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05 08:37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2016-6-4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峰岩洞
在大多数现代人的意识中,山洞是野兽的窝,此乃天经地义。如果有人长期住在山洞里,那他不是野人、逃犯,估计就是脑子进了水了。
但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真的就有人以群居的方式世代以山洞为家。
2008年,我们曾探访过贵州紫云县的中洞苗寨,洞里面住着人,号称“亚洲最后的穴居部落”,当时给予我们极大的震撼:因为环境实在简陋艰苦!
但是没想到,贵州的这个穴居岩洞部落并非唯一,在云南广南县还有一个,而且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洞穴式村落。
想来也是心塞,在21世纪的今天,在人们已经在考虑移民月球的可能性的时候,竟然还存有这样一群人,会选择穴居。
6月4日,我们走访了位于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南屏镇安王村的峰岩洞。
从远处望去,峰岩洞洞口呈倒八字形,山洞可遮风挡雨,住在山洞里的人们每天能享受到五个小时左右的自然光线。
进得洞来,但见里面房屋错落分布,有土墙房,也有蔑笆墙房。篾笆墙房是较早时期的建筑(最早也叫丫丫房),土墙房大约出现于70多年前(也叫墙房子)。因为风吹雨淋全被洞顶挡住,所有房子均无房顶。
我们几乎是挨家挨户仔细探寻,发现无论是篾笆墙房还是土墙房,洞内房屋多为两层,底层有大厅、厨房和卧室;顶层一部分作仓库用,余者用作阳台、年轻人的起居室、卧室或妇女们的晒衣场。洞内也有少部分房屋为三层,下面两层用于居住,顶层一般用来堆晒粮食。
这户人家貌似还设了地下室
此外,与外面的村落一样,洞内牛马有圈、猪鸡有窝,人有厕所。
人已去,灶台仍在。
有烟囱的灶台
盛水的石缸
这太石磨竟然还能转动
人搬走了,棺材却留在原地。足见老洞民对此地恋恋不舍。
同行中有人说,这棺材里面不是空的。
简易的木板房
土墙房都是新盖的
这柱子怎么看着这么悬呢
洞民用来糊墙的报纸。要仔细看哦,内容挺有意思的。
看得出来,这家主人十分喜爱“还珠格格”。
洞内最深处端坐着它,有人称其为“变形金刚”。
除了房屋建筑,峰岩洞内左侧是一座座大小不一的天然石峰,形如丛林;
洞顶乳石倒悬,藤蔓缠绕;
洞中部有一白色钟乳石巨柱,顶天立地,甚是伟岸,以至于皇帝站在它的下面简直难以分辨。
据考证,峰岩洞村的始祖姓李,清朝末期为躲避战乱从江西迁徙而来,后来又陆续接纳了前来避难或寻找生计的周、徐、唐、任、何五姓。
300年来,洞里的人们过着藏在深穴无人知的隐居生活,繁衍了九代,最多时洞内共有60余户、300余口人,全部生活在总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洞中。
早期的洞民自行发明了一套管理体制:洞内各姓人家均设有族长,再由全体洞民选出大族长(后由村长取代),总管洞内公共事务。洞内同宗者称为“家门”,其他姻亲互称“亲戚”,规定同姓男女不可通婚。
因为居住条件太差,1999年7月,云南省政府决定为峰岩洞村每户拨款1万元,帮助他们搬出山洞,结束了长达300年的洞穴生活。
2001年,峰岩洞村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连续居住时间最长的穴居村落入选吉尼斯纪录。
参观过后,我们走进一户曾经的洞民家做采访。
男主人名叫李朝仁,今年63岁,于2001年搬出峰岩洞,在洞外距离洞口数百米处建了这座新房。
我们问老李,是否愿意再搬进洞内居住。
老李回答说,如果里面的居住条件令人满意,他愿意搬回去。
这世界上不可思议的事情到处都有:有人喜欢高楼大厦、有人热衷独院别墅,也有人喜欢当穴居洞民。
2016年初,广南县投入保护资金及人力物力,开始对峰岩洞自然村遗址进行局部保护性修葺。目前,维修人员对洞中遗存较为完整的建筑物的修复加固工程已基本完成。
也许,老李的愿望真的能实现呢。
博主简介
公众号:老鼠皇帝首席村妇(tata_travel)。皇帝微信:niaorat。
自2008年起夫妻牵手环球旅行,至今已深度游历73国;
著有《我们的事业是旅行》和《我只想和你去远方》(系列)共四部书;
凤凰卫视《社会正能量》和南方卫视《潮流假期》栏目特邀嘉宾;
搜狐自媒体金牌作者;网易驻站摄影师。
2010年中国博客大赛旅行类第一名;
2011/12/13/14/15网易、凤凰年度博客大奖获得者;
2013年中国旅行达人总冠军;
2015荣获“中国当代徐霞客”称号
《中国第一奇村:家家户户房子没有屋顶》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481207.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