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旅游频道 > 国内游 >

广州,去几次才够?

[摘要]广州,确实是一个很容易就光临的城市,出差、出游,似乎很多中转都会在这里。说实话,北上广三座城市中,我最喜欢的还真是广州。每一次来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红专厂创意园 早上7点下火车,吃个早餐,便开始了我的广州之旅。之前来过两次广州,都没有时间去红...

  广州,确实是一个很容易就光临的城市,出差、出游,似乎很多中转都会在这里。说实话,北上广三座城市中,我最喜欢的还真是广州。每一次来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红专厂创意园

  早上7点下火车,吃个早餐,便开始了我的广州之旅。之前来过两次广州,都没有时间去红专厂看看,所以这一次,第一站就选择了红专厂。

  

  红专厂是广州第一家非企业非房地产包装的真正意义创意区,是一个以国际标准定义的艺术、生活中心。现在,红专厂正以现代的视野、国际的平台,探索、打造富有时尚、创意、艺术和人文精神的新领域。

  

  园区内有很多集装箱设计

  

  连小卖铺都是在集装箱内

  

  红专厂的命名,一方面是精神层面的意义,原来的罐头厂建于1956年,一个又红又专、精神奋发、意志激昂的年代;另外一方面是物质层面的意义,厂区内很多红色砖材的建筑,因此取用了“砖”字的谐音,用了“红专厂”这样一个特别的名字。英文“Redtory”是红色“red”和工厂“factory”的结合,充满时尚感,又创意十足。

  

  园区内有很多创意雕塑,雕塑大多在公共区域可免费观看;还有很多展览,有免费的也有收费的,可以选择一二欣赏。

  

  这是园区内最具代表性的雕塑,我称之为“大头”,游客基本都会在此拍一张到此一游照。

  

  园区内的小广州火车站是最有人气的地方。

  

  

  保留了古老的列车轨道,记忆顿时涌上心头,脑海中闪过很多诗意的画面。

  

  很多摄影爱好者到此拍摄,有的是创作,有的是练习。无论如何,都是充满着艺术气息的。

  

  斑驳的时钟,虽然指针已不再转动,可它的存在仍旧是那么的有意义。

  

  铁轨上拍摄写真的青涩少女

  

  属羊的我看到这个必须拍一张

  

  创意无处不在,垃圾桶也可以很文艺。

  

  园区内有很多古树,细细地品味,那是岁月的痕迹~

  

  

  可爱的小猫,一点也不认生,与游客打成一片。或许,在这儿,你也能遇见一支让你爱心泛滥的小动物。

  

  在红专厂的意外收获是这辆叫“飞龙”的宝马。它融合了中国的多种精湛工艺,如书法、镀金、篆刻等,并且可以在马路上正常行驶,是一件行走的艺术品。

  

  从细节处可以看出,创作者花了很多心思在这件作品上。得知作者坚持用一辆价值一百多万的全新宝马进行创作时,表示不解与惊讶。据说作者当时也很纠结,因为需要在车体上打洞,但对于艺术的追求战胜了内心的纠结。因此,我的不解与惊讶,转变为了理解与钦佩。

  

  红专厂的魔力就在于,能遇见这些意外的展览,也是意外的收获。

  

  牛骨雕刻的单车

  

  这里承载着很多艺术人的梦想,有的时候,白日梦也是可以做的,指不定就梦出了一个好创意呢!

