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16 23:45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文图/勒克儿(“冰雪天路”内蒙古东线自驾之旅攻略⑤)
对内蒙每年举行的传统那达慕,网络、电视那都是乐此不疲地毯式轰炸。为啥?那浑厚的历史底蕴,那惊险刺激的场面,恢宏夺人的气势,更兼那一望无涯的草原,蓝天白云下,蒙古人、马、骆驼、蒙古包……各种元素的各种混搭各种扯眼球,是静态和动态影像的绝佳素材啊。这项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对长江以南的人而言,囿于地域的距离,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在网上或电视上心潮澎湃,围观,没有审美疲劳。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代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在元朝时,那达慕已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军事体育项目。元朝统治者规定,蒙古族的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此俗沿习至今为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为期5天的那达慕。2006年,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内蒙举行冰雪那达慕是近几年的事情。前几年只是牛刀小试,2015年的冬季那达慕,则是内蒙着力打造冬季旅游的发端。
2015年12月22日,我们“冰雪天路”内蒙古东线自驾车队已经抵达呼伦贝尔首府海拉尔,为的就是参加12月23日上午10点在呼伦贝尔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湖畔举行的“2015中国(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暨第三届根河冷极节开幕式。
为早期现场抢占开幕式现场有利地形,我们照例起了个绝早。走国道301,60公里,很快就到。但呼和诺尔外围,已经交通管制,从车窗望去,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虽然气温-30度,但茫茫银白世界,到处是各种旅游大巴和各种自驾车队,穿五颜六色蒙古民族服装与穿冲锋衣羽绒服的各种人们,一团一簇,星星点点,把个呼和诺尔银白色草原装点得妖艳无比。
我们车停在外围后,小伙伴们步行进入会场。刚开始还保持着队形,可接触到参加盛会的牧民与马,牧民与骆驼,小伙伴们呼啦一下各自散开,情形与昨天在巴彦呼硕草原部落一样,领队气的只有不断跺脚。
因不熟悉会场场地布局,加之留恋眼前的盛装蒙古人与马与骆驼,我一个人呆在了面向大会主席台右侧的“预备出发区”。大会开始要开始时,终于反应过来:大会主席台左边才是出口,马队、骆驼队各种高速运动的团队从右侧出发,要拍摄,最多只有他们和它们销魂的背影,想快速移动到大会主席台左侧去拍运动团队的正面,可此时人山人海,武警和边防战士组成的人墙,根本无法逾越。
好吧,既来之则安之。
开幕式正式开始。领导讲话照例很短。紧接着就是马队彪悍出发……跟着就是骆驼队奔跑前行……处在我的位置,想拍“预备!”瞬间都很难,各种长枪短炮,各种挂胸前吊牌的嘉宾都往最佳位置挤,边防战士的人墙则坚定抗住——要知道,马和骆驼一旦高速运动起来,一不小心很可能造成伤人事故!
