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旅游频道 > 旅游资讯 >

在线旅游创业被资本判了死刑?发现旅行:别扯淡了,我们活的很好??|?TBO长报道

[摘要]在线旅游创业到底还有没有机会?这几乎是近期最火爆的话题。 腾讯科技此前报道,2014-2015年,进入旅游业的资本前前后后砸了5亿美金,投的项目却几乎全军覆没——这直接导致了,投资圈对在线旅游几乎陷入绝望。而8月2日,云天使基金高级投资经理蒋雨潇撰文提...

  在线旅游创业到底还有没有机会?这几乎是近期最火爆的话题。

  腾讯科技此前报道,2014-2015年,进入旅游业的资本前前后后砸了5亿美金,投的项目却几乎全军覆没——这直接导致了,投资圈对在线旅游几乎陷入绝望。而8月2日,云天使基金高级投资经理蒋雨潇撰文提出不同看法:“OTA并不自带流量,她们也只是工具,并不能算是行业的入口。”

  从这个角度来看,以携程为代表的OTA巨头,不该去背创业公司批量死亡的锅——当然,资本寒冬更不应是出局者失败的借口。也许,惶恐不安的旅游业此刻最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如同蒋雨潇所言,重新理解在线旅游流量的本质与未来;同时,再次打量寒冬中依然坚挺的创业公司,弄清楚他们对抗“天灾”的底牌。

  特殊时期,有勇气谈论这个话题的创业者并不多。发现旅行CEO王振华,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TBO彭涵 黎辉白诗棋

  “这几年的在线旅游创业公司,很多都没有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是在To VC、做数据。”王振华告诉TBO(旅游商业观察),“你总得有自己的绝活,不管是资源还是流量,不然就难以面对资本寒冬。就像一个身体虚弱的人,遇到风寒感冒就挂了。”

  发现旅行定位于为年轻人提供出境自由行产品,产品形式主要是机加酒,搭配上可选择的接送机、包车、一日游等目的地产品。单从业务类型上看,发现旅行并不出众——有太多公司在跟他们争抢同一个市场。但王振华提供了一系列数据,试图说明自己的底气来源。

  发现旅行目前粉丝数量接近百万,其中70%是最近一年增长的。粉丝主要留存在发现旅行的微信公众号,自有流量占比订单超过95%。

  从数据上看,困扰众多创业公司的流量问题,似乎对发现旅行来说不算事儿。王振华始终以“粉丝”二字称呼发现旅行的用户,他对这些粉丝很有信心:“其实我们根本就不需要主动向谁推销产品。”

  学不会的抢购模式?

  事实上,业内早已讨论过发现旅行的“爆款”打法:限量供应高性价比产品,每周固定时间点抢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发现旅行推出过这样的产品:广州出发暹粒4晚5日的自由行,售价1999,只在周三15点到周日22点期间开放预订,售完为止。

  有人诟病这种抢购模式其实是在讲故事——2014年,发现旅行获得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的A轮投资,而粉丝经济也正是小米红遍大江南北的招牌。王振华是在强行向小米模式靠拢吗?

  “抢购模式并没有门槛,谁都可以做。其实他们也可以尝试下,一星期把自己的门店或网站关个三四天,就留一点时间去卖货。”在王振华向TBO陈述这个观点时候,他背后正是发现旅行通透的办公室与来来往往的员工。

  当然,暂时还没有同行响应王振华的提议,毕竟公司运营的成本每天都在产生——发现旅行选择了将流量集中在固定时段引爆,但归根结底这需要营收支撑。

  据介绍,2015年发现旅行的营收是上一年的10倍,保持了每个月30%左右的增长速度,总额达到数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发现旅行是在机票+酒店这个早已被认为是红海的板块,展开自己的打法。与资本雄厚的OTA或是树大根深的传统批发商相比,发现旅行真的有优势?事实上,很多创业者都在这一门槛前知难而退,转而去追寻目的地小交通等次级入口。

  “出境自由行里面机酒还是最强劲的需求,而且用户的并没有被完全满足。”王振华说道,“发现旅行提出的标准是‘不飞廉航、不住快捷’,我们希望提供有品质的出行、打开局面。”

  这很像一句人人都在喊的口号,事实也正是如此——没有哪家公司声称自己不注重用户体验。王振华并不否认这一点,但他强调很多同行“只是说说而已”。“举一个例子,我们提供的酒店产品,永远比你在预订页面看见的要好。实物比展示要好,几家公司能做到?”

