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03 10:12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初见南浔,正值端午假期的最后一日。人群远去后的古镇清净古朴,远不像西塘那样繁华热闹。
行走在小桥流水中的百间楼老宅,感受她曾经或辉煌或沧桑的过往。百间楼沿河而建,有石桥连接两岸,属典型的江南明清沿河民居群。
居住在古镇上的多为老人。年轻人则住在镇外的新房子里。南浔的商店不多,尚未大规模开发,比起其它的古镇来,更显自然和原生态。
古镇上有间很特别的“三碗茶”店,这三碗茶分别为苦味、甜味和咸味三种。每一种味道都很鲜明,尝过了就不会忘记。
据店主阿姨说,她早就已经是名人了,中央电视台有摄制组专门采访过她。说到拍照,阿姨更是大方的配合。
喝三碗茶,就仿佛品尝人生的三种滋味——苦、甜和咸。于我,最喜欢的是咸味的熏豆茶。茶入料八种,有桂花、枸杞、胡萝卜干、芝麻、熏豆、桔皮、绿茶叶等,口感香醇,有微淡的咸味。并具有提神、开胃、通气等功效,最后用竹签把豆子也一个个吃掉。因此,当地人更喜欢说“吃茶”。
走进南浔,发现她是藏龙卧虎的地方。认识她,从著名的“南浔四象”开始。清光绪年间,在湖州南浔民间及江浙一带,称资本雄厚且财产达千万两白银以上者为‘象’。其中四象之首为刘镛,其二为张颂贤,其三庞云曾,其四顾福昌。据说南浔四象的财产相当于清政府一年的收入,可谓富可敌国。
张静江故居,又名尊德堂。位于南浔古镇的东大街,故居建筑为典型的江南宏门豪宅风格,系张静江之父张宝善建于清光绪24年(1898年),“四象”之一的张颂贤为其祖父。
张静江其人,浙江湖州南浔镇人,出身于富商巨贾之家,其祖父张颂贤经营丝绸和盐业起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是民国富商,更是著名政治家,民国政府“四大元老”之一。
孙中山称他为“中华第一奇人”、“革命圣人”;蒋介石称他为“革命导师”;毛泽东称他为“有经济眼光”的人。
他开创了现代中国的许多“第一”:第一个创办证券交易所,第一个创办西湖博览会,第一个在法国开商行的华人。
在张静江故居可以看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和蒋介石等名人与张静江的手札、账本和珍贵的老照片。张静江的毛笔字更是行云流水,令人咂舌。
他替孙中山管钱,帮蒋介石上位。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慷慨助资,甚至不惜卖掉巴黎的茶叶店和上海的几幢洋房。
张静江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仗义疏财,使得辛亥革命早日成功。也因此深得孙中山的爱戴和器重。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他大力扶持蒋介石上位,使蒋介石在国民党内迅速崛起。据说蒋介石跟张静江的借条有一寸多厚,存在今天的南京市档案馆。
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他主持建设委员会工作。后因和蒋介石政治抱负相左,被排挤出局。张静江秉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实业救国”,大力主张发展经济,而蒋介石则重在“剿共”,武力统一。
张静江晚年逐渐淡出政治,一心向佛。抗战爆发后即定居美国,靠蒋介石颁发的一笔退休金度日,于1950年在纽约寓所去世,客死异乡。
昔人虽已去,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他始终都在那里,被后人仰慕。
晚清政治家兼书法家翁同龢提在张静江故居抱柱上的对联尤为发人深省:“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从张静江故居离开,前往“四象”之一的张颂贤之孙张石铭的旧宅。张石铭旧居,又称懿德堂。整座大宅有五落四进和中、西各式楼房244间,由典型的江南传统建筑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建筑组成,乃中西合璧的经典之作,号称“江南第一宅”。
张石铭其人,不仅是中国早期从事外贸的儒商巨富,还是近代著名的收藏家。在它的大宅里设有外国钱币展厅。
张石铭旧居风格独特,结构恢宏大气,工艺精湛,集木雕、砖雕、石雕以及从法国进口的玻璃雕于一体,堪称“四绝”。
