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旅游频道 > 周边游 >

你距离400年的美,只隔一座太仓南园!

[摘要]一场春雨, 飘飘洒洒,淅淅沥沥。 我们和太仓的约会, 注定在这样的春雨季。 第一站,南园。 昔年踏雪过南园,古树斜阳草木繁。 唯有老梅名瘦鹤,一枝花影依颓垣。 这是清代诗人钱泳《咏南园》写下的诗句。 我们没能见过冬之南园,但能在四月的春天到来,一定有更加...

  一场春雨,

  飘飘洒洒,淅淅沥沥。

  我们和太仓的约会,

  注定在这样的春雨季。

  第一站,南园。

  昔年踏雪过南园,古树斜阳草木繁。

  唯有老梅名瘦鹤,一枝花影依颓垣。

  这是清代诗人钱泳《咏南园》写下的诗句。

  我们没能见过冬之南园,但能在四月的春天到来,一定有更加美丽的景象。

  如同江南地区其他的园林,这是一座久负盛名的园子。

  苏州太仓,传承吴地的文化基因,

  幸亏还有这样的园林。

  这算是太仓仅存的一座古典园林,

  400年的雍容和华丽,

  原来,我们离太仓的距离,

  就是这样一个春天。

  说南园之前,先要说一下太仓的由来。春秋时期,吴王在此设立粮仓,故得名太仓,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的美誉。随手翻阅了景区门口的宣传资料,才知该园建于明朝万历年,为当朝宰相王文肃(即王锡爵)建造,占地三十余亩。至今历史应有400多年了,主要建有“绣雪堂”、“潭影轩”、“香涛阁”诸胜,是王宰相处理政务和种梅养菊之处,太仓民间亦称“太师府”。

  后来,王文肃之孙——大画家王时敏又加以拓建。乾隆时该园荒芜,嘉庆、道光年间重建,同治时又修,后渐破旧。抗战时毁损于日寇的炸弹,解放后一度被辟为苗圃。1998年,太仓市政府按原照片、原图纸进行设计、规划,恢复了今天见到的这个样子。

  过了门楼,左右两个园门分别通到了园子的西部和南部。正南面一汪湖水,豁然开朗。南园初见,水面的远处,虹桥卧波,亭里山丘,顿觉山水的飘渺和空灵。

  一株桃花,开得格外粉嫩和娇艳,吸引了游客不停的对着拍照。水面上起起落落的雨滴,花随雨落,悄然无声。

  过了九曲桥,河岸边茂林修竹,绿茵缤纷。一道粉色的围墙把园子的东部一分为二,石板小道直对着精巧的圆洞门,成为一个漂亮的对景。安静的园内,无人,只闻雨声。

  南园著名的古建筑——“绣雪堂”。

  更引人入胜的是左右两岸,长廊蜿蜒,杨柳依依,桃花艳艳,树之新芽,嫩黄碧鲜,整个园子透着勃勃的生机。

  再往前,惊讶遇见一座单孔拱桥轻卧于烟波之上,这就是南园里有名的知津桥。桥面离水面3米有余,在远处观看,如飞虹临水,造型甚是优美。

  南园不仅桥美,树美,建筑也很美。这屋檐高高展起、舒展高挑的就是南园有名的鹤梅仙馆。也有人说这是老南园最为精致的建筑,算是一个花厅。现在的这个建筑为重建,其木料取自原北门街陈家老宅的铁梨木,铁梨 是一种珍贵树种,历经数百年,依然完好无损。非常有意义的是,在仙馆东侧的花坛里,栽植有四株百年老梅。在冬末,这里的梅花香气逼人,是赏梅的好地方。

