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03 10:11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走过》
别说一年要有365,
我只知道它曾有过春夏秋冬。
谁道冬天就是一年的结束,
我愿它只是将春雨秋色定格
在那茫茫灰白中。
走过,
我们一起沐着春风,
我们一起听着蛙鸣,
我们一起观着秋意,
我们一起触着残雪.........
不经意,
我们走过了2015
那个多彩短暂的时空。
========================================================
25年前,离开大学校园后,就再也没写过这类文字了。
不算从16岁就开始摁快门留下的那些胶片,从2001年起,因为工作和爱好走南闯北,使用数码相机留下的那些大量的数字影像,除了精挑细选用于参赛的照片外,绝大多数都静静地躺在那巨大的移动硬盘里。在2015年前,主要是游荡在大大小小的摄影网站和摄影版块,而现在则钟情于旅游网站和旅游板块。现在每次外出拍摄回来发旅游帖所处理照片的数量是以前发摄影帖的好多倍,甚至几十倍。这一切改变都是因为搜狐(旅游)自媒体和你。
今天,是2015年最后一天。我半夜起床,为的就是要在它离开我们的时候,在搜狐上留下2015我们一起走过的记忆........
============================================================
春天,你第一次走进我的镜头,那不是在旅途或景区,而是在我的工作场所。在那里我不是在记录美景,而是在创造美景。你在画面中的出现,让我感觉到,人,真的是美景中的点睛之笔!
四月,我们第一次出游武陵山大裂谷。去追寻渗入地下的一米阳光,去地球深处倾听它的心跳。
五月、六月我很忙。
七月,我跟着你的徒步团队出行,徒步一个尚未开发的景区——小沟,整个过程感觉始终跟不上你们的节奏——因为美景总是让我远远地落在队伍的后面。你说你以前作为探路者总是走在队伍的前头,而现在则成了扫尾驴。
七月