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26 10:07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不等同与安徽文化。徽州文化和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形成了安徽三大文化圈,三大文化圈合而为一,总称安徽文化、皖文化。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婺源篁岭晒秋农俗已有数百年历史,已升华为一种晒秋文化。
每年的收获季节,房屋间成了晒簟的世界,五颜六色的农作物与黑色屋顶之间从重叠叠,甚是壮观,这就是所谓“晒秋”。
深秋时节的皖南徽州,农家屋顶,各种果实你方晒罢我登场,铺成一幅幅五色斑斓的调色板,显摆着归仓前最骄人的风采。晒秋,是丰收的盘点,晒秋,美梦成真的喜悦! 万山之中的皖南徽州,气候湿润。山居人家,对晒秋有着深厚的情感。
黎阳的建筑特色独特,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到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又称之位封火墙。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脚者谓之“武”,方正者谓之“文”,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
在黎阳,顺着河边的老街行走,围着一座座或熟悉或陌生的桥转悠,试图透过水面上的桥影,漾开地道的乡土民俗,洇出纯朴的社会生活。一座桥,可以径直从此岸到达彼岸,甚至抵达深邃漫长的时光。
老街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街边老店铺,地上青石板,街上行走的乡亲,甚至空气中都弥漫着历史的味道。徜徉在老街,好像穿越时光隧道,找到一份宁静与悠远。
许村的排灯龙也在老街上表演,它是由30块长2米、宽15厘米的木板组合而成,全长60米。每一块木板上扎有三只大红灯笼。伴随着铿锵的鼓乐,这条火红的板凳龙龙首高昂,眼射金光。口中的龙珠灯不停旋转,喷射出流星火花。通身赤红的龙身,上下翻腾,更显其矫捷与威猛。
黎阳节假日都会有特色的徽派表演,这不,村民正在舞大刀,迎接黎阳老街文化节。传说该刀是为了“镇妖辟邪”,确保一方平安,而今更是演变成一种祈福的仪式和表演,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变成了一种吸引外来游客的一种民俗活动。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这首诗把徽州的美写的淋漓尽致,而来到黄山市的黎阳老街,看到许多的徽派文化,更是感叹我们的传承。
《徽州之美,你不能就这么简单错过》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zby/51114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