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08 13:46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借居苏州,在苏州度过了春夏秋冬四个轮回,最喜欢的,却还是秋天,因为桂花香满城,银杏叶渐黄;因为“苏州好,葑水种鸡头”;因为“秋风起,蟹脚痒”。
“若非阳澄湖蟹好 此生何必住苏州”,阳澄湖水产资源丰富,美食众多,是中国大闸蟹美食之乡、中国阳澄湖湖八鲜美食之乡。住在苏州,每年十月,也会来到阳澄湖畔,吃一顿湖蟹,喝一碗黄酒。
只是今年,我不想,对于大闸蟹的了解,依旧只在于味道;于是,正值当季,当一回蟹农,阳澄湖上捕蟹去;跟随蟹状元,了解大闸蟹的前世今生。
在蟹状元俞三男的带领下,从他家后门的河道中,乘着刻着时光印记的渔船,慢慢的划进东湖广阔的蟹塘,看蟹池风光,捕一网大闸蟹。
蟹塘,以往也只是远远的望见,从未这样走近,近到能够触摸。渔船沿着航道行驶,眼前所见的这一片,都是蟹状元的养蟹基地,还未走进蟹塘,未见到塘中的蟹,单单见到一层层的蟹网,心中已经开始激动。
俞三男有着“蟹状元”的称号,许多养蟹的新手段新方法都是始于他,央视或者地方采访阳澄湖大闸蟹,也都是来他的养蟹基地。
渔船驶入蟹塘,养蟹、卖蟹几十年的蟹状元边打捞着大闸蟹,边为我们解说阳澄湖大闸蟹的非不一般,专注、陶醉,一见便知,蟹状元对养蟹事业的热爱同样非同一般。
吃了几年大闸蟹,也是在蟹状元的口中才知道,为什么阳澄湖是大闸蟹得天独厚的栖身地。
阳澄湖的形成与娄江的堰塞有关,是地表湖,虽然一望无际,平均水深却只有1.6米,湖底较硬,长满水草,且离长江入海口近,这些都是养殖大闸蟹的必要条件。
得天独厚的先天环境,精细复杂的养殖方法,让阳澄湖大闸蟹享誉世界,成为“蟹中之王”。因此,也跟其他地方大闸蟹的价格拉开了很大差距,以至于很多人来到阳澄湖,却吃不到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吃着在阳澄湖洗个澡,便摇身一变身价倍增的普通蟹而不自知。对于这种现象,蟹状元也无可奈何,只能拿着螃蟹教我们辨别阳澄湖大闸蟹。
特殊的生长环境,使得阳澄湖大闸蟹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一是青背,蟹壳成青灰色,平滑有光泽;一是白肚,贴泥的肚脐、甲壳晶莹洁白,没有黑色斑点;一是黄毛,蟹腿的毛长而黄,根根挺拔;一是金爪,蟹爪金黄,坚挺有力,放在玻璃上都能八足挺立,双螯腾空。
熟知这四个特点,也便可以辨别是实至名归的“蟹中之王”,还是阳澄湖里洗个澡便出来混的普通蟹了。
蟹状元悄悄的打开地笼,一只只大闸蟹立马爬上来,在笼口上演着逃生大法,爬上蟹网,扑腾进湖里。这样的景象,神奇,又仿佛本该如此。
从湖中捞出一笼蟹,倒在船上,大闸蟹活力四射,可是晚上,便将成为我们的晚餐,想想也不落忍,可是谁让它横行霸道,却又这么鲜美呢。
白天捕蟹,晚上吃蟹。晚餐时,餐桌上最重头戏的,便是这一只只金黄的大闸蟹。
“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掰蟹脚,拆蟹斗,蘸香醋,品美酒。”起初,拿出蟹八件,像模像样的吃着,想要装成文化人的样子。最终,面对那么多大闸蟹,终究还是放不下,免不了武吃一通。
作者简介:觉非行记,携程旅行家,乐途专栏作家,旅游体验师
新浪微博:@觉非行记
《若非阳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苏州》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zby/51753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