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17 10:46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文图/勒克儿(“冰雪天路”内蒙古东线自驾之旅攻略①)
对长江以南生活的大部分人来说,零下30—40度到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以及中国冷极点根河旅行,绝对是一场超强挑战意志和勇气的体验。这种挑战,绝非凭豪情万丈来一句说走就走的旅行辣么潇洒;这种体验,是心理层面对极寒感受的兴奋、紧张和恐惧,是对平时过冬装备审视后的忐忑购置——找有经验的人咨询,各种信息的紊乱叠加,接下来是这衣裤能扛住不,那鞋帽能hold住不的各种半信半疑。尤其接到组织者——中青旅发来的极寒旅行注意清单,让毫无北方生活经验的南方、西南方的车友更加凌乱——
1、防寒用品:内蒙东部12月气温约在-15度到-40度之间,个别地方可能达到-40度以上,服装以轻巧、适宜运动且保暖为主,应备快干排汗贴身长袖上衣、下衣(推荐coolmax材料为佳)、毛衣、毛裤。袜子(推荐coolmax材料为佳)3-4双,其中至少一双羊毛袜。防滑保暖手套1-2双、帽子、围脖。冲锋衣裤(推荐GoreTex或Event面料为佳),防水防风。抓绒上衣、抓绒裤、羽绒服、羽绒裤、防水高帮登山鞋1双。救生卡:血型、对何种药物过敏、紧急联系人电话等。
2、北方冬季大多下雪积雪,雪的反光较强,户外需戴太阳镜,最好是雪镜。
3、冬季北方天气干燥、寒冷、很容易干裂,护肤品应以油性为佳。各种护肤品包括手霜、保湿面膜、防晒霜1支(SPF 30倍以上)、润唇膏1支。天气干燥,会常感觉口干,每天晚上睡前可以在房间里放一些水早晨起来服用会好一点。
4、注意防滑:行进路线多冰雪,路面滑,最好穿雪地防滑棉鞋,内附棉毛为佳,鞋帮应偏高,具有保护脚腕的功能,棉鞋内应有鞋垫,且棉鞋号码应比正常鞋大一些,给脚在鞋内一定的空间,有助于活血。
5、在户外活动时,如身体某些部位感觉寒冷,一定要活动、活活血、如产生冻伤、冻裂或手脚无感觉现象,不能用热水烫,应用雪搓。在室外观看各种民俗表演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待的时间过长。去冰天雪地徒步旅行时,脸部及耳鼻和手要抹搽防冻油膏,鞋袜不要太紧,不要在雪地上久站不动,勤摩擦脸部和五官。在雪地乘坐非密封交通工具旅行时,每1小时左右要停下跑动10分钟,以增加血液循环和提高体温。
6、冬季洗手后一定要擦干净否则接触金属后会黏上。一旦黏上后不可以用力扒开!看到冰雕或雪雕不可以用舌头去添!
7、每次下车时应注意脚下是否有水或冰,要注意安全,冬季路滑。走路应小心,膝盖微弯曲,重心向前倾,这样不会摔倒,即使摔倒这样姿势也不会伤及脑部。
8、照相设备需保暖:电子快门的照相机或摄像机在零下20度时,电池很容易放电,相机会失灵,快门不能按下,在户外拍摄完后,要及时将相机放进外衣里面保暖,用时再拿出来,此外,尽量多备电池。
9、防止掉进雪坑:在林海雪原,在不清楚路况时,不可贸然前行,需找树杆当杖探明深浅方前行。若不幸掉进雪坑,千万不能挣扎,因为越挣扎掉得越深,应等待救援。
10、其它自备保暖物品:保暖杯、暖宝宝、暖水袋等。
……
看着这清单,你脑壳皮是不是已经发麻了?