南浔“四象”之首的刘镛私家花园“小莲庄”,和张石铭旧宅相隔仅几分钟路程。小莲庄外园主体是一个占地十亩的荷花池。内园的主体是一座太湖石叠成的假山,仿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取景。
荷池边的碑刻长廊,共有刻石45方,堪称文物与艺术兼备的珍品。所刻为清代古文字学家和著名文人学士往来的诗文、信函。
在小莲庄内建有刘氏家庙,用以弘扬中国传统的孝文化,约束族人伦理道德观念,教化子弟,诗礼传家。刘氏家庙前有两座御赐牌坊,并有照壁、石狮、旌旗等。东面是积善牌坊,为清光绪皇帝所赐;西面是贞节牌坊,为清宣统皇帝所赐。
据说刘镛虽然拥有万贯家财,生活却极为节俭。直到晚年,还保持着吃饭时要把碗里的最后一粒米吃干净的习惯。时时以当年的艰苦生活和祖先的家训自励。不愿过多的享受,而以积善种福为重。
小莲庄的旁边,即是刘墉的孙子刘承干于1920年兴建的藏书楼,因清宣统皇帝溥仪所赐“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嘉业藏书楼”。
嘉业藏书楼是中国近代传统藏书楼兴建最晚、藏书最多、规模最大、结局最圆满的。鼎盛时期藏书60万卷,18万册,其中不乏海内外秘籍和珍本。更珍藏有镇库之宝——宋刻《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藏书楼建筑总体设计为中西合璧的园林式布局,寓肃穆的书楼于幽雅的园林之中。门窗上使用由篆书文字组成的金石印章格式窗棂,格外雅致。
刘氏家族对南浔地方的贡献绝非仅仅体现在现存的小莲庄和嘉业藏书楼等建筑上。刘镛解除河南、江西等地水灾的赈灾善举,其子孙修铁路、办学校,至今还建立了教育基金等种种德行,造福地方,恩泽后世。多次获得清政府嘉奖,皇帝更颁发“钦若嘉业”等六块九龙金匾,子孙封官进爵。在江、浙、沪工商界颇有声望和地位。
刘墉三子的居所刘氏梯号(又称崇德堂),建成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是南浔古镇又一中西合璧的典型杰作。因居所中两幢西式楼房用红砖砌成,故又称“红房子”。
整座大宅秉承了儒家文化的居住理念,别具一格。逐步由中式过渡到西式,融入了西欧罗马风格。
短短两天的时间,仿若时光倒流,穿梭在南浔民国时期的旧时光里,被她深藏的文化底蕴和名人轶事深深震撼。南浔需要用心去探寻,正如她的名字"南浔"(难寻)。
实用信息:
1、交通
【公路】:318国道,湖盐公路(湖州-嘉兴海盐)穿境而过。
【巴士】:杭州出发,汽车北站从早上7:20到下午5:20每隔40分钟有一班车,全程近2小时,票价40元。到南浔汽车站后可以乘坐三轮车10元到达古镇景区门口。
【高速】:
上海方向游客:
G50沪渝高速(申苏浙皖段)-“南浔”出口下;
S12(申嘉湖高速)-“南浔南”出口下-浔练公路-南浔;
杭州方向游客:
杭州北线绕城高速-S13(杭练段)-“南浔南”出口下-浔练公路-南浔;
安徽方向游客:
G50沪渝高速(申苏浙皖高速)-“南浔”出口下;
南京方向游客:
G25长深高速(杭宁段)-G50沪渝高速(申苏浙皖段)-“南浔南”出口下。
【铁路】:
距离杭宁高铁湖州站34公里,南接杭州,北通南京、北京。
【航空】:
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相距约100km
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相距约135km
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相距90km
【当地交通】:
南浔长途汽车站(318国道旁)咨询:0572-3061139
泰安路汽车站(公交总站) 咨询:0572-3082131
【周边城市】:
南浔-杭州 100km (全线高速)
南浔-上海 90km (全线高速)
南浔-南京 365km (全线高速)
南浔-苏州 66km (全线高速)
2、门票
在南浔景区购买门票价格100元每张,可以在淘宝等网站购买60到80元,人数多价格有优惠,可以不用取票,凭网站发送的二维码在入每个景点时扫描通过。(备注:南浔景点门票仅当天有效,需合理安排游览时间)
3、住宿
酒店住宿建议在非公众节假日可以到景区后再订,古镇上有一些新开的客栈网站上没有登记,但房间价格很便宜,配套都不错,性价比高。网站上推荐的知名客栈“南浔留荫庐客栈”需提前定位,房间很紧俏。
4、饭店
南浔大饭店不多,收档比较早,一般要晚上7:00 前吃完。小吃有特色的属“双交面”、“粉丝包”。
《南浔 | 走进你听民国的那些事》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48023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