山前我的眼前这个温馨的画面不断的重复着。

  

  

  

  

  

  

  逛集市的时候,一位老妈妈让我帮她试一条围巾,然后问我是不是韩国人,之后我们就从英文改到中文频道,这是一位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华裔,她告诉我围巾是买给她儿媳妇的,这次来多巴湖是全家人来度假,大概有20多位,他们从世界各地都飞到了这里,在春节相聚,并告诉我他们每两年都会有这样一个大家庭的聚会,孩子们已经不全是生活在马来西亚,所以他们会相约到某一个地方一起度假。之后她告诉我她是在60岁才学会开车,现在可以开的很好,所以没有什么事情是能阻挡我们快乐的。第二天的中午我在餐厅与这幸福的一家人的全部成员相遇,满满的都是开心的笑脸,而我的多巴湖之行也即将要划上句号。

  

  

  

  

  

  棉兰可能不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但是我在这里遇到的人和发生的故事是我人生很宝贵的财富,到达这里以前我想象的艰苦,在我到达后完全被旅行者所改变,当我在攀爬Sibayak 火山时遇到的温馨家庭四人组甚至怀抱着baby一起攀登;当我在多巴湖遇到85岁的爷孙俩在开心旅行、当我遇到马来西亚的20人的大家庭从世界各地赶往这里一起聚会,当我看见老外夫妇带着的孩童已经在多巴湖学会独立的点菜和追赶父母的速度.......还有很多很多,我在这里看到了很多关于家庭的温馨画面,他们都深深的在我的认知中留下了痕迹,让我知道在相对艰苦的环境中,家庭旅行让我们的关系更加密不可分,在遭遇危险时,我们和家人的默契让我们可以勇敢前行,这种力量可以让我们行走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

  

  

  


《棉兰:家人相伴,勇敢的上山下海【家庭游】》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cjy/29720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