因无经验,不敢不信,照单全收。经过了这次旅行检验,这清单提出的各种注意事项及大部分装备很靠谱,但自己囿于对极寒恐惧而额外带的棉裤、毛衣、护膝、护腿等装备,一大半自始至终都在行李箱里并白白旅行了几千公里。
这份清单之所以全部发表,应算是本攻略的一部分。哪些事项该注意,哪些装备没必要购置,以切身体会给朋友们一个参考。
此次“冰雪天路”内蒙古冬季民族风情自驾之旅,历时10天。2015年12月19日早晨起,车友们从全国各地打飞的经各种中转于当天21时止全部抵达内蒙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从12月20日起到28日,我们从乌兰浩特出发,历经阿尔山——海拉尔——满洲里——额尔古纳——根河——海拉尔——牙克石六市,几乎走遍内蒙旅行东线,行程2381公里。此次自驾旅行因为时间和线路均很长,为让朋友们能有一个全貌了解,本攻略分几期就出发前准备、抵达后正式行程的线路、沿途风景、民俗乃至吃喝玩乐以及注意事项尽量详尽,但沿途的民俗风情、风景名胜具体介绍度娘那里要有尽有,囿于篇幅,不在赘述。
“冰雪天路”内蒙古冬季民族风情自驾之旅线路图(从兴安盟乌兰浩特开始,至海拉尔结束)
——————————————————
出行前的准备:
这装备看上去很酷,帽子很管用,而且可以护耳,但围巾这样包裹,冻倒是防了,但呼吸困难,把鼻子那里敞开,脸部就被刀割。建议还是花点钱购买户外专用面套(护脸,但同时有鼻孔出气的地方)。这雪镜除非滑雪时用尚可,如要拍照之类,视线并不好。尤其在极寒地方,鼻腔呼出的热气瞬间成霜,镜片也随之雾化,简直不适用。
最悲催的是,考虑此次是极端出行,以后使用的频率几乎没有,所以这雪镜是在成都锦里附近户外用品专卖店购买的便宜货,只花了200闷,此镜一共就戴了3次,最后一次在根河-40度的熬鲁古雅部落准备扮酷拍照,雪镜从车里温暖环境拿出来,刚戴上,当时应有六十多度的温差,不知是否瞬间热涨冷缩,哦嗬,眼镜左边连接镜片的地方断裂了。
不管怎样,你作为雪镜,应该就是冰天雪地的专用物品,逗这样莫名其妙断裂,质量是有问题的。立存此照,大家看清牌子,千万表买。
极寒地带户外活动,轻巧、便于运动、防水透气的外套是必须哦,普通保暖防寒服估计hold不住。此行购买的GoreTex面料的冲锋衣+羽绒内胆,加上自带的一件旧羽绒服(羽绒已经流失很多,很薄了),上身从里到外汗衫+保暖内衣+旧羽绒服+羽绒内胆冲锋衣,在根河冷极村零下41度完全能扛住(GORE-TEX,音译为戈尔特斯,这面料是美国发明和生产的一种轻、薄、坚固和耐用的薄膜,它具有防水、透气和防风功能,突破一般防水面料不能透气的缺点,所以被誉为“世纪之布”。但只要带了Gore Tex标签的,价格要比普通面料的冲锋衣高一截)。
与同大小的冲锋衣配套的羽绒内胆,充填的是白鹅绒,重量105克,春秋天可单穿。
下身是秋裤+保暖内裤+普通防水面料抓绒冲锋裤+雪套(雪套估计很多人陌生,但参与这种极寒冰天雪地旅行是必备的装备。它通常在攀登雪山或穿越雪地、沙漠时使用,主要作用是扎紧冲锋裤小腿到踝关节处,防止冰雪、沙粒及其他异物从鞋带处进入鞋内和裤腿内)。在根河也完全能抵御-40度。鞋的问题比较严重。此行共带了一双成都冬季常穿的高帮户外登山鞋,一双新买的如图大一码的某品牌高帮登山鞋,分别穿2双、三双各种棉、毛袜,脚踩冰雪天地最多10分钟,脚板冷的不是一般般,估计主要是鞋底不够厚,鞋帮保暖材料不足以抵御极寒(均没加保暖鞋垫,估计加一双加厚型羊毛鞋垫是否好受些?)。但在长江以南地区,市面根本木有适用东北极寒的鞋,网上买鞋,也只能是自己熟悉的户外品牌才敢买,其他的,不试穿,你敢买么?有一种建议是到当地买,想想应该靠谱,但没试过,无建议。
为保险起见额外携带的羊绒衫裤、毛衣毛裤、纯棉睡裤,以及保暖护腿、护膝都没用过。感觉最冷的还是手和脚,我带的手套是普通的,戴着基本还能对付,但因为拍照,一旦离开手套,裸露的手不到1分钟即僵硬,建议还得花几十百把元购买触屏手套;所带的手套保暖基本可用,但如拍照手指无法灵活操作,建议购买百把块一双的可触屏手套。那个橙色的帽子是两用的,即可当帽子,亦可把脑顶收紧的绳索解开后当围脖,很管用。左上角那个混纺的脖套加护面,保暖护面木有问题,就是呼吸不畅,拉下来露出鼻子,瞬间呼出的气就结霜在脖子周围,所以还是购买专业的户外面套(能漏出鼻子又能护脸)靠谱。