  从供应链一端来看,发现旅行上的机票、酒店都是直采,这是为了节省成本、控制资源,保证用户的良好体验。与很多创业公司类似,发现旅行为了贯彻直采,初期选择了集中流量打透单一目的地。“比如我们把流量就导给柬埔寨的几家酒店,占到他们整体客流的30%,那么资源议价与服务控制都好谈了。”

  这样的策略也被复制到目的地碎片化产品中。据王振华介绍,当发现旅行的用户抵达到目的地后,可以享受24x7的旅行管家服务。“穿着发现旅行T恤的当地管家会说中文,在当地接机、入住酒店帮你check in,有其他情况随时可以找他,包括包车、订餐等。”

  王振华告诉TBO,这些管家都是从当地招募,并经过重重标准的筛选——而如何保证服务质量也很简单:让他们挣到足够的钱。

  “比如柬埔寨一个旅游包车的司机,可能原来是拉黑活的,守在酒店门口能宰一单是一单;但如果你给他提供稳定的订单,他一定会告别‘靠天吃饭’、并且自觉拥有服务意识。”王振华说道,发现旅行目前主要的支出,也是用在目的地资源的开拓上。

  低价格、高品质两个因素,共同构成了发现旅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性价比。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这家公司曾通过1999元“发现柬埔寨”、3999元游巴厘岛、2999元游首尔和3999元游日本等产品打开广州市场。“这样的产品我们需要担心它的销售吗?”

  疯狂的服务

  “现在信息这么透明,用户很容易就能查找到自由行产品的价格。”王振华告诉TBO,“现在一些项目自认为满足了用户的很多需求,但目前哪种需求能高过性价比?我认为这才是最普适的价值。”

  当然,剖析发现旅行产品的“性价比”就不难发现,其商业逻辑的基础还是“流量”二字——没有流量,就无法去和航司、酒店争取到好价格,也无法让目的地的管家及其他服务人员挣钱,最终无法以爆款产品玩抢购模式。有趣的是,曾任职赶集网副总裁的王振华告诉TBO,流量并非发现旅行关注的重点。

  “我参与过团购的‘千团大战’那种惨烈的流量战。”王振华说道,“我并不想让发现旅行重复这些,虽然旅游业正在经历这个过程。”

  怎样不重复昨天的故事?王振华认为,核心在于产品与服务的“超预期”——这将让公司远离烧钱换流量、却无法留存忠诚用户的恶性循环。“发现旅行不允许不死不活的产品出现,测试上线效果不佳之后,便会立马下线。要么就是好,要么就不要。”

  事实上,产品性价比超预期只是个开始,后续的服务才是关键:比如在行前,发现旅行会给用户一个“发现小盒”,为他量身定制的一本攻略。“这是发现旅行依靠自己的基础信息系统、管家数据分析系统,再加上用户画像分析,为用户提供的个性化内容。完全是一个惊喜的设计。”

  据介绍,发现旅行用户群体70%是25—30岁的女性——这构成了其产品设计的底层逻辑。“女生都特别享受这种贴心服务的感觉。而且出境自由行基本都是几千块的产品,其他这个价钱的产品,哪个没有精美包装?我们就希望给用户拆包裹的感觉。”

  同时,当地管家的设计也是如此,王振华将其称之为“贴心不贴身”。“自由行用户并非不需要服务,而是不需要跟团的那种。我们管家提供的是接机、办理酒店入住、紧急情况求助。你遇到麻烦,当地就有人能帮你解决,电话打通后一个小时内能到现场。”

  事实上,发现旅行在服务的追求上似乎超越了行业通用标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如果发生投诉,发现旅行的原则是先退款再沟通“为什么”。曾有用户告诉TBO,发现旅行的某些签证产品价格几乎高于同行一倍,但他买的是个安心。

