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都网 > 旅游频道 > 国内游 >

从西江苗寨 看父辈不可承受之重

[摘要]住疆大史:文/图 史智峰 逃离还是留守?他们的孩子选择了走出大山。他们年过六旬,却依然习惯手提肩扛。 在民族大融合和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西江苗寨就如同一条超负荷的木舟,将自身连同诸多原本贴着“落后”标签的少数民族,由“落后”运往“现代”的彼...

  住疆大史:文/图 史智峰

  逃离还是留守?他们的孩子选择了走出大山。他们年过六旬,却依然习惯手提肩扛。

  在民族大融合和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西江苗寨就如同一条超负荷的木舟,将自身连同诸多原本贴着“落后”标签的少数民族,由“落后”运往“现代”的彼岸。

  

  西江苗寨就是其中的一条大船。

  

  西江苗寨是黔东南也是全国最具特色的民族村寨,这里世代居住着苗族西氏支系,庞大的古村落依山傍水而建,有住户1280多户,56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苗寨,名副其实的“千户苗寨”,素有“苗都”、“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之称。苗寨也因自然风景秀丽每天吸引近万名游客参观游览。景区内有大大小小的酒店客栈有300来家,大多数是当地村民自家的吊脚楼改造的。

  

  5600多人的寨子,何以承载日均10000的游客?

  清晨6点不到,西江千户苗寨景区里便停满了“小公交”,上早班的司机准备着迎接今天清晨第一批乘客。村子里小吃摊生意早已红火起来,各小吃摊摊主也已早早起来,边招呼顾客,边挥舞木杵,打起糍粑。也有五旬老妪肩挑担子或骑着摩托,卖豆子、瓜蔓、葫芦等蔬菜。

  

  寨子里的摊主最匆忙的时候是早上七八点,一群群睡眼矇眬的青年男女拎着早点涌向特色小吃街。同样热闹的是在苗寨看夜景,晚上凌晨已过,依旧有游客歌声从寨子里的酒吧传来。“大家疲于各种应酬、以及所谓的‘夜生活’,开始寻求这里宁静的夜。”

  

  西江苗寨无疑是很多“背包客”神往静心的地方,而景区的接待能力有限,还不能完全满足游客的需求。“游客没有地方住,只能建更多的客房和餐饮。而年轻人外出务工,寨子里留下来的大都是老人和小孩儿。”苗王说,一到旺季,寨子里的客房就经常爆满,我们却只能说抱歉。

  

  “儿子和女儿都去陕西打工了,很少回来。”生活在这里的苗族老人唐春华说,“我卖了近十年的蔬菜,每斤新鲜黄豆3元,按把卖的5元。每天能挣三四百。”唐春华住在山上,之前每天走到集市上需要70分钟,现在通车了,她只要十分钟就能到集市上。当提到政府帮忙修了“春晖路”时,她竖起大拇指。

  

  面对笔者“苗族兄弟们外出务工好不好”的疑问?“苗王”唐守成说,外出务工固然好,挣到了钱,再反哺故土、感恩亲人,很好。但由于有些同仁们受教育水平有限,甚至有的不识字,所以他们只能干一些卖苦力的初级工作,他们的长远发展也有很多局限。

  

  夏天的苗王家,一座三层吊脚楼,不大的空间里并排放着5米的长桌宴,显得足够紧凑。苗王家墙壁上,透漏着古典气息的挂历背后,电话响起……

  被商业化冲击的苗寨未来如何发展?“倘使处处是流露着商业气息的苗寨,那么游客来苗寨看什么?”有游客说。“苗族的发展应该有改有留,但要守住苗族先辈保留下来的根。”苗王唐守成说,现在他也在学车,也聊QQ、使用电脑。苗族的服饰,包括吹芦笙等风俗有了一些改变。但苗族人热情好客、不畏困难的特质一直都在。

  

  坐落于西江苗寨羊排村的蜡染坊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购买。蜡染技艺在贵州西江苗寨文化习俗之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自2006年起,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流传范围开始呈逐渐扩大。

  

  “我画蜡画三十多年了。” 50岁的画匠王文花说她的技艺是从她母亲那里学到的。除了一个月会回家一次,其他的时间她都呆在西江苗寨画蜡画,“但因为喜欢”。她也收过5、6个学徒,家乡的亲人们有不少喜爱这项技艺,虽然其中很多人不再以此为生。

  “我现在50岁了,现在学蜡画的人越来越少了,伪造的蜡画赝品越来越多了。我也担忧:倘使有一天蜡画技艺消失了,那么游客来苗乡还能带走什么?”

  

  “儿女外出务工了,我平时照顾两个孙子,最近在修房子,接待游客……幸好,我们都还硬朗。”一位唐姓老人说,“等孩子们都大点就好了,一切都会好的。”他扬起嘴角,坚定而从容。

  (完)

  ---------------------------------------

  关于作者:

  史智峰,CFP、中国图库签约摄影师,搜狐新闻、乐途旅游、今日头条专栏作者,新浪微博:@史智峰,微信公众号:冰峰图文(veer-china)


《从西江苗寨 看父辈不可承受之重》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421175.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秦淮河上桃叶渡,六朝金粉繁华处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