热水袋封都没拆旅行了几千公里。因为户外活动你基本不可能抱着热水袋到处走的,一上车,被冻得通红的手也不能立即去抱热水袋,谨防长冻疮。这件旧羽绒服剩下的羽绒量估计也只有100多克,两件共200多克的白鹅绒羽绒服+防水透气的冲锋衣,上身一点没感觉冷,而且一运动,比如到阿尔山天池,得爬998阶梯,一会儿就感觉很热,内衣开始湿润,得拉开所有拉链,让热气透出,不然内衣湿了很容易感冒。此外,此行携带了腰部、肩部、腿部、足部等各种暖宝宝,然并卵(只用了一张足用暖宝宝贴苹果手机,说是管8小时,但用不了多久,暖宝宝变成了冰块)。
旅行,这些数码小玩意儿得放在统一地方,因为穿的厚,放衣服口袋很容易丢失。因为此行一生中很难得,多拍照呢原有存储卡容量不够,再买,平时基本用不了辣么多卡势必造成浪费,所以携带手提电脑可以当相机存储卡外设,弥补容量不足。这20000毫安的充电宝基本没用,因为车上携带有逆变器,行车途中各种电都可以充满。此外,2015年5月开始,各航空公司对旅行携带的充电宝都有如下相同N多严禁:严禁在托运行李中携带充电宝,严禁携带额定能量超过100Wh的充电宝,严禁携带标识不清的充电宝;携带额定能量超过100Wh但不超过160Wh的充电宝,必须经航空公司批准且不得超过两个。我这充电宝输出功率很大,看上去体积也很大,但额定能量只有700多Wh,上飞机木有问题。所以,出行前如果携带充电宝,请对照检查,不然上不了飞机,扔了呢,又可惜。
2015年以来一般普通旅行都是苹果手机作为拍摄工具。听说智能手机在极寒温度下仅仅能支持一二十分钟,为了此行,2015年12.12入了这枚卡片机,套餐价人民币2700左右(含备用原装电池,原装32G存储卡等),机身+电池重量仅236克。虽然厂家建议这相机操作温度在0度—40度之间,老纸冒着大不了打水漂的心态,首次拿到在呼伦贝尔冰天雪地环境中使用,尤其在根河市区零下38度夜拍一个多小时,居然性能完好,赶脚其抗冻能力不错。当然,最后一晚在牙克石零下38度拍伪满洲时期日本修建的火车站,拍的前几幅尚可,后几幅发现画面右下有一三角形阴影,这才发觉它叶片因为被冻没能完全打开,丢刀了,此乃后话。
此次自驾内蒙冰雪天路行,木有再背无敌兔+大三元+百微头+14定焦超广,赶脚这小小小玩意儿抓拍速度超过无敌兔,取景翻转屏的设计更可以让你取景角度随心所欲,尤其低角度拍摄,不用再趴在冰天雪地里,其长焦段拍摄,不仅可严重弥补手机此段能力的短板,而且轻巧、防抖,锐度尚可。尤其值得称道是这款旅行神器还自带wifi功能,可直接与智能手机即时通讯传输,实现快?分享。此行事实证明,智能手机,无论苹果三星抑或华为小米,在内蒙东部极寒的冰天雪地使用耗电极快,有时才用几分钟就黑屏,而极寒旅行是人生难得的一次体验,留下更多影像是必须的,因此,如果仅仅靠智能手机作为旅行拍摄工具的,建议考虑入一款性价比较高的卡片机,条件好的,建议入微单。有一点必须提醒盆友们:在极寒地区户外使用相机(智能手机)十分钟以上,一旦要进入房间和车内,先关机,到了温暖环境,相机浑身都会“冒汗”——与从家里冰箱拿出的物什一样,所以,一段时间内别忙着开机,谨防电路短路损坏机器。此外,户外拍摄如果呆的时间长,千万别裸手拿脚架和相机机身,谨防手的皮肤粘上金属造成伤害。
——————————————————
第一天 (2015年12月19号):向乌兰浩特集结&极寒初体验
搭乘19日7;05分成都到天津航班中转,早晨5点起床。飞机准点起飞。7:40,太阳初升。
9点过到天津。下机,取行李,在天津机场百无聊奈,推着行李东游西荡。当时气温仅仅零下4度,穿着成都过冬常服,不冷,比较苏胡,只是雾霾较重,抽完烟赶紧躲进候机大厅,脱掉衣服刷朋友圈。烟瘾来了,穿起冬装再度出来“吸毒”,如此反反复复。
6个小时的等待,终于登机,向着那令人兴奋、紧张的极寒地带出发!
