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1-11 15:34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秦楚古道,是古代秦国通往楚国的一条驿道~
位于秦岭南麓,北抵西安、南接安康,历朝历代为长安通往金州(安康)的交通要道和枢纽,素有“秦楚咽喉”“终南首邑”之称~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沣峪沟国道的开通,这一古道渐渐被历史遗忘~
对秦楚古道,50年代初曾经复修过两次,定名为“西康驮运路”,又称“义谷道”。不管怎么说,秦楚古道应该是这条路最贴切的名字。至于它是什么人在时候提出的,我没有做过认真的考证。可以肯定的是,秦楚古道是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连接秦山楚水,为发展华夏文明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以及南北物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专门查了一下资料,据《柞水县志》载,秦楚古道始建于南北朝保定二年(公元562年),道宽2.5公尺,是由秦入楚的咽喉要道,也是古代兵家的必争之地。
十五个世纪之间,秦楚古道经历了初建到逐步修建完善的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秦朝初年至秦末时期修筑,起始长安,终至秦岭终南山,绵亘三百余里;第二阶段为东汉、西汉王朝时期修筑,从陕西柞水至安康,再至湖北襄阳,长约五百公里;第三阶段为三国时期修筑,自湖北襄阳起,经荆门至江陵纪南城(楚国故都遗址,荆州古城北十里许),长约一百五十公里。
秦楚古道不仅是一条“官道”,它有多方面的功能。主要有:一是便于军队行军打仗、运送辎重粮草,所谓“军道”;二是便于朝廷传递公文,所谓“御道”;三是便于地方向朝廷缴纳物资、贡品,所谓“官道”;四是便于老百姓通商、行走,所谓“商道”。
如今,古道上烽烟早已散尽,马蹄声早已消逝。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风雨,秦楚古道大部分已经荡然无存,唯有跨越终南山的这一段清晰可见。秦楚古道也不再具有任何军事、官方、民生等意义,与牛背梁、柞水溶洞一起已经成为柞水的著名旅游景区。
放眼远眺秦岭,在这没有尘埃的世界里,尘世的浮躁与喧嚣,似乎都已离你远去,剩下的惟有纯净和心灵的畅然。
从刷钱厂到终南山主峰之间,依次经过观云台、太白醒酒石、松峰。
走在古道上,确实感到处处是唐太宗李世民所写“叠松朝若夜”的景致。那重重叠叠的松树遮住了阳光,使山间的白昼也仿佛是夜里,难得一见的光线是从树林间筛漏到古道上的。脚下的石阶古道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了土路。顺古道而上,在即将登山终南山主峰之前,看到有一处云雾缭绕的仙境,叫云雾世界转角楼。这儿云涌雾飘,青山怪石寻常看不清,偶而露峥嵘。风云变幻,气象万千。如能置身其中,登高望远,想必就是仙境。
实用信息
终南山秦楚古道
位于柞水县营盘镇秦丰村终南山脚下
《三上三下走秦岭!秦楚古道必经路!》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txms/53755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