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旅游频道 > 周边游 >

穿梭于杭城最后绿皮车上的菜农

[摘要]穿梭于杭城最后绿皮车上的菜农 绿皮火车,一个怀旧的符号。只要一提及,必然会使很多人陷入深深的怀念中,也有很多人在奔走、寻找,希望能够再次搭乘一次绿皮火车。只为寻找那潜藏在记忆深处的旧时光。 中国民谣诗人周云蓬曾写过一本名叫《绿皮火车》的书,...

  穿梭于杭城最后绿皮车上的菜农

  绿皮火车,一个怀旧的符号。只要一提及,必然会使很多人陷入深深的怀念中,也有很多人在奔走、寻找,希望能够再次搭乘一次绿皮火车。只为寻找那潜藏在记忆深处的旧时光。

  中国民谣诗人周云蓬曾写过一本名叫《绿皮火车》的书,引发了无数人对绿皮小火车的怀旧与感伤。而在杭州就存在着这样一列绿皮火车,也是最后一列绿皮火车。

  这辆1997年开通的,来往于南星桥和乔司之间,运行也已经有18年之久的绿皮车是供铁路员工上下班的专列,只有7节车厢,每天只开三个来回:早上7点10分、下午2点35分、晚上8点40分,从南星桥始发,途经城站、望江门、艮山门、乔司站,大概有50分钟从南星桥始发,途经城站、望江门、艮山门、乔司站,车程。没有空调广播,没有窗帘,没有装满食品的手推车……

  

  后来,这趟列车也成了乔司菜农们的卖菜往返专列。一根长长的扁担,两筐新鲜的蔬菜。伴随着火车的鸣笛声,每天早上7点多一点,乔司的菜农们会来到乔司编组站,乘坐那趟杭城仅剩的绿皮车,去城里卖菜。

  

  

  

  由于天没有亮就去地里割菜,火车准点开又不等人。有些挑选和称重的活就抓紧在火车上完成,火车开动后,菜农们在车上忙着与来往的乘客做起了买卖,车厢里的铁路员工都会顺便带些菜回去,大多数乘客知道这些菜是从地里刚割下的新鲜菜,好吃又放心。

  

  新鲜玉米上市了,几个菜农直接扒开尝了甜度和嫩度讨论起来。因为每天面对的是一群老顾客,所以质量一定要把关好。

  

  

  

  每个菜农都有既定的线路和顾客,所以有些在城站下,有些在望江门下,有些在南星桥下。一旦下了火车不管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她们就像上了发条的闹钟一样......

  

  下了火车,菜农一路吆喝,跨过这座南星桥,也就意味着乔司菜农把最新鲜的蔬菜从农村直销到了城里人的菜篮子。

  

  

  

  不管是公园,还是小区熟客们都会拦下来买些菜,乔司菜由于新鲜和直销特别受欢迎。运气好的时候一下子就卖光了。

  

  对于菜农来说,除了菜的新鲜度,往往都会给足份量,这也是他们留住忠实顾客的法宝之一。

  

  

  

  由于早上起的早,白天卖菜又是打了鸡血一样,下午回家还得去地里干活,每天都在重复着这样的生活,辗转农田、火车、菜场,虽然每天辛苦奔波,但很满足。很多时候,他们只能在回程绿皮车上打个盹,小憩片刻。

  

  也有精力旺盛的,四个人凑在一起打起了双扣。这时的时光是慢慢的,宁静的。随着绿皮车哐当哐当的驶向归途。

  

  

  而很多时候,忙着卖菜,他们常常来不及吃中饭,只好随身带些干粮,在列车上吃。

  

  

  

  在归家途中他们还需要整理清点卖菜的钱。

  

  结束了火车上最后的行程,菜农挑着空担子往回赶,新的忙碌又将开始。他们大多数时间碾转于菜地、绿皮车、菜场。他们中有些人不缺钱,只是忘却不了这充实的忙碌........


《穿梭于杭城最后绿皮车上的菜农》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zby/50026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