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旅游频道 > 旅游资讯 >

【驴窝秀】(11)?四方山徒步穿越记——广州驴窝

[摘要]《徒步中国》,户外圈最受欢迎的公众号~ 四方山徒步穿越记 ——【徒步中国】广州驴窝 岁在丙申仲夏,首次【徒步中国】广州驴窝活动经过掌柜阿欢的精心筹备,我们欢愉如期相约惠州四方山。 此季正是绿植繁茂、草长林深、雷雨交替时节。顶着酷暑烈日,揽狂风暴...

  《徒步中国》,户外圈最受欢迎的公众号~

四方山徒步穿越记

——【徒步中国】广州驴窝

  岁在丙申仲夏,首次【徒步中国】广州驴窝活动经过掌柜阿欢的精心筹备,我们欢愉如期相约惠州四方山。

  此季正是绿植繁茂、草长林深、雷雨交替时节。顶着酷暑烈日,揽狂风暴雨,山径、壕沟、石阶、根槛、树门,更夜淡定穿梭丛林,徒步涉溪流。犹如闲庭信步,畅快淋漓,圆我多年梦游之境,快哉,快哉!

——题记

  策划组织:【徒步中国】广州驴窝掌柜阿欢

  领队:暗黑骑士

  收队:阿欢

  队员:共24人

  徒步时间:大约10小时

  

  (上午10:30下车在酥醪观合影)

  世外桃园酥醪村,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引无数游客睹风采,戏水溪边,扎野营,吃野菜,乃为你我专注之事。醉于山山水水,流连忘返,此乃生活本色,为何匆匆而忙?

  伸手弯腰,左摆右扭,揉关节,热身罢,收拾行装,四方山已向我们招手!

  领路驴友,迷于美景,无意绕弯,再倒回来,向四方山最高峰飞云顶进发。闻其名,就知其高耸入云,可与仙人共语,可摘星抚月,令人振奋!

  

  

  瞧!这是我们大部队,脚跨岩石,眼览八方。天如海蓝,骄阳似火,从未停止对我们考验!此等小事,何耐我们驴友。 不知“驴”是很犟的吗!

  不仅骄阳对我们有考验,前行不远,歧路来了,一条是野草中趟出的宽不足尺的小径,一条是新辟的两三米宽高低起伏的土路,我们要向何方?但智慧的我们没有选择错误。

  

  我们穿梭在长满了参天大树约一公里”急升坡”中,走在灌木丛林里。时而手脚并用攀爬,时而柱着手杖轻松走过。我出门可能过于兴奋,竟忘了带登山杖。这回得感谢大神阿欢的支援,他用平时用惯了双杖的,分一根给我用,我方便了,他就很不习惯用一根登山了。

  这里的景象没有重复,其景之美妙之处引领我们不断的颀赏,边看边走。且说脚下,这山的小径土台、壕沟石阶、树根门槛,这会是谁不惧陡涉丛林深处,风餐露宿,修通这条通往仙凡之路呢?后来得知正是拨云寺的重建者释能定法师的执著和信念,踏出这条救赎之路。

  

  途中遇到一位上山采药的道士,问后才得知,是武当山派来这边采药给人医病的道士,名“嶷炀师父”。嶷炀师父脚穿拖鞋,而不是电视里所见的道士穿着布鞋飞檐走壁。头上梳着只有书本里才能见到的古时画像发型,右手拿着镰刀,腋下夹着刚采的草药,慈心善悲,岂能我们凡人所做到。身穿道士装身背印有八挂图的布袋引起我的无限遐想,那布袋里会装有何法宝,能除魔斩妖吗?!我们与其合影,嶷炀师父握拳告别,不停地跟我们说:“小心点,慢慢走”。队长欢感概上善若水。以往只在书中见道士,今得于碰面,感觉自己成了故事中的人物!

  

  一路都有红丝带为我们指路,感谢含蕴了爱和分享精神的缚于树稍的红丝带。

  

  到达半山腰,途中偶遇的一登山者大腿抽筋(右—),我们的“好财气”队友(左),帮他压腿减轻痛苦。专业的技术,安慰的话语,对于这个还在几小时前迟到的娇态女孩,由抱怨到敬佩。

  

  下午两点多,大家中途歇息,分享各自带来的食物,面包,提子,鹅蛋,水果等等。在户外,不仅可以尝到驴友分享不同的食物,又能结交朋友和分享以往个人牛逼往事。

  

  

  

  

  前行,绿植草坡更深密,以至于走过数十个山坡后,回望来路,那盘旋在山脉上的幽肠小径,犹如一道闪电劈开草坡的缠绵,正忆着辛弃疾的“更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迎头却又闯入密实的竹海。跋涉竹海,纤细柔美的竹林枝叶犹如一顶碧绿色的华披,遮住热阳,给我们投下一片阴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戴上帽子,脸绑头巾,武装到如伊斯兰妇女一般,一手柱着登山杖,一手扒开细密的竹枝,繁茂的竹叶如水一般四面涌来,竹枝的牵绊与拉扯,不断有竹枝弹划过我的面巾和背包之间,终于摆脱它肆意的纠缠后,它却又大力肆虐地弹向后面的队友。溺毙于竹海,如潜水般的感觉。

  

  

  

  (下午5点30分,飞云顶)

  终于站在海拔1281米的飞云顶顶峰,也是四方山环线徒步的终点。登顶后站在平台上感觉不到特别之处,飞云顶山顶是百来平米的土石平台,平台中间堆满大小不一的土石,成形一个小石邱。千般娇态飞云顶,万人竞相享其容。风起四方吹浪去,雨从八方上山来。嗨!没下下雨,别打伞。顶峰本身不会很美,而常在于一览众山小视野的心境,习惯于眺望远处的美景,不屑于脚下的几寸土地。逗留峰顶的几十分钟里,目睹了几批徒步登山者,登上山顶稍歇后奔向拨云寺方向。也许是登山者见惯了群山和薄云,或许是各种不同心境!飞云顶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心生遐想而匆匆离开吧。

