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旅游频道 > 天下美景 >

四川海螺沟景区以旅游带动实施精准扶贫 贫困发生率大幅度降低

[摘要](王月婷 赵蝶) 记者海螺沟景区管理局获悉,因交通制约、信息闭塞、山高谷深,四川海螺沟在建立森林公园之前,农牧民习惯于刀耕火种,贫困面达96%以上,被列为甘孜州康东地区最穷的地区之一。自1993年10月建成国家森林公园,特别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来,海...

  (王月婷 赵蝶)记者海螺沟景区管理局获悉,因交通制约、信息闭塞、山高谷深,四川海螺沟在建立森林公园之前,农牧民习惯于刀耕火种,贫困面达96%以上,被列为甘孜州康东地区最穷的地区之一。自1993年10月建成国家森林公园,特别是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来,海螺沟以旅游带动实施精准扶贫,贫困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到2015年底,海螺沟由原来的21个贫困村、3500余户贫困户、10000余名贫困群众脱贫“摘帽”至6个贫困村、604户贫困户、2061名贫困群众。

  海螺沟在脱贫攻坚中的成功实践证明:生态旅游以其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精准发力中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

  重带动,坚持全域旅游助脱贫

  一是注重城乡带动。按照“全域资源,全境打造,全面规划,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在编制城乡规划时,将景区、乡镇、村庄作为联动一体,统筹规划,根据贫困村自身优势,发展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的旅游业态,将每一个村落都作为生态旅游发展的载体,分步打造,力争做到一村一特色。如:新兴乡堡子村以发展大白菜等特色蔬菜为主,专供景区100余家特色酒店,该村年人均纯收入光蔬菜一项就达4000元以上;和平村发展了大马士革玫瑰种植园,种植规模已达1200亩,注册并推出了“贡尕皇”系列玫瑰产品。其他村还结合自身实际,发展了重楼、金银花等特色种植业和藏鸡、藏香猪、蜀宣花牛等特色养殖业,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二是注重区域带动。在加快海螺沟龙头景区开发建设的同时,花大力气统筹推进大海螺沟区域内燕子沟、红石公园、雅家情海、磨西红军纪念馆等卫星景区的开发建设,形成了一点多极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带动了景区周边的磨西镇、新兴乡21个行政村、1.2万余名各族群众直接受益于旅游发展,近40%的群众、6000余人直接参与到旅游服务当中。

  三是注重红利带动。每年从景区门票销售收入中,列支600余万元直接作为贫困户生活补贴,保障了贫困户分享旅游发展红利。每年投入200万元引导和支持群众利用自身优势开办乡村酒店、特色农家乐,重点发展特色餐饮、休闲度假、观光农业等,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先后引进20余家涉旅企业开发旅游资源,在用工用劳中,涉旅企业均优先聘用当地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

  重提升,坚持全面发展助脱贫

  一是坚持思想扶贫增信心。把育才引智、加大群众教育作为旅游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扶贫工作思路,充分利用旅游就业培训平台,注重对群众旅游服务技能、思想素质的培训提升,仅2015年,就开展旅游服务培训20余班次,培训3800余人次。按照“弄干净、搞整齐、有文化、出品味”的要求,制定《村规民约》《海螺沟5A创建靠大家》《十要十不要》《四必须八严禁》等制度,通过干部带、制度管、督查问、媒体曝等方式,增强群众旅游脱贫的信心,倒逼群众树立良好的生活风尚。通过努力,景区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在生活习惯、价值取向等认识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二是坚持基础扶贫创条件。要致富、先修路。围绕服务旅游发展,近年来海螺沟先后启动了近百个建设项目,累计总投资达50余亿元,各项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发展瓶颈得到极大缓解。特别是海螺沟青岗坪大桥、猫磨路、榆磨路等交通要道改造提升,彻底解决了景区1.5万群众和每年上百万人次游客的行路难问题。同时,以景区门票抵押、统筹使用景区门票销售收入等方式筹集资金,融资5000余万元,完成21个行政村通村公路硬化和95%以上群众联户路硬化,完成城镇供排水公司、供电公司等收购及组建,彻底解决群众出行、用水、用电难题;组建海螺沟广播电视台,完成农村电视“村村通”、农村无线广播电视全覆盖和有限电视改造;组建旅游公司、出租车公司、公交公司、物业管理中心等,完成农贸市场建设,为旅游产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改善提供了良好平台。在实施海螺沟“厕所革命”的同时,抓紧推进贫困村、贫困户厨厕改造,并启动了旅游扶贫村垃圾污水整治专项行动。

  三是坚持产业扶贫增效益。围绕旅游市场需求,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引导群众积极发展蔬菜、玫瑰花、藏鸡等特色种养业,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建成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万余亩、蔬菜核心示范区1600余亩和特色养殖小区2个、规模养殖场1个。随着旅游市场的旺盛需求,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群众收入也不断提高,2015年海螺沟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已突破万元。

  重和谐,坚持全民参与助脱贫

  一是整合帮扶力量。将6个贫困村和604户、2061名贫困群众脱贫帮扶任务分解落实到景区404名干部职工头上,从政治素质、办事能力、旅游业务和群众工作经验等多个方面综合考察,优选派驻21名村“第一书记”,半脱产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并按2名县级领导、3个机关单位、4个涉旅企业“结对子”帮扶1个贫困村和1名干部至少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的要求,构建起全员参与脱贫攻坚工作格局,形成了强大工作合力。

  二是营造良好风气。重大节日期间,精心组织群众参与“民族团结”摔跤比赛、海螺沟民间业余歌手大赛、乡村歌舞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营造全员参与旅游发展、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四川海螺沟景区以旅游带动实施精准扶贫 贫困发生率大幅度降低》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txms/425828.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