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旅游频道 > 天下美景 >

苦患身?不苦患心

[摘要]苦患身 不苦患心 文 / 向舍 许多外道都说佛教只修“性”(心灵、形而上的)而不修命(练身体、强健身体),言下有不以为然之意,尤以晚近最流行的气功门派为最。殊不知这正是正见与邪见之分野,依《杂阿含经一零七经》有关经文可以看出,佛教解脱生死的法门...

  

  苦患身 不苦患心

  文 / 向舍

  许多外道都说佛教只修“性”(心灵、形而上的)而不修命(练身体、强健身体),言下有不以为然之意,尤以晚近最流行的气功门派为最。殊不知这正是正见与邪见之分野,依《杂阿含经一零七经》有关经文可以看出,佛教解脱生死的法门是以“无我”正见直破生死轮回的根源——我执、我见。其具体的表现乃为“身见”即对色身的强烈执著。外道不明所以,为无明所遮盖或随顺众生之身见,希望借由身体、气脉之锻炼强身祛病,甚至可以成仙、成佛。依佛法来看,色身本来就是因绿所生,自然会经过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即使是佛陀、阿罗汉亦无法避免色身的老病苦。而真正的根本解决之道,则须透过八正道的修学成就,进一步证得圣果,如此才能解脱生死的系缚。

  在圣者的境界,对五阴是完全没有执取、支配的意志,因而面对色身的病、苦、死,均能做到“苦患身,不苦患心”而得究竟的自在解脱乃至断生死轮回而至“究竟苦边” (彻底地解脱生死烦恼)。

  时下有一些为求色身键康的人,多方重视饮食,期望能永保健康而免除病苦,这亦是颠倒妄想,无法究竟离苦的。更有一类现代人相信所谓“新时代”的理论,执以为生命只是一场心灵锻炼的过程,自认有能力看破生死,或执以为“心想事成”,凡事都正面思考自能得善果而免除灾祸,此亦是不得正见之钥,仍无法超脱生死之苦。有部份的佛教徒对佛菩萨的感应特别有信心,认为无病求菩萨保平安,病时则祈求菩萨消灾免难,病好了,可以增长对佛法的信心。但如果不具正信、正见的观念,误以为学佛就是得佛菩萨的庇护,而未在道业上精进,如此的信仰型态是与迷信外道的神没有两样。这些外道、凡夫的邪见无不建立在“身见”的错误基础上,正信的佛教徒应该引以为戒。对病苦的正见依据佛陀在《阿含经》等有关病苦的开示,将原始佛教中对病苦的正见整理如下:

  一、不求身心无病,但求病时心身无恼:无常的世间实相是佛陀教导我们必须认清的智慧,人的生、老、病既无法避免,就必须正确的理解与接纳。佛法并不是止于消极的接纳,而是要我们真正地建立无常、无我的正见,然后积极地努力去修习八正道来破除身见,如此不独于染病时身心无恼,也能究竟解脱生死的烦恼。

  二、染病时,应庆幸有机会深观五阴的无常、苦、非我:病中苦正是法的事实教导,我们应学习差摩比丘在病中说法,不独自己于说法中现证阿罗汉果,病亦得痊愈,复有诸多上座比丘,因他的启发而得法眼净(证初果) (此段故事详见《杂阿含经一○三经》)

  三、于无病时深知老、病、死苦患,而常精进修行:要能做到病时“身苦心不苦”,不是光凭想象或信心就可以做到,平时应建立在闻思中体认老病死的可怖,策励自己精进修行,力行八正道,勤修戒定慧,常观五阴非我,如刺、如病、如杀而不染著,如此才能真实成就离身心苦患。

  四、要能真实少病、少苦仍必须从佛法中修行:如对出世间的解脱尚无强烈的祈愿,但求世间福报,盼能少病、少苦者仍必须修学世间八正道,严持五戒,少贪、嗔、痴自能少病、少苦。

  世间疾病成因殊多,除了意外及环境因素(食物、水中毒)外,大半源于众生的贪、嗔、痴。若少贪即不贪口腹之欲、不酗酒、节制情欲,生活正常;少嗔即少发脾气、不计较、不斗争,和气无诤;少痴即不随习气转,多修学智慧行,如此再加上修习止观平衡身心,虽未能此身证果,但至少能少病、少苦又植下菩提、解脱之善根种子!

  五、世间法或能暂时解除身苦,但究竟的解脱之道惟有佛法:解脱病苦的方法应在信仰正法的前提下,接受世间合理的治疗(如就医)。信仰的型态(如祈愿、求消业障),只能做为辅助的方式,不能沉溺其中,否则容易流于迷信。染病时,若幸运色身恢复正常,应更珍惜而精进于自利利他,倘不幸药石无效时,也要坦然面对,利用有限之生命于佛法的大精进。

  摘自《普门》


《苦患身?不苦患心》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txms/629481.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死牛食草
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