直到下午5点才到兴安盟首府乌兰浩特市。没有直航,12小时,都在途中。
步出机场大厅,才5点过,天已经黑尽。此时的实时气温零下18度左右,从成都出发穿的平时冬装显然抵御不了这寒气的逼入。因很快上车,零下18度觉得不过如此。
天南海北的车友,最晚的21时才到乌兰浩特。此后的9天,从陌生变成队友,最直接的就是围拢喝点革命小酒迅速催化热络。
到了内蒙,那誉满全国的牛羊肉早就让各位队友垂涎欲滴。“烫火锅,吃羊肉”——在出发前“冰雪天路”微信群中已经成为大家一致的选项。
在大街上房内吃火锅,屋里屋外就这效果,真正冰火两重天。
我们入住的这家酒店,软硬件都不错。尤其房间暖气太强悍,穿汗衫+秋裤刚合适。但领队告知明早6点起床,6点30到察尔森湖看当地渔民原始冬捕,湖上气温零下20多度,让大家必须全副武装,考验一次大家极寒环境能否适应。但真正的考验是早起的穿着:上身汗衫+保暖内衣+羽绒服+羽绒内胆冲锋衣,下身秋裤+抓绒冲锋裤+雪套,脑袋帽子+围脖,这样包裹的“粽子”在宾馆25度的环境里,那是什么概念?还没穿停当已经全身冒汗,内衣如果打湿了绝对遭冷惨甚至感冒。于是不得不火速穿戴完毕并急忙背着行囊跑出宾馆大厅降温!
一到户外,降温之迅速,一支烟才抽了几口,就感觉脸像刀在割,手、脚开始冰冷,不得不赶紧坐进已经预热很久的车上,等待出发。
从宾馆出发到察尔森湖只有32公里。7点40左右到达渔民冬捕点。从车上下来,脚就直接踩在冰上,几分钟就明显感觉脚板冷的麻木。
察尔森湖的冬捕是人工的,很原始。
渔民昨晚就下网,早晨7点就开始拉网了。鲜活的鱼被拉上湖面,几十秒,一个鲜活生命就被冰冻……欲知详情请见上一篇游记《一枚成都人眼中的察尔森人工原始冬捕》。
车载温度计显示,早晨8点,湖上的气温是零下25度。我的穿戴保温效果尚可,就是脚特别感觉冰冷麻木,这主要是登山鞋鞋底厚度不够,还有袜子只穿了一双,太轻敌了。手呢,因为拍照,调各种参数,带着手套不能操作,裸手操作不到1分钟,就感觉指拇开始不听使唤。来自满洲里、专业开这车的涛哥说,这里的气温真不算啥,我们一路向北走,越走气温越低,千万要注意,别侥幸。人如此,事物也如此。比如车子,除高档汽车外,普通私家车,即使同品牌、同批次的,如是外地车籍,到呼伦贝尔第二天基本都很难打燃,即使换了极寒专用机油和冷冻液,而且晚上也在暖库停放。如停放露天,不仅百分之百打不燃,车门能否打开都成问题。当然,外地车冬季来兴安盟和呼伦贝尔,轮胎必须换雪地胎,不然很可能出事故。这些都说明,到极寒地区,环境的特别,装备也就必须适应。
我们在零下25度结冰湖面环境呆了一个小时,普遍都感觉身上都能保暖,就是手脚、脸冷的刺痛。因为要举行“内蒙古冬季民俗风情自驾之旅”出发仪式并赶往下一站——阿尔山,8点40,我们离开了察尔森湖……(待续)
———————————————————
关于作者
@勒克儿:
腾讯网《大家》签约作家;搜狐客户端《名人》签约作家;资深媒体人,自媒体工作者;旅行达人,摄影师。百度输入“勒克儿”可搜到腾讯、网易、凤凰博客以及腾讯、新浪微博地址等17300个结果。
个人简介:
中宣部、国务院新闻办、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记协等联合表彰的全国优秀记者。华西都市报创始人之一,中国第一张都市报第一版主编,华西都市报连续7届编委。曾任云南《生活新报》副总编辑、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天府早报》副总编辑。
“党青博客”2008年6月底开博,至今独立访问人数4600多万,总浏览量1.2亿 。是腾讯十大名博博主。是腾讯《大家》全国首批签约百名作家之一。其腾讯微薄粉丝过百万。2012年被网易评为十大时政、旅游类优秀博主。2013年成为搜狐《名人》签约作家。
作为自媒体人,曾参与江西、湖北、陕西、浙江、山东、海南、贵州、嘉峪关、张家界、惠州、肇庆等全国10多个省市组织的旅行体验以及宝马南疆文化之旅、横店影视城文化之旅、贵州威宁草海黑颈鹤拍摄之旅、12天徒步穿越都江堰无人区追寻野生大熊猫、美国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韩国行体验等活动。曾获江西省旅游局金牌博主称号。
联系方式——
邮箱:6956208@qq.com 微信公众号:dangqing-lekeer 个人微信号dang-qing
《旅行-41℃根河装备实测:哪些靠谱?》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375989.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