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9-11 09:12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谈到竹子,你能想到什么?以我浅薄的文学知识,我勉强能联想到诸如坚韧不拔、高风亮节、谦逊有礼之类的品格;以我基本的生活常识,我还能联想到竹子四季常青、瘦高挺拔的外形。
▲程阳早期的竹雕作品
带着这些联想,我第一次见到了程阳这个人。瘦瘦高高的体型,穿着件浅蓝色的棉麻衬衣,一副黑框眼镜,文质彬彬的模范生模样。我恶趣味的想,许是跟竹子打交道久了外形也会被同化,程阳一打眼给人的感觉就是竹子,竹子化了人形。初出茅庐获得大奖,他却低调隐退程阳被大家熟知,是2011年他的竹雕作品《知音》获得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邀请赛的佳作奖,以及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身份。那时他刚刚出师,渴望验证自己的技能水平,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比赛,没想到获了大奖。
▲正在工作的程阳
得到了肯定的他却没有因此而膨胀,反而低调的离开了公众视野,潜下心来继续学习琢磨自己的技法,不再参加任何大赛。这样的做法虽然不符合常人的逻辑思维,却跟他竹般谦逊低调的气质十分相符。单调又孤独的学艺,他一坚持就是三年程阳与竹雕结缘的很早,从事古玩生意的父亲为他创造了与这些手工艺品接触的机会和空间,渐渐地,他对竹雕这门技艺产生了兴趣。传统的拜师学艺仍是目前徽州手工技艺传承的主要方式,于是,高中毕业后他孤身一人前往歙县拜师于黄山竹雕大师汪加林,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学徒生涯。程阳说,“坐得住”是学艺时最重要的。
▲木架上程阳雕刻的笔筒、香筒和竹根雕摆件
学艺是个十分孤独与单调的事情,大部分的时间程阳都是独自一人拿着刻刀在竹料上孤独的摸索,师傅偶尔会根据他的作品做一些指点。程阳是汪加林大师出师的徒弟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他的师兄们最少都比他大了十岁,没有同龄人的陪伴让他倍显孤独。这时候就显出“坐得住”的重要性来,每天八、九个小时的雕刻时间,坐不住是撑不下来的。
▲工作台上摆放的专业书籍程阳经常翻阅
20来岁的小伙子正是爱玩爱闹的年纪,程阳却日复一日的干着单调又孤独的事情,难道就不会有放弃或是逃学的念头吗?程阳坦言:“刚开始的三个月,每天我都会萌生放弃的念头。”好在还有兴趣的牵绊,让他坚持了下来。随着对竹雕的了解越深入、对它的兴趣和热爱也会越深,也就越放不下。这三年孤独的学艺经历磨炼了他竹般坚韧不拔的特质,也是一个优秀的竹雕师必备的特质。这三年,他作为一颗竹笋在地下默默成长、积蓄力量,终于学成得奖、破土而出。在学习创新这条路上,他从未停止拜访程阳时他正在工作室里雕刻一个竹雕笔筒,比起其他雕刻师的工作室,程阳的工作室和他本身一样简单干净。这个工作室是程阳出师后回到休宁成立的,至今也有五年了。这五年里他依旧持续着对竹雕技艺的钻研,每天五、六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已是很高的强度了,因为雕刻是个耗气力又耗精力的事情。初学时,手拿刀久了使不上劲他只能借用肩膀去使力,肩膀天天都是肿的。雕刻时还需全神贯注、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划伤自己。工作之余他还会翻阅竹雕方面的书籍,研究竹雕的技法和内容。
▲雕刻笔筒上的松树图案
八年职业生涯,也就近两年他才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满意,但他还在不断尝试。除了在工作室里创作雕刻,熟练自己的刀工、寻找自己的风格,还会去外地借工作之机向不同的竹雕艺人学习。
他希望能创新出属于自己的新刀法,这才算的上是对技艺的传承。
八道工序、两年等待,造就好的竹雕作品完整的制作一个竹雕作品,从选料开始到制作完成得历经八道工序、两三年的时间。每年冬天,程阳都会去深山的竹林里选料,选择3年以上5年以下的毛竹由工人砍伐后抬下山,整个过程需十分小心,避免竹子出现开裂的状况。
▲工作室里堆放的木料
一棵竹子,能被用来雕刻的只有地面往上六节左右的部分,因为只有这一部分的竹子竹体笔直、竹壁较厚、竹节间距离较长,这样的竹子才适合拿来雕刻。虽然每年都去选料,但好的竹料可遇不可求 ,选好的一批竹料都不能用也是常事。
▲简单精致的木雕小物件
新鲜的竹子因自身带有水分不易保存,所以选回来的竹子还需放明矾用水煮脱汁防虫防裂,然后放置阴干。处理好的竹子并不能直接使用,它还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只有放置了一两年还不裂不霉的好竹子才能取料做胚。
▲用修光刀做细活
做好了胚料接下来就是细活了。选一张与胚料同尺寸白纸,在白纸上构图画图,再根据图纸开始打粗胚,用打胚刀做出基本的样子,再用修光刀做细活。雕刻完成后还需粗细几道打磨工序,最后上完油才算完成。
▲打胚用的打胚刀
程阳的工作台上,大大小小的刻刀有上百把。他说,刻刀于每个竹雕师来说就像书法家的笔、音乐家的琴。这上百把刻刀粗略分为打胚刀、修光刀两大类,细分也有线刀,圆刀,平刀、斜刀等不同的小类,每把刀都不同。
▲细刻时用的修光刀
每个竹雕师都会有自己制作的属于自己的刻刀,他的刀就是他自己制作的。他把传统的铁制刀头换成了白钢,这样更便于他雕刻。
这些刀在他手中幻化出深浮雕,浅浮雕,线刻,皮雕,馅地深刻,薄地阳文,镂空雕,圆雕等不同的刀法,才造就了一个个精美生动的竹雕作品。
竹雕复兴,对于传承他十分乐观
徽州自古就有着徽州四雕的说法,竹雕就是这四雕之一。但它不像木雕、石雕、砖雕一样广泛应用于建筑之上。竹雕作品如笔筒、臂搁之类多流传于文人墨客这一小众群体,所以名气不如前三雕。好在近两年竹雕又重新火热起来,来程阳这定做竹雕作品的客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简单干净的工作室
虽然收入可观,但学艺的过程过于艰辛孤独,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的学艺人并不多。程阳之前也收过几个徒弟,但他们都没有坚持下来。对于技艺传承这件事,程阳十分乐观,他觉得目前国家对这些传统的技艺十分重视。“总会有人来学的”程阳肯定的说。
《程阳 | 91年的非遗传承人,8年竹雕》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467551.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