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民公园 坐落在郑州市中心地带,北邻金水河中游。郑州市人民公园是一个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公共场所,娱乐设施有摩天轮、过山车、海盗船、旋转木马、流星锤、碰碰车、蹦极、水上乐园等。公园绿化主要是以苍松翠柏做基调,各种花色的花、灌木点缀其间;乔...[详细]
碧沙岗公园 在郑州市中原路和建设路之间。东临郑州炮兵学院,西接嵩山路、面积大约有400亩。1928年,冯玉祥为纪念北伐军阵亡将士在此建立陵园,亲笔提名碧沙岗,并以石雕刻、嵌在北门之上。陵园内还修有纪念亭,并立有碧血丹心纪念碑。陵园中部设祠堂,名昭...[详细]
风穴寺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区东北8公里处的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内,距怪坡景区2公里。该寺始建于北魏,原名香积寺,隋代改名千峰寺,是佛教天台宗胜地,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寺。《风穴志略》载,龙山阳侧有大...[详细]
洞林寺位于荥阳市贾峪乡寺河村北。据碑碣记载,自达摩来中国后,在中原建天中三林,该寺即其一。 唐、宋、元相继重修。元、明盛极一时。明代周靖王葬于寺后,洞林寺成为周靖王的家佛堂。全部建筑已毁,仅存古塔1座,碑刻8通、铁鼎1个。 现有大殿、拜殿及厢房...[详细]
法王寺 位于登封市区北五公里太室山南麓玉柱峰下,北依嵩岭,含抱如椅。俯瞰二熊诸山,排列如拱,山峰罗列,溪水潺流,苍松翠柏,景色秀丽。寺东有峡,形若丰园形大门,位嵩山顶端为嵩门,是登封八大景之一。明朝洪武年间,上党郑大原游览中岳,观罢此景,曾...[详细]
永泰寺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西北约11公里处的太室山西麓,始建于北魏,原名明练寺,唐代易名永泰寺,金代更名永禅寺,元朝以后又复名永泰寺,变称永泰禅寺,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泰寺坐东朝西,面对少林寺,背依气势巍巍的望都峰,北临...[详细]
清丰县文化积淀丰厚,留下众多的文物古迹。 普照寺 原名圆明寺,建于唐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后改名为普照寺。建有大殿、禅房数百间。元末为兵所毁,明洪武年间修复并增建房屋二百余间。中华民国22年(公元1933年),曾改为中山公园,建有戏楼、假山、月牙...[详细]
清凉寺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登封市西南10公里的嵩山少室山清凉峰下,寺因山而得名。寺院现存面积约3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大殿、山门、东掖门、东顺山房等金清时期殿宇19间。其中大殿梁架特点保留了金代建筑特征,是河南省现存最早的木构建 筑之一...[详细]
原名报忠寺、报恩寺,亦名凤凰寺。在洛阳市西南40公里,今宜阳县城西灵山北麓,背依山崖,面临洛河,坐南朝北,和多数中国佛寺方向迥异。相传周灵王寝葬于此,故名其山为灵山,灵山寺也因此得名。寺内建筑原有山门、前殿、毗卢殿、大雄殿、藏经后楼及左右配...[详细]
洛阳广化寺,位于中国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500米处山崖,是北魏所建龙门八寺之一。寺前山坡建有石阶,中有五层高大建筑包括高山门、天王殿、伽蓝殿、三藏殿、地藏殿。 唐朝时,天竺国僧人善无畏来中国传扬佛法,公元724年随唐玄宗来洛,735年圆寂于洛阳大善寺...[详细]
龙潭寺位于张坞乡岳社村东南的龙潭河东。因寺附近有一面积约六十平方米左右的龙潭而得名。以寺院大殿结构造型特点,可推断为金代所建。现存大雄殿、天王殿、东陪殿、僧房等17间。另有土窑7孔,总占地面积3亩多。院内石碑多块,碑面风化,字迹模糊。其中一块...[详细]
慈胜寺位于焦作温县西北23公里大吴村。创建于五代,元至元五年(1304年)重修。现存大雄、天王两殿。大雄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架,单檐歇山顶,为减柱造,是元代典型的柱子排列方法。门头上悬挂的木制凤字形牌匾,乃国内稀有的珍品之一,上书大雄宝殿,造型古...[详细]
主体建筑占地15万平方米,被誉为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位于襄城县南15公里首山之阴,故又称背影寺。创建于唐武德年间。后唐清泰元年(934年)僧省念禅师开山重修,明清两代历经修缮,规模雄伟,主体建筑占地15万平方米,被誉为中州第一丛林。现存建筑有照壁、天...[详细]
安国寺 位于陕县西李村乡,距三门峡市约64公里。寺院殿堂彩釉筒瓦,俗称琉璃寺。安国寺始建于隋,历代均有修葺。主体建筑群坐北向南,以火墙为界分前后两处院落。前院包括山门和前、中、后三重佛殿,另有经房、禅房、钟楼、东西莲池和石碑经幢等。后院有佛殿...[详细]
空相寺 ,又名定林寺、西山寺。位于三门峡市东部约50公里处,陕县西李村乡境内熊耳山西麓,距陕县县城约65公里。此寺始建年代已无据可考,但根据现存的梁武帝所撰碑文,该寺创建至迟应在南北朝时期之前。也有传说,寺院建于东汉永平年间,与洛阳白马寺同期建...[详细]
香山之名来自佛教经典。据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罗卫国都城(佛经中称父城),附近有名香山,释迦牟尼在世时其弟子有入香山修道者,其后仍有很多佛教徒在香山修道。故《华严经》在排列闫浮提十大名山时,香山仅次于须弥山(即雪山,今喜马拉雅...[详细]
文殊寺位于鲁山县西南部的四棵树乡平沟村,由于该寺建在海拔1112米高的俺窟沱山,又名俺窟沱寺。据清道光二十五年《重修文殊庵俺窟沱寺》碑记所载:鲁邑西南偏山坳之间,旧有文殊庵俺窟沱寺,白云为藩,青嶂为屏,绿竹映阶,银杏封宇,即古之丹邱殊林无...[详细]
淅川法海寺法海寺又名乍客寺、俗称大寺。位于淅川县荆关镇磨沟村、伏牛山余脉乍客山半腰间。地势力以莲花高台,自然风景优美,过去人们概括其特点为窄而秀,危而丽。 现存古建筑8座,均为清代所建。法海寺连同平浪宫、玉皇阁、山陕会馆、万寿宫等组成的荆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