  走过鹤梅仙馆,过待见亭,又来到了湖边,这里叫钓鱼台。背面正对着知津桥,桥影倒映在水面,东侧那棵榆树,据说也已经百年了,4月里正长出嫩嫩的叶子。

  一个年长的老者,缓缓而来,看着熟门熟路的模样,一定是南园的常客。桥头的桃花,火红一片,老人很是惬意的看着,走着,沐浴着这满园的春风。

  鸟鸣园更静,潭影轩边上的花枝还挂着雨珠,粉白相间的小花,在雨水的滋润中,娇嫩脆弱。

  冒着春雨来游玩这个园子,想必一定是极爱园林的人。走过那高高的拱桥,收获的不仅是春的气息,还有南园无尽的风韵和美丽。

  这个时候来到南园的游人,情不自禁的都会为雨后的光景所打动,顺着那些蜿蜒的园路,流连忘返,静静品赏,久久不愿离去。

  从绣雪堂往东,顺着长长的回廊,一路向北,便来到了这座四角亭,亭子高高的戗角,勾列出优雅的造型,这便是琴台。微风之中,倘若能在亭中放一把古琴,和着春天的气息,来一曲高山流水,一定有入仙境之感。

  来到南园西北角的月波桥,向西南而观,深深的潭水上,有一座古朴的石灯笼,营造了浓浓的禅味。顺着潭口下去,水似乎在流动,三五游人走过那来时的桥,诉说着园子的春光。

  如果说南园的北部的景色以水面和花木取胜的话,那南面则以高山幽林之意境突出于整座园子。水面、知津桥、寒碧舫、磊土而成的土丘、丘顶的香涛阁,成为南园的景观中轴。在游人的眼里,幻化为一个个具有韵味的美妙风景。尤其是那香涛阁,又名台光阁,是一幢两层楼的亭式建筑。 那里是欣赏南园的绝佳之地,春有百花,冬有红梅,暗香如涛。

  春雨下的桃花,凌空一抹粉红,轻驾于水面,相映成趣。

  谁家的女子,撑一把油纸伞,在绣雪堂前流连忘返拍照。伞上的雨珠,清新可见,配着简单的花鸟画意,完美的融入了南园的雨中时光。

  一袭红妆,独过曲桥,人美,景美,春之美。

  女孩脸角带着微笑,和着春雨,荡漾了南园的水波。

  回首,一个故事,一幅画作,佳人秀婉,烟雨朦胧。

  这座古朴端庄的建筑,是绣雪堂,也是当年董其昌、陈继儒饮酒弹琴,绘画吟诗的地方。

  每一处园林都是一座理想的栖息地,造园主开湖造宅,移土堆山,栽花种树,营建了一个有山水意境的生活空间。在花园的几乎每一个角落,树木的栽植,景色的利用,都需认真推敲。借景、对景,小中见大,你中有我,构成了一个个独特的画面。

  娇艳的桃花,凌驾于深色的水面,仿佛构成了一幅着色水墨画

  画面里,水滴泛起的涟漪,动静相宜。

  莫道时已晚,还有观花人。

  雨有时候也会停下,有鸟儿飞出来,追逐于南园茂密的古树间。

  在南园还有牡丹苑,近千株牡丹完全开放。红的,白的,紫的,一朵朵争奇逗艳。含着水珠的花瓣,娇翠鲜活,展露盎然的春意。

  照片里的建筑是位于园子西部的大还阁,藏有名贵古琴,还有《大还琴谱》《溪山琴况》《万峰阁指法秘笺》琴谱。当年,书画大家董其昌、陈继儒等人常来南园挥洒丹青、弹琴拍谱,好不风雅!

  沉醉这一方美,就让我们轻轻的再走一次清水碧波之上如弓琴般的知津桥吧。看南园落花流水了无痕,叹人文风雅永流传!

  

  一路同程,验客旅行。

  南园这座生长在太仓闹市里的“桃花源”,保持着她的古朴纯净,优雅从容。

  月波桥,寒碧舫,沙摩亭,梦顶仙阁,绣雪堂。。。。。。

  这一处处别具诗意的名字,勾画了400年的温婉和雅致。

  几多楼台,万千花草,青青烟树,流水小桥。

  留恋忘归,南园春好!

  关于超级农民:摄影协会理事、摄影师、同程旅游网签约验客达人、马蜂窝旅行家、搜狐网旅游频道撰稿人、乐途旅游专栏作家。版权所有,谢绝商业使用,转载请注明作者。


《你距离400年的美,只隔一座太仓南园!》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zby/37751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北京爱上西雅图 天巡带你遇见爱情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