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旅游频道 > 国内游 >

纪念知青园那些不可复制的纪念

[摘要]纪念知青园那些不可复制的纪念 这个夏天,带着满腔的激情我来到圆梦园,本来想推动”圆梦园义工在行动,把最美的你留在圆梦园“活动,争取实现为一万名游客义务照相的目标。真没有想到,来到这里看到的一切让你目瞪口呆。在一个不大的场合,王殿明嚎啕大哭。...

  纪念知青园那些不可复制的纪念

  这个夏天,带着满腔的激情我来到圆梦园,本来想推动”圆梦园义工在行动,把最美的你留在圆梦园“活动,争取实现为一万名游客义务照相的目标。真没有想到,来到这里看到的一切让你目瞪口呆。在一个不大的场合,王殿明嚎啕大哭。他的痛苦感染了整个充满正能量的园子,让我这个善于发现美的摄影师,也看不到了美景。王殿明告诉我要严格保密,千万不要在网上发,惹恼了当地政府以后的日子更不好过。圆梦园是一个名气不小的景区,游客络绎不绝。知青园被拆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

  

  

  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在知青园窑洞·郭书生摄影

  一个天津的朋友在微信问: 前几天,我去圆梦园,看到窑洞没了,问工作人员,他们说被拆了,非常遗憾,心中好生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圆梦园怎么了,究竟为什么?

  一位资深的党的基层工作者说:你全心全意讲和谐,他千方百计找别扭。

  省城某报首席记者在微信里说:这样美不胜收的地方,这样和谐的环境,这些所谓的管理者,可否多些智慧和人性呢?

  一位素不相识的朋友说:一到园区,感觉是满满的正能量,类似这样的民营企业,政府理应大力支持和全力扶持。

  一位广东佛山的网络名人说:书院戴河如强拆,秦皇岛市笞昏官。

  

  王殿明和原新华社国内新闻部主任魏光郎在知青园·郭书生摄影

  

  新华社的魏老出镜,扮演知青·郭书生摄影

  北京大学某教授的看到到消息后,赋诗

  无情铲车毁圆梦,

  却与国学争输赢。

  千年文脉赖承续,

  可叹顽愚戏古风。

  看到圆梦园被毁,不胜唏嘘,赋小诗以抒其愤。老百姓如此替政府搞文化事业,他们无情地扑灭文化的火种,这伙人太残忍了,没有一点文化情怀。

  

  国务院某部门退休领导在知青园·郭书生拍摄

  

  小孩子的体验,傍边的照片很珍贵。郭书生摄影

  关于王殿明和圆梦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媒体不厌其烦的刊登了他的事迹,在这里我不想多说。我只想发出一位网友的看法:王殿明,一个草根式的向上者,一个有着坚定文化信仰的和学践行者。有些人认为,他是挣钱又扔钱的愚人,不会享受的大傻瓜。其实他气度冲天、境界凌空,是勤于思考又肯实干的智者,是具有民族使命担当的人,是国家软实力的打造者,是文化强国的建设者!

  

  王殿明和亲子体验团合影·郭书生摄影

  

  体验团的小朋友和家长们在窑洞·郭书生摄影

  愚人自然朋友多。去年夏天,我在圆梦园做义工的两个月里,因为摄影接触了他的许多朋友。从政府高官到普通战友,从文化学者到网络大咖,大家对圆梦园给了很高的评价。在知青园也留下大量的照片。

  

  全国劳动模范李高峰等和王殿明合影

  

  朋友们在知青园合影

  随着拆毁机械的浓浓黑烟,知青园成为一片废墟。我想到那些照片成为了“不可复制的永恒纪念”。

  我蹲在强拆现场边上,听着路人和工人的骂声,心里一阵阵发紧。多少正面宣教的工作,不如一次鲁莽的行动带来负面效果严重。我感叹:强拆,拆掉了什么?以宣传中国梦为主旨的文化旅游产业路在何方?梦未圆,泪潸潸,英雄有时也气短!

  

  王殿明和他各界的朋友们·郭书生摄影

  

  河北省社科联领导周振国在知青园·郭书生摄影

  许多人曾经为王殿明的创意点赞。他用集装箱加以改制,复制了习近平在陕北梁家河下乡时住的窑洞。他千方百计收集了包括习近平、李克强、王岐山,吕玉兰等下乡知识青年们当年的照片,并将它们烧制成瓷板,然后加上边框,成为很好的艺术品。当时在建设知青园的时候我就想,他的知青园的展厅太简陋,说不清什么时候就不满意了。可是,那些知青的瓷板照片真可以流芳百世。可是,我再也没有想到,那些瓷板照片还没有挂起来。,展厅被拆掉了。

  

  书法界名人张旭光、陈茂才、郎高峰、和王殿明、黄骅人大主任

  

  安徽大学教授,著名学者钱耕森在知青园

  说实话,知青园从建设到拆除不到一年多的时间。但是来到知青园的人都会记忆深刻,留下一张照片是必须的。不管是什么级别的人都一样,尤其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与习近平年轻的时候的照片合张影,在窑洞里纺线线,读毛主席的书,讲革命的故事。让那些不忘初心的老共产党员激情澎湃,感慨万千。让那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在这里触摸过去,体味一下他们爷爷奶奶的过去。这里成为圆梦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集装箱搭建的延安窑洞被拆除

  

  集装箱搭建的知青纪念馆

  不知道是谁的错,它被夷为平地。我记录了它被拆毁的过程。这是一个让人心滴血的日子。有人质疑我的拍摄,对我说不要拍到他们,他们会不高兴。我义正词严的说:监督执法是对党的事业的忠诚。

  

  用集装箱搭建的知青园窑洞·媒体记者在录像

  

  砖头是为了做出窑洞的门口形状

  地方政府大规模的行动,他一定有十足的理由。一个把他毕生积聚的财富,一股脑的投入到宣传中国梦,宣传核心价值观,宣传和文化的个人,他错在那里?“老王啊,我们非常同情你,可是,如果25号完不成拆违任务,我们就会被摘掉乌纱帽。”老王能够因为自己让人家摘掉乌纱帽,拆吧!夜晚,他一个人站在戴河边上,面对着滚滚戴河他嚎啕大哭。

  

  这里没有基本农田没有一般耕地,在树木间围墙边搭建的搭建物

  

  集装箱的使用是一种环保措施·

  谁都没有错,可是这样的悲剧在发生。我一介书生,百思不得其解。此时,我想到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想到他提倡的党的三大作风,想到党的宗旨,想到我们曾经举手宣誓时誓言。我想到,中央政府面对经济下行时出台了一个有一个鼓励旅游发展的文件,想到刚刚在新闻里,习总书记讲到大力鼓励民间投资的指示。可为什么到了我们身边竟是这个样子!

  

  网名:一介书生,退休企业家、乐途灵感旅行家、 新浪旅行家摄影师、 微博@一介书生、 微信:15031487747 QQ:980458124,搜狐个人平台:郭书生


《纪念知青园那些不可复制的纪念》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535616.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评论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