尽管如此,各种单反各种卡片各种智能手机,有高举盲拍的,有瞅人墙空隙弯腰驼背的。事后一想,估计我的姿势最猥琐:蹲在地上从人墙双腿空档探出镜头……
我都这样了,很艰难拍的片片,虽然构图烂,画面烂,各位看官别计较,发表出来,主要看气质,看冬季那达慕气质……
我们行车的一路上,都可见骑马骑骆驼到呼和诺尔参加冰雪那达慕的牧民。
冰雪那达慕会场,核心区人山人海根本挤不进去。这都是举着卡片机弄的盲拍。
冰雪那达慕预备出发区域环境相对宽松。我是被第一次听见骆驼的叫声吸引到这里的。骆驼别看丫牛高马大,叫声很温柔,比绵羊声音略大,但音频差不多。看情景,这骆驼君不知是饿了还是渴了,反正与主人在闹脾气,但它闹脾气不踢不跳,只是叫唤,让人顿生怜惜。
他们的前方,就是冬季那达慕会场主席台。
绕到全部方队前面看看。这是整装待发的马队。
整装待发的马队。
旗手们在等待前方发号施令。
整装待发的马队。骆驼队在马队后面紧紧挨着,拍不到。
骆驼爬犁队排在骆驼骑行队后面。
骆驼爬犁队整装待发。
骆驼爬犁队整装待发。
骆驼爬犁队整装待发。
趁等待出发空档,合个影先,表示存在。
骆驼爬犁队整装待发。
骆驼爬犁队整装待发。
各个民族组成的多个哈达方队。
“苏鲁锭”是蒙古民族的象征,是成吉思汗所向披靡的旗帜,又是太平盛世的吉祥物。伴随着音乐声,9名骑着黄飚马的骑士在200名骑手的守护下,高举“九白苏鲁锭”庄严地通过主席台。但我所在位置拍不到9名骑着黄飚马的骑士,只能拍到护送的部分骑手。
紧接着是有70峰的骆方队出发,奔向主席台。
骆驼队奔向主席台。
骆驼队奔向主席台。
骆驼队奔向主席台。
骆驼爬犁方队开始出发奔向主席台。
骆驼爬犁队奔向主席台。
马拉爬犁方队通过主席台。
各民族组成的方队双手捧着哈达迈向主席台。
各民族组成的方队双手捧着哈达迈向主席台。
各民族组成的方队双手捧着哈达迈向主席台。
摔跤比赛开始。彪悍的摔跤手吼着跳着出场。
捉对较量开始。
这可是真摔哦。注意,红衣服的对手已经开始发力!
红衣服的对手貌似已经占据主动,并控制住自己的重心!
红衣服的对手突然来了一个单手背摔!好销魂的姿势!
穿红衣服的哥们吃不住突然而至的巨大惯性力瞬间失去重心……
好销魂的背摔!一气呵成!毫无疑问,这个回合红衣服的哥儿们输了。这得益于连拍哦——卡片机每秒11幅,可翻转屏取景,蹲地下瞅人墙双脚空档拍摄,虽然拍摄姿势猥琐了点,但有此组连贯动作PP,值当。呵呵。
“火”是蒙古民族吉祥如意的象征,本届冰雪那达慕最为神圣、庄严的当属“祭火仪式”。但这“祭火仪式”在大会主席台左侧,我无缘看到祭火仪式,只看到余火组成的中国最大火盆。
前来烤火的大多是摄影爱好者。为啥?因为他们双手为拍照方便而裸露。-30度,几分钟手指就会僵硬的。
中国最大火盆,成了扛不住零下30度酷寒的最佳取暖地儿。
冰雪那达慕大会仪式结束已经快12点了,我们驱车到呼和诺尔景区游客接待中心蒙古包群落午餐。
冰雪那达慕大会仪式完毕后,牧民们各自回家了。
冰雪那达慕大会仪式完毕后,牧民们各自回家了。
呼和诺尔这个蒙古包群落看上去很有气势,一进大门,就被这景色拿住了。
这是蒙古包群落中最大的一个蒙古包,据说是接待贵宾专用。
这个蒙古包群落的厕所很远很远,是旱厕,地板不是一般的滑,进去得小心谨防掉坑里。这是厕所的外边,也是呼和诺尔草原的核心区域。
每个蒙古包都是游客进餐的地方。我们在图的最右这个小包里进餐。
顺着我们就餐的蒙古包再往右看,还有这么多蒙古包。
这小蒙古包里,可以容纳10多桌人同时进餐,有熊熊燃烧的炉壁,灰常暖和。中午的餐品,当然是蒙餐,手把肉和血肠是绝对主打。
这狗狗看上去凶恶,其实很友善。我辣么近拍它,它却木有表示出一点点敌意。难道因为我身上有狗气味?嘿嘿,我承认,喜欢养狗。
呼和诺尔蒙古包群落大门。这里可拍的东西可多了,30元门票,应该物有所值。
午餐毕在周围自由拍摄。15点,我们向满洲里出发。
穿过呼和诺尔这条景区道就是国道301,直达满洲里。
海拉尔到满洲里,道路虽是国道,但感觉比任何高速公路还爽。
行驶在这样的道路上,前面和左右,各种风景各种移形换位,目不暇接。
这道看上去像不像航母的起飞跑道?
