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旅游频道 > 国内游 >

阿毛流浪记——第五站:梅里的往事

[摘要]2011-10-15 不去天堂,就去梅里 冲着这句话,我毅然告别了心爱的亚丁,美丽的稻城,踏上了前往梅里的奇妙旅程。 天刚蒙蒙亮,我从稻城与几位当地人拼车前往中甸,准备经过中甸转车到德钦县城,然后再往城东行数公里的飞来寺住宿,瞻仰朝拜神圣壮丽的梅里雪山...

  2011-10-15

  不去天堂,就去梅里

  冲着这句话,我毅然告别了心爱的亚丁,美丽的稻城,踏上了前往梅里的奇妙旅程。

  天刚蒙蒙亮,我从稻城与几位当地人拼车前往中甸,准备经过中甸转车到德钦县城,然后再往城东行数公里的飞来寺住宿,瞻仰朝拜神圣壮丽的梅里雪山。

  去中甸的路况与康定到理塘那十个小时的泥泞山路比起来,简直好得让人不敢相信,不过也走了7、8个小时才到达。

  山路蜿蜒,峰峦起伏,我静静的欣赏着窗外的风景。透过紧闭的玻璃窗,我仿佛进入了一个时间的长廊。我在看着风景,风景也在看我。

  我只是一个过客,一个孤独的流浪者,把自己关闭在车窗里看着沿途变幻的风景。时光流逝,一切都在变,不变的是我的心,车飞速向前,不会停留,也不会回头。

  车越来越快,窗外的风景一片模糊。

  前面是一个转弯+上坡,我们的车加足了油准备冲上去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台加长的运输车直冲下来,由于车身太长,无法转弯,把转弯的地方完全卡断了。司机赶快把方向盘往右边一摆。车冲出了公路,往悬崖方向驶去。

  我的呼吸仿佛要停止

  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

  终于一切都结束了吗

  我闭上了眼

  告别了,妈妈

  告别了,亲爱的

  前方,也许就是天堂,就是香格里拉

  砰

  车突然间刹住了

  大家赶忙从车里跳了出去

  辛亏前面有一大一小两块石头死死顶住了车头,把前杠都撞断了

  活下来了

  心有余悸

  又无比庆幸

  淳朴的司机大哥下车前去和哪个运输车交涉

  我以为他会要对方赔偿

  结果他并没有追究对方的责任,只是交谈了几句,对方退车让行了事。

  这也许是最好的结局了

  自由的漂泊

  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人性的丑陋、各种生存的压力

  远离了名利、金钱、情感的困扰纷争

  自然的美丽之中

  也存在着各种挑战和危机

  只有适者可生存

  此刻的我们

  经历过风风雨雨

  呼吸着新鲜空气

  欣赏着生命种种美丽与奇迹

  也许是上天给我们最大的眷顾与恩赐

  让我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继续欣赏沿途的风景吧

  大难不死,来到了中甸, 2001年12月17日,国家民政部致函云南省政府:经国务院批准中甸更名为香格里拉县。然而,我心中的香格里拉,只有纯洁的亚丁。

  来到中甸已是下午4时许,车站没去德钦县梅里的车了,就在中甸的停留了一晚。

  次日,途经奔子栏、金沙江雄浑壮阔的金沙江第一湾,噶丹东竹林寺、白茫雪山等景点,下午5时许,我们到达德钦县。

  噶丹东竹林寺处在半山腰的寺庙,传说东竹林寺有一样叫做“曼荼罗”的东西非常让人感叹,在一个直径近4米的木板上,用彩色石粉末,极赋细心耐心精心雕砌出美轮美奂的坛城,分上下左右4个区域。据说极其的美丽,连指甲大小的一枚花瓣都是由浅至深四色的。“曼荼罗”展出一段时间后就会扫掉,代表一切随风而去。

  白茫雪山位于德钦到奔子栏之间,隔着澜沧江与卡瓦格博遥遥相望。传说她是卡瓦格博与缅茨姆的女儿,在与情人相会的时候,在前往金沙江奔子栏的途中,化身成为了雪山。金沙江第一湾。据说5月,在那皑皑白雪的下面,会开满了无数的杜鹃花,漫山遍野……我来的时候是秋天了,花期已过,但我心里依旧可以想象着那极美的画面。