  王振华认为,当品牌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系,用户反过来一定会推荐品牌,形成口碑传播。据介绍,发现旅行超过80%的新增用户是由粉丝推荐而来;而相应的利润空间也由此产生:其成熟线路的毛利率水平是大型ota的2到3倍,静默下单率超过70%。

  风险:慢、少、难复制

  目前来看,“超预期”理念下的产品、服务,与抢购模式构成了发现旅行商业逻辑的底层。某种良性循环正在展开——最关键的是,旅行这一低频消费的用户忠诚度得到了解决。为什么很多在线旅游公司即使烧光投资人的钱,也没能做到这一点?王振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从传统旅游的产业链分工来看,前面是组团社销售,肯定跟用户各种吹嘘产品好,后面地接社却有着压缩成本的需要——那在用户体验上肯定是‘降预期’的。放在电商平台也是一样,它们还是在玩流量生意,撮合交易了之后,就是平台商家服务的事儿了。”

  从商业逻辑上看,似乎唯有直采能保证产品与服务的从一而终——部分大型OTA自然也看到了这点。但问题在于,目前直采的量还无法满足OTA在C端的销售,平台与自营将长期并存。于是,“超预期”对用户来说可能就是一种偶然,这种体验自然难以形成粉丝效应。

  但发现旅行以产品与服务驱动流量,并辅以严苛标准的打法,也有着明显的短板: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培育这一模式。王振华承认这一点,他告诉TBO,发现旅游差不多是在“出境爆发点是一个出发点到一个目的地的人数达到2000人”的时候,才迎来粉丝效应的爆发。“度过了一段特别苦逼的日子。”

  同时,发现旅行在目的地扩张的速度相比较同行而言,也慢了许多。目前,发现旅行在七个国家及地区有分公司,全公司总人数不超过100人;因为对爆款的要求,其旅游产品sku数量不超过80个。

  “我们是在一个目的地把这个模式做透了,才敢向其他目的地扩展。比如,发现旅行在柬埔寨的旅客出发量,已经做到了国内第一,超越所有业内同行。”王振华表示,速度慢和产品少本来就是公司商业模式的特征。“其实一周之内,我们就可以上架全球很多目的地产品,但这没有意义。”

  但风险也在此集聚。以发现旅行的“头牌”柬埔寨为例,当地公共交通系统存在硬伤,因此发现旅行在这个目的地将旅游包车做的很好——但每个目的地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如何将经验成功复制过去,还需要经过市场检验。慢不可怕,可怕的是卡壳。

  同时,发现旅行追求的服务可能也存在某种瓶颈,比如人力因素过重。相对于流量这种技术与资本的生意来讲,过于依赖人力可能会导致项目的不稳定性。“我们花了很长时间,从预订到服务到回访形成了标准化的流程,同时也有很多技术驱动的因素在里面。”王振华告诉TBO。

  客观来看,发现旅行能走到今天,其实有着某种运气成分存在:如果移动互联网的成熟期没有到来、流量入口变得支离破碎,这个项目可能都无法生存——以微信为代表的社群电商的兴起,让“粉丝群体效应”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发现旅行的打法,在PC或是App风生水起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另一方面,投资人的耐心其实也支撑着发现旅行的坚持——因为这个项目的发展速度,明显与前两年一路狂飙的创业大潮不匹配。“我去年与雷军就一些特别焦虑的事情做交流,结果雷总告诉我这种事他曾经处理过几十次。”王振华笑称,“有一个不急不躁、见惯企业生死的投资人撑着,确实让我们安心不少。”

  最终,发现旅行这一案例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彰显了一种可能:回归旅游业的服务本质,也可以在这个时代活得不错,流量应该是好产品带来的结果,而不是先决条件。我们期待这个案例能给TBO读者带来启示,也欢迎各位读者与我们深度交流你们的看法。

  

  点击上图 | 了解更多关于我们的内容

  ——TBO千人读者社群&欢迎加入——

  添加管理员微信:p1240888257

  城市+公司+名字实名申请

  媒体聚焦 观点切磋 资源对接 广交英雄


《在线旅游创业被资本判了死刑?发现旅行:别扯淡了,我们活的很好??|?TBO长报道》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news/502929.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