海拉尔到满洲里的301国道,像飞机跑道的道路转眼又是一段。
决定模仿起飞,走你!时速200码!就一瞬间哈——内蒙道路电子眼很少,大多在进出道路时抓拍算起止通过时间,以此推算你在整个道路上通过的平均时速。这道为什么不叫高速呢?因为牛羊马骆驼要横穿公路,远远看见它们穿越公路或在路旁逗留得减速和让行,所以不能叫高速。
我们在扎赉诺尔所辖的一个休息区上厕所,此时的夕阳很美,但气温相比海拉尔更低(扎赉诺尔是蒙古语“达赉诺尔”之同音异译,是呼伦湖的习惯称谓,意为“海一样的湖”。扎赉诺尔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
车载温度计显示,此时的气温是-34度,汽车屁股已经被尾气排放结霜包围。
17点左右,我们抵达满洲里,住在这酒店。
这酒店给人感觉是满满惊喜哦。
满洲里酒店是俄国人100年前开的,虽然现在已经物是人非,但酒店的软硬件到处都是俄罗斯痕迹。我们的晚餐就在他家解决,正宗地道的俄式餐。
这妹纸如吃下这串俄罗斯烤肉,估计好几天都不会再爱肉了。呵呵
————————————————————
路书:比较简单——12月23号,“冰雪天路”内蒙古东线自驾第四天。:早餐:海拉尔嘉士豪酒店;海拉尔——呼和诺尔60公里,走301国道。在呼和诺尔湖畔观看2015中国(呼伦贝尔)冰雪那达慕开幕式;午饭:呼和诺尔蒙古包群落蒙古人家餐厅,正宗蒙餐。下午15点,呼和诺尔——满洲里,走国道301,里程数:147公里;入住满洲里酒店,晚餐:满洲里酒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如以后有机会观看冰雪那达慕开幕式,因为人很多,根本无法联络,建议先摸清会场大体布置,规定集中地点,以便成员心中有数。剩下的事情就是根据各自偏好,选定拍摄位置别乱走。冰雪那达慕开幕式,运动型项目最精彩,如果首尾不能兼顾,可与要好的成员协商,彼此共享拍摄成果。当然,那达慕开幕式只有一天,不见得都能遇上,除非是提前筹划。事实上,内蒙古旅游局与景区、旅行社共同联合启动了“天天那达慕”作为一日游项目,“天天那达慕”项目会一直延续到2月底3月初,所以冰雪那达慕不只开幕式热闹的这天。内蒙那达慕就是欢乐的节日,每一个乡镇包括牧民家庭都会举办那达慕。针对小型团队,只要你提要求,他们都可以为你定制举办一个小型那达慕,让你体验所感兴趣的摔跤、骆驼/马拉爬犁车乃至骑马骑骆驼狂飙,然后过一天牧民生活,早上与牧民一起熬奶茶吃早餐,然后去放羊放马,中午回来吃手把肉、血肠,还可穿蒙古服装各种熬造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作者
@勒克儿:
腾讯网《大家》签约作家;搜狐客户端《名人》签约作家;资深媒体人,自媒体工作者;旅行达人,摄影师。
华西都市报创始人之一,中国第一张都市报第一版主编,全国优秀记者。
作为自媒体人,曾参与江西、湖北、陕西、浙江、山东、海南、贵州、嘉峪关、张家界、惠州、肇庆等全国10多个省市组织的旅行体验以及宝马南疆文化之旅、横店影视城文化之旅、贵州威宁草海黑颈鹤拍摄之旅、12天徒步穿越都江堰无人区追寻野生大熊猫、美国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韩国行体验等活动。曾获江西省旅游局金牌博主称号。
联系方式——
邮箱:6956208@qq.com 微信公众号:dangqing-lekeer 个人微信号dang-qing
《冬季那达慕:-30度的速度与激情》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395524.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