  德钦县城的车站里,我结识了两位独行侠,在后来的旅途中,我们三人同甘共苦,共同进退,成为知交好友。

  先介绍引领我们去下一站,雨崩徒步的金牌导游,绿洲户外俱乐部的创始人——火山岩——华庚童鞋。一个看上去很憨厚善良健硕的北京帅哥。他走遍了大江南北多个徒步路线,还曾骑自行车去西藏墨脱等地。而且在北京创办了一个户外俱乐部,旗下多个合作团队,分工合作,井然有序,组织发展着各个长短途的徒步探险路线。原本我没计划去雨崩的,我听他说要去,就问:你是导游?他朴实的笑容里泛起了一阵羞涩,他说导游太功利性,我们觉得领队比较亲切些,或者说是来探路的。我说:雨崩有什么好看的景色,长途的徒步会很辛苦么?我没有徒步探险经验,不过我有冲锋衣、冲锋裤,还穿了登山鞋。他说装备还好,不过路程有点辛苦,但景色很不错,我可以借你一根登山杖。于是我被挑起了兴趣,难得遇到个牛人带队尝试下高难度的徒步探险经历,去感受下传说中的世外桃园的宁静生活。华庚接下来,就成了我们的免费领队。有了他这个专业的领队,我省心、安全多了,而且路途也增添了不少乐趣。这次华庚童鞋出来探路,已经有好几个月,去了不少地方。这样旅游工作两不误的自由生活,让我羡慕不已。但是后来艰苦的徒步经历,让我才领略到,其实,探路者,并不仅仅是好玩和刺激而已,还需要非凡的体力、耐力和勇气。

  当然,还要隆重介绍下我们刚从深圳辞职的资深酒店管理人才——不死鸟——阿林童鞋,一个看上去斯文干练的大连帅哥。他也是受一根登山杖+美景的召唤,决定加入了我们的团队。不过他为了完成徒步的任务,还特意买了一双新的登山鞋,换下旧鞋子塞在包里继续前行。没想到他居然也是一个喜欢骑自行车旅行的强驴,体力居然也不是一般的好,徒步登山时,并没被火山岩拉下多远。

  我们雨崩三剑客短暂商量后,就决定先拼车去飞来寺看梅里日出,次日再去雨崩徒步,在雨崩逗留数日出山,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探险活动。

  雪山的天气变幻不定,时而阳光灿烂,时而阴云密布,时而秋雨纷纷扬扬,时而山间云雾飘渺。黄昏,我们终于来到飞来寺,夜宿梅里边上的守望者6740旅店。我们都期待在一个宁静安详的梦后,云开日现,看见梅里灿烂的容颜,神圣的日出。

  终于看见了梅里,她离我们那么遥远,而又那么接近,她轻轻掀起了面纱一角,露出惊世的容颜,对我们嫣然一笑,然后悄然转身离去,云影渺渺,袅然无踪。我们苦苦寻觅她的踪迹,无法控制内心的激动......下面,就与大家分享,绵绵云层和神秘咒语包围下的梅里日出该是如何一番美丽。

  沿途的村落

  

  噶丹东竹林寺

  

  

  白茫雪山

  

  

  

  

  

  

  这里是冬虫夏草的生长地

  

  

  飞来寺

  

  

  

  梅里雾晨

  

  卡瓦格博峰

  

  

  

  

  

  

  

  

  

  

  一米阳光

  

  

  

  注:梅里往事

  梅里雪山又称雪山太子,“梅里”在藏语中的意思是“药王”,因为山里盛产雪莲花而得名。其主峰卡瓦格博(海拔六千七百四十米)传说是格萨尔王的守护神,是藏区八大神山之一。位于德钦县东北约10公里的横断山脉中段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接,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有13座山峰,称为“太子十三峰”。它逶迤南去,连绵十三峰,座座晶莹剔透,峰峰壮丽磅礴。其主峰卡瓦格博峰以海拔6740米的高度、以云南第一峰的姿态,在云天里俯瞰彩云之南的芸芸众生,同时也将无数的探险者阻挡在门外。

  梅里雪山以其巍峨壮丽、神秘莫测而闻名于世,早在30年代美国学者就称赞卡格博峰是“世界最美之山”。卡格博峰下,冰斗、冰川连绵,犹如玉龙伸延,冰雪耀眼夺目,是世界稀有的海洋性现代冰川。山下的取登贡寺、衮玛顶寺是藏民朝拜神山的寺宇。每年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的藏民都要前来朝拜,有浓郁的藏族习俗,是人们登临探险的旅游圣地。