  从飞云顶远望,东南方向应是通往景区索道的山坡,西北方向是连绵起伏的坡峰。从山上向下看,酥醪村被四周山峦环抱,天气晴好应能见山脊云海。

  站在这样的高点,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大家除掉头帽,卸下背囊,任凭夏日的凉风肆虐地舒爽着满身汗渍的身子,吃着欢哥负重背上山顶的哈蜜瓜,双眼眺望着山峦重叠的远方,山顶偶遇乌云,却没有想象的云海,在这夏日高温暴晒徒步山坡疲累下,这片极其珍贵的哈蜜瓜给我带来无限清甜,这也许是迄今为止我吃过最为甘甜的瓜果了,其味胜山珍啊!感念欢哥无以言表!

  

  (6点40分,能定桥)

  离开飞云顶不久,突遇暴雨,不得不披上雨衣,冒雨小心地行走在岩石铺垫的山路上。前行,穿越丛林约一公里,见溪流之上的石拱桥,由于拱桥处于深林溪水中,常年湿润,桥上已长满青苔,远看,桥身像是刺绣成绿钻,深山里的溪水澄明透亮,碧波盈盈。由于时间紧迫,我们与这座拱桥的缘分就此别过。穿过一小片竹林,又见一座桥,与前座桥的建造类型与风格极其相似,溪水也是那么清溪明亮。这两座拱桥也是释能定法师所建,人称能定桥。

  

  拨云寺,顾名思义,就是常年被云雾围绕着,要拨开云雾后方可见到太阳,云雾很快就合起来了。因下山时经历过一陈雷雨,我们到达时有少许云雾,但近处还可以看到周边的环境,抬头远观四周被群山和竹海环绕的拔云寺,真是风水宝地啊!我想应验的就是“罗浮山下四时春”,原来山上才是真的“四时春”,当年的苏大神肯定是有意让人先到山下,再上山来,跟他一样领略风光!高!拨云寺的寺院周围是围墙,查资料显示拨云寺始建于宋朝,海拔约1000米左右的山顶上,估计是山高易见仙,所以但凡寺庙都建于山顶。使修行得到仙人指点,又避开凡人打扰。可以想像当时曾兴盛一时的景像。在这里修行的人,说不准还真可以与仙人语,只是我们不知罢了。

  可惜在宋代被愚昧摧毁,后经释能定师傅发宏愿重建未成,就被其师弟恒宏残杀,死于非命,只留壮观的残址令人叹嘘。

  寺内空旷且干净,没有电,没有信号,遗憾没见到寺内住持,只听见狗叫声。在寺院围墙的四角均有建筑,进入大门是一处朝拜点,据说每月的初一、十五都会有大批虔诚的善男信女来这里上香拜佛,信徒们希望在道观佛门里找到他们所有的寄托和归宿。西南角,是拨云济堂,登山者常在这里扎营露宿。东南角,也是大门方向东北角,这个房子应该是厨房。拔云寺的北角,左侧围墙是往大门方向,如经过飞云顶穿越四方山侧是从大门方向走,右侧则是穿越四方山不经过飞云顶的线路。

  

  寺外面路旁的树上挂着许多由蓝、白、红、黄、绿五色布条做成的经幡。据说这些挂着的经幡,每被风吹一次,就表示诵经一次,祈祷一次,在这个以物质为中心的世界,但人在这个宇宙中生存,轮回,应始终抱着感激之情向主宰一切的神表示敬意。

  

  挥别拨云寺,已快晚上8点,天渐黑下来,明月松间照,山泉石上流,绝对是老天给们一次惊喜的安排!我们带上手电筒和头灯,摸踩在漆黑丛林林中,枯叶铺满幽幽而曲径的路上,黑夜手电微光下,看不清枯叶的颜色,只听见脚踏在落叶铺软床上沙沙的声响,溪水在陡峭的崖壁上奏鸣,偶尔从森林深处传来凄凉的鸟叫伴鸣。前面的队友天衡者不停地提醒着我们前面湿滑的路况,感谢队友的团结与互助让我战胜黑夜恐惧。可能是黑夜下,无法辨清岩石到底是草还是青苔,队友“唔是坏人”不小心滑到水里,鞋子全湿,万幸没摔伤。

  在山里偶遇几位露营的登山者,正在享受他们的野炊。我故意好奇地问道:“有肉吗,好腐败的样子”。一位正在喝着腐竹汤的大哥打开饭锅盖让我瞄了一眼锅里的食物并回答道:“不腐败,就两条香肠!”。一股清香的饭菜香顿时向我扑鼻而来,对于中午只吃了半个菜包,爬山近十多个小时,饥饿胃薄挂肚壁的我来说,还有比这更让唾淹的人间美食吗?!

  历心惊胆战地跨过山间小溪,山中孤鸣迎送,高台树门跳爬,水泥阶梯平舒,枯枝黄叶花床,晚上9点多,我们终于到达山脚,与前面到达的队友集合。

  初次夜徒丛林之虐,收获友情和视野,累并快乐着。期待下次出游!

你的精彩,【驴窝秀】为你记录……

徒步交流群:63503375

旅行交流群:415863789

摄影交流群:427348180

装备交流群:417478875

商务合作:18026979716(微信/手机

点“阅读原文”加入

《徒步中国》驴窝

约伴更方便

户外更精彩!


《【驴窝秀】(11)?四方山徒步穿越记——广州驴窝》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news/45087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热烈祝贺海南故事旅游挂牌上股交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