  海珠有轨电车

  从红专厂出来后坐地铁至万胜围站,跟着标识走很容易就能找到海珠电车的站台。

  

  海珠有轨电车是广州市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往返于万胜围和广州塔之间。

  行车间隔10分钟左右,运营服务时间9点至21点,票价2元,可使用羊城通。

  

  全程7.7公里,均在地面上行驶,停靠站点有万胜围、琶洲塔、琶洲大桥南、会展东、会展中、会展西、南风、琶醍、猎德大桥南、广州塔东、广州塔。

  

  不刷羊城通的话,需要拿票在检票机上刷一下二维码,之后在行驶过程中也会有检票员查票。

  

  中途各站点都可以上下车,但是有些不与地铁接壤。车站顶棚是彩色的,很有活力的感觉。

  

  我是看《我们相爱吧》知道的海珠电车,所以一直想来,但是却没办法和心爱的人一起,我想下一次我会再带他来坐一次。

  广州塔

  很快,抵达广州塔站,下电车后,便是巍峨的小蛮腰矗立在眼前。

  

  广州塔又称广州新电视塔,昵称小蛮腰,位于中国广州市海珠区(艺洲岛)赤岗塔附近,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海心沙岛和广州市21世纪CBD区珠江新城隔江相望。广州塔塔身主体高454米(塔顶观光平台最高处488米),天线桅杆高146米,总高度600米。

  

  对面就是广州的CBD中心

  

  地铁APM线,全程票价2元,进站不是刷地铁卡,而是直接投进去,出站不需要地铁卡,直接感应开门,和以往的进出站方式有所不同。从广州塔乘这条地铁线可去珠江新城、CBD那一块。

  沙面

  第二天早餐后,我来到沙面,约了朋友在这一聚。

  沙面,曾称拾翠洲,因为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沙面位于广州市市区西南部,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与六二三路相望的一个小岛,有大小街巷八条,面积0.3平方公里。沙面在宋、元、明、清时期为中国国内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鸦片战争后,在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后沦为英、法租界。

  沙面是之前去过的景点,但是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例如,第一次没有找见沙面堂,而这一次,邂逅了!

  沙面基督堂是英国圣公会在沙面广州英租界设立的一座专供外侨礼拜的教堂,位于沙面五街,建于1864年。

  

  露德天主教圣母堂属于法租界内的建筑,原名沙面天主堂,因该堂花园南边原建筑一座圣母山,安放露得圣母像而得名,是法国驻穗领事馆的教友过宗教生活而设立的,位于沙面大街与沙面一街交界的东北转角。

  进入教堂内参观下身着装不得在膝盖以上,也可以借用教堂的免费围巾,裹着进去。

  

  海关馆舍属法租界内的建筑,曾用作海关馆舍。解放前“红楼”是粤海关俱乐部,只有中、高级以上官员才有资格入住。解放后,它被用作海关员工宿舍。

  该建筑是由治平洋行,来自澳大利亚的建筑师帕内设计及建造。该建筑坐北朝南,位于沙面大街东端,因其所处的特殊位置以及建筑独特的造型和鲜明的色调,使它成为沙面标志性建筑。因主色调为红色,人们称之为“红楼”。又因沙面岛西端的苏联领事馆的主色调也是红色,故此称为“东红楼”。

  红楼是谢绝参观的。

  

  这一栋楼是沙面的建筑里我最喜欢的,单纯的因为它的颜色。

  

  沙面的建筑,多为19世纪末建造,并带有西方风格,基本上都是文物建筑。

  

  

  沙面是个拍写真的好地方

  

  送信的小哥成为了画中景。

  

  沙面岛上绿化较好,有古树150多株,空气清新,环境卫生甚佳,可以称得上是广州的世外桃源。

  

  

  广东外事博物馆是全国首家地方外事博物馆,它坐落于广州沙面南街20号,是一座建于1890年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原为民国时期法国驻广州领事馆,是沙面建筑群当中的A类文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面岛上有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

  

  

  带上朋友来这里好好的创作一番。

  

  这里有很多小资的咖啡厅,逛累了不妨小憩一会儿。

  

  很喜欢这个雕塑,可爱~

  

  你镜头中的我,我镜头中的你。

  

  两次来到沙面,看到拍摄婚纱照的人不少,这么可爱的一对小盆友,还是头一回见,可爱至极。


《广州,去几次才够?》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59842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