  从1902年开始,先后有美国、英国、法国等数个国家的多个登山队数位登山家,无数次想要征服这座与人为亲、与人相近的山,但都一一失败。

  1989年9月,中国和日本组成联合登山队,第一次尝试攀登,结果到海拔5500米左右因天气突然转变不得不撤离;1990年11月到1991年1月,中日联合登山队经过精心准备第二次进行攀登,出发前,队伍中年仅23岁的向导、当地雨崩村的藏族小伙看着万里无云格外清新的雪山大喊:多漂亮的山啊,我真想躺在那里永远不回来!这个小伙平时最听妈妈的话,这次登山队请他带路,妈妈极力阻止并告诉他:卡瓦格博是神山,不能打扰,否则有大难,可小伙平生第一次没有听妈妈的话,他想创造一个当地人需要傲视的奇迹!登山队经过艰苦的努力,他们终于到达海拔6470米的地方,到达了卡瓦格博的肩膀上,只要再过几天,他们就能顺利登顶,然后凯旋而归。登山队每天的进展都及时发送到德钦、昆明和北京,然后转播到海内外,当地许多村子的老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对着卡瓦格博跪拜并哭诉说卡瓦格博爷爷,您怎么能这样让人踩在您的头顶啊,您要发威啊,把这些侵犯您的人赶走啊,如果您这点本领都没有,我们以后再也不会敬拜您了!当地所有寺庙的喇则日日焚香祈祷,祈求卡瓦格博能慈悲为怀,不要惩罚这些去冒犯和侵扰它的人。而在昆明,一位登山家的妻子下班回家,发现平时很听话已上五年级的孩子没有做作业,而是趴在桌上哭泣,妈妈赶紧问他怎么啦,他说我爸爸被雪埋了,妈妈愤怒的给了孩子一巴掌,并赶紧阻止孩子再说不吉利的话。1991年1月1日,宁静的梅里雪山天气突变,登山队在三号营地静静等待天气转变,1月3日22时,登山队与大本营通话后象往常一样为节约用电关闭了对讲机,1月4日凌晨,大本营的登山队员打开对讲机开始与山上联络,但山上17人的对讲机全部静默,至此与大本营中断联系。从1月到6月,大本营多次组织包括直升飞机、西藏登山队等在内的多种方式搜救,但无任何结果,仿若一夜之间,他们甚至包括那些登山的物质装备,全部被天外来客接到一个遥远而未知的星球,消失得无影无踪。消息传来,震惊世界,这也成为了当年的全国十大体育新闻之一。

  年迈的藏族老妈妈面对雪山整日以泪洗面,她唯一的孩子,唯一一次不听她的话就是去侵扰卡瓦格博,这一去却再也没能回来;登山队只能选在遥看梅里的飞来寺外,建了一座没有任何遗物的纪念碑来祭奠他们!所有失踪队员家属来到梅里参加揭幕,可连续几天,整个梅里雪山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除了白茫茫一片云海什么也看不见。当家属们最后一天清晨即将离开梅里时,他们再也忍不住,对着梅里雪山失声痛哭,撕心裂肺般哭喊着自己亲人的名字,就在那一刻,这座从未让失踪队员家属窥见一星半点容颜的梅里雪山,仿佛听懂他们悲痛的哭喊,那铺天盖地的云雾,顷刻间象舞台上的幕布那样徐徐拉开,让所有家属目睹那是一座怎样的山,那是一种怎样的雄伟与威严,让他们看到他们的亲人就这样长眠在这座美丽雪山的某个未知角落。当家属们上车离开时,那云雾犹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牵扯又慢慢合拢,再次将山全部遮掩。

  这是人类登山史上最大的山难之一,日本队一下失去了11名优秀的登山运动员。因此,日本队也获得了此后5年梅里雪山的攀登权。但这次事故让他们元气大伤,一直无法组织起有实力的队伍来进行攀登,直到1996年10月攀登权很快到期,他们才重新组织并训练好队伍来攀登这座让他们又痛又爱的山。当他们来到梅里附近的澜沧江大桥时,当地所有的藏族老百姓连看家门的人都不留,全体聚集静坐在桥上,阻止登山队进山。登山队经过几天的艰难谈判毫无进展,不得不假装答应不登顶、登到一定高度就下山并郑重承诺后,才被允许通行而得以进山。此次攀登开始进展十分顺利,攀登进度非常快速,当登山队很快接近1991年的攀登高度眼看胜利在望时,却突然接到日本东京、北京和云南昆明三地气象台同时发来的天气预报,说未来两天内有一个低气压潮会压过来,届时将发生大规模降雪。三地同时预报相同结果,不由你不信,为避免1991年的悲剧重演,登山队抛弃所有物资装备,本来需要三天的下撤路程,一天时间就连滚带爬狂奔下来,当他们到达大本营庆幸平安撤回时,却又同时接到三地气象预报说云团被突如其来的风刮到印度洋去了。那一刻,所有的登山队员望着这座让他们魂牵梦绕的山痛哭不已,日本队的队员更是在纪念碑前失声痛哭,因为他们出发前曾发誓要登顶祭奠和告慰他们牺牲的亲人,可山就这样给他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让他们彻底失去了攀登这座雪山的机会!

  而就在那一年,山顶突然发生雪崩,巨大的气浪把大本营附近数百米宽、几公里长的高大原始冷杉林齐唰刷斩断,这是以前从未发生过的事,当地村民告诉我们,这是卡瓦格博仍在震怒,因为人类的一再侵扰让卡瓦格博非常愤怒!几年后,当地放牛的村民在离当年登山队宿营地数公里远的明永冰川融化的冰层中,发现了星星点点失踪队员们的遗物。 也是从那时开始,当地政府明令禁止任何登山队伍再攀登这座永远的神山,这恐怕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唯一一座因为神圣、神秘而禁止人类攀登的山。在遥看梅里的地方,有十三座白塔,代表着太子十三峰,日日夜夜接受藏族人民的朝拜和供奉!


《阿毛流浪记——第五站:梅里的往事》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536884.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