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旅游频道 > 国内游 >

【重庆】江桥与飞索,通达之于山水

[摘要]重庆多桥。只是听闻,不过似乎并不值得怀疑。群峰环峙、曲江劲流,没有桥,老百姓的生活就有许多不便。渡船毕竟容量有限,时效性也无法满足大城市的日常需要。 据说,大重庆的桥数以千计。当短发女司机报出这个数量级时,我还是颇为惊讶。真有这么多? 可不...

  重庆多桥。只是听闻,不过似乎并不值得怀疑。群峰环峙、曲江劲流,没有桥,老百姓的生活就有许多不便。渡船毕竟容量有限,时效性也无法满足大城市的日常需要。

  据说,大重庆的桥数以千计。当短发女司机报出这个数量级时,我还是颇为惊讶。真有这么多? 可不是,过桥费每年要交两千三呢,你就是在车库里停一年也要交。“假小子”继续说着,带着明显的“吐槽”意味。终于,我非常肯定地相信了,这座城市有许多的桥。

  然而,在重庆的几天里,我们真正走过的桥只有一座,东水门大桥。那是在步行去朝天门的路上偶遇的。大桥斜拉索式的结构算不得罕见,不过,两座桥墩曲线流畅且不乏棱角,倒显得颇为现代。原本以为,这桥只是重庆众多桥梁中普通的一份子;可之后两次观赏城市夜景的过程中,它熟悉的身影总是显著在画面里,我才明白,这应该是重庆最具标志性的桥了。

  此刻最愿做的,是站在桥上看风景。凭栏远眺,最先邂逅的是长江。不愿将江水颜色与肤色类比,那样显得矫情。没有奔腾翻卷,只是微澜轻波,这也许少了些气势,可遥望久了,我还是能读出浑黄中传递出的苍莽与厚重。

  是的,我在遥望,像歌里唱得那样。几艘驳船泊在岸边,没有任何掀起波澜的意思,只是配合着江水的平静;偶有一只游船小心翼翼地驶过,也只是藉此让粗心的观者醒悟,原来江水还是流动的。

  环顾江周,见得最多的是筒子楼式的高层建筑,随着与长江距离的扩大而次第升高,楼群进山了。“山在山的深处,”重庆少有平整之原,将山地利用起来是毫无争议的选择。各式建筑沿江伸向远方,其中甚至还有一座形似吉隆坡双子塔的金色楼宇。鳞次节比虽然损失了部分“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豪迈,可我以为,如此沿江的丰富正是山城重庆最典型的景象。

  丰富何止于此?近旁大面积的明黄是你无论如何无法忽视的,那是禹王宫,又称湖广会馆。据说它是大重庆地区明清建筑最集中的地方,雕刻艺术也首屈一指。可惜时间有限,没将它列在计划中。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人们,应该都感受到了它对景观丰富所做的努力:跳跃的色彩非但没有影响视觉和谐,相反,在雨丝时断时续的阴天提升了画面的活力,或者说,让画面变得年轻了。

  又一辆缆车过来了,不,是相向而行的两辆,它们将交汇在长江上空。些微晃动的轿厢,看似很慢,却在不经意间已擦身而过。是我走神了?还是这古老的交通工具,早已与时间达成了某种神奇而微妙的默契?原先,长江和嘉陵江上各有一条过江索道,如今,只剩这条还在运行。修了那么多的桥,兴许,过江索道这老重庆的标志之一,会在不久的将来完全走进历史了。

  

  两天后的黄昏,等在索道起点时,我努力地从各个角度抓拍渐行渐近的轿厢,竟有些时不我待的记录历史的意味。缓缓就位前,轿厢突地一顿,颤颤巍巍地开了门。人们几乎是冲了进去,希望能占到窗边的位置。很快,我们已凌空在长江之上,而它,却已隐没在仿佛突然而至的黑夜中了。庆幸的是,对岸楼群的星星点点如同指路的明灯,宣示着并不寂寞的城市的夜晚,也让轿厢里的人们渐渐放下了聊无所寄的忐忑。看,另一座索道轿厢迎面而来,灯光装点的边框在黑暗中分外夺目,俄顷,又是一次擦肩而过,又是一段值得记述的体验成为历史……

  我在江上看风景,我在桥上看风景,风景里的人,也会像《断章》里描绘的那样在看我吗?

  还是矫情。

  关于作者:自由撰稿人,新浪微博旅行玩家、新浪旅行资深博主、新浪汽车浪迹行家、搜狐旅游作者、中华网旅行专栏作者、乐途旅游网专栏作家、艺龙旅游网旅行专家、途牛旅游网大玩家、我是达人网旅行专家,很高兴和大家分享我的旅行经历和感受。

  除特别说明外,图文均为原创,欢迎交流联系:

  新浪微博:@游笑天 个人微信号:youxiaotian030728


《【重庆】江桥与飞索,通达之于山水》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47244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晒一晒咱庄里的“国际蓝’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