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旅游频道 > 国内游 >

镇远古城,一条河与一座山的故事

[摘要]游镇远古城,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镇远古城的风貌,然而镇远古城的舞阳河和石屏山,却是千年以来亘古不变的故事。 镇远,隶属于贵州黔东南州,也是贵州省的“东大门”,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镇远古城里,有一条著名的舞阳河穿城而过,舞阳河在古城划过一...

  游镇远古城,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镇远古城的风貌,然而镇远古城的舞阳河和石屏山,却是千年以来亘古不变的故事。

  镇远,隶属于贵州黔东南州,也是贵州省的“东大门”,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镇远古城里,有一条著名的舞阳河穿城而过,舞阳河在古城划过一道美丽的“S”型曲线,缓缓流过城区,把镇远古城划分为二,河的南岸是卫城,河的北岸为镇远府城。

  一河划两城,也许是每个初到镇远古城的人留下的第一印象。镇远古城,自楚汉开疆以来,至今巳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一千多年作为府、道、专署所在地。宋宝佑六年〔公元1258年〕宋理宗赐名“镇远”,设州治,镇远一名由此而来。

  镇远古城也是个因军事而设立的城市,因镇远所处的位置特殊,易守难攻,所以千百年来,镇远一直是作为抵御外敌入侵的重镇。镇远古城的北面,有一座海拔668米的石屏山,扼守住了舞阳河进入镇远的水道,因山势陡峭,类似一面巨大的屏风,所以它也成了保卫镇远古城最有利的山体。

  石屏山的北面,正是镇远古城诸多民宅的所在地,整个古城的的北岸,便依托着石屏山而建。鳞次栉比的居民住宅、官邸、寺庙,都是顺着山体,从山脚下逐渐往山顶方向蔓延建造。所以,若是从石屏山的山顶俯视整个镇远古城,便会见到各式青瓦白墙,连绵不断从眼前延伸至舞阳河的岸边。

  因为贵州多大山险峰,所以进出镇远古城,全凭一条舞阳河。大凡古代一座城市的兴旺发达,都离不开水运资源带来的红利,镇远也不例外。

  舞阳河起源于贵州苗岭的大山深处,流经镇远后,又注入八百里的洞庭湖。大山深处的物资要从这条河流运出去,平原地带的稻米又要经这里运进山区。镇远便成了既是军事要塞,又是商埠发达之地。据说,镇远的祖辈,大都依靠船运、仓储起家,积累资金。如今的镇远古城舞阳河边,依旧保留有“米码头”等建筑遗迹。

  镇远古城的大量古建筑,都是依石屏山而建,现今舞阳河两岸的“徽派”建筑,一眼望去均是新建而成的。所以,游古城,沿着石屏山的山坡,能一睹大批的老式住宅,拾级而上的石板路,曲折悠长,把古巷串联在一起。随处能见到明清时期的建筑,仿佛给每一位到访者叙说着一段历史。

  这么多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群聚在山坡上,不说建造上的艰巨,就连居民日常出门,都有一定的难度。为啥镇远古城舍弃舞阳河两岸的平地,非要建在半山腰间呢?其实这跟舞阳河有密切关系。过去,舞阳河是一条未经整治的自然河流,每年的汛期,上游来水凶猛,一到古城的平原地带,便会流速缓慢,并淤积起来。镇远的老人说,基本上舞阳河每年都会涨几次大水,山脚下的平地,便会成为泽国。人畜遭殃不说,临河的房屋也难以保护。于是,镇远的先民,只得选择把自己的家园,建在石屏山的高处。

  当然,现今的舞阳河兴修了大批水利设施,舞阳河也不在像从前那样泛滥成灾,因此才有建在平地上的镇远新城,屹立于舞阳河的两岸。

  一条舞阳河,既给镇远带来了大量的财富,也让外界对这座美丽的小镇产生觊觎之心。历史上,无论外敌、盗贼,基本都会选择从舞阳河顺流而下,攻打镇远。因为进入镇远的舞阳河上有水军把守,因此想要进入镇远城,确实要花费很大的代价。于是,盗贼外敌,通常会从石屏山翻山进攻镇远,这样从石屏山的山顶,顺势而下,往往会让守军措手不及。

  于是,一座新的奇迹出现了。为了保护家园,镇远的先民在石屏山上筑起了一条长城,这条号称“江南塞外的长城”,虽说才短短的二公里,但却是镇远人保护自己家园的信心体现。

  这条古长城,全部用方正的青石砌成,它始建于明朝的正德年间,大约为公元的1506年,前后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终于在石屏山的山顶,建起一条蜿蜒的府城垣。古长城每间隔一段,修有供卫兵驻守的垛口门洞。城墙居高临下,面对着舞阳河的上游,石屏山南坡的任何风吹草动,在长城上均能一览无余。古长城便成为镇远古城重要的防御工事,为戍卫镇远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后人曾用“屏山为城,舞水为池,金汤之固,其无逾于斯乎”来形容当初镇远人的壮举。

  斗转星移,现今的石屏山上的古城墙,早已成为废墟,但墙体的台阶还在,仅半米来高的城墙,依然沿着石屏山游走。青葱的茅草,从青石块的缝隙中,极其顽强的生长出来,随山风摇曳,供游人凭吊。

  在舞阳河的南岸,还有一条周长约三公里的卫城墙,它跟石屏山上的府城墙一起,构建了保护镇远的最原始的奇迹。只是这次因时间的关系,我并没有去卫城墙拍摄。

  石屏山,也是唯一能在山顶上俯视整个镇远古城的绝佳之处。登高望远,“S”型的舞阳河,泛着青绿色,似“太极图”,把镇远古城切割为二。“徽派”建筑特色的马头墙,就一排排在舞阳河的两岸散开,灰色的砖瓦,在绿色的河水映衬下,发着幽幽的暗光。横跨舞阳河的桥梁,如同镶嵌的明珠,串起了古城的美景。

  我喜欢舞阳河,因为在这里可以静静地聆听河水流淌的音符,可以静观夕阳坠入河中;我喜欢石屏山,因为在山上,可以俯视镇远古城之美,可以任山风送来青草的芳香。

  一座古城,依托一条河流、一个山峰,成就了一段千百年来未曾变幻的不朽传说。

  小贴士:

  门票:镇远古城免门票,石屏山门票30元,每天下午17:00后,可以免费登山。

  作者简介:

  陆建华

  中国摄影师协会理事、高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师》杂志旅游地理栏目专栏作者、无锡市艺术摄影学会理事、新浪自媒体签约作者、新浪旅游垂直V影响力排行榜第15位、搜狐全国作者排行榜第14位、秒拍达人、腾讯自媒体签约作者、同程旅行家、携程旅行家、艺龙旅行专家。

  新浪微博名:@陆建华摄影

  微信号:ljhsy01

  公众号:ljhsy02


《镇远古城,一条河与一座山的故事》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443300.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沂蒙山下,一段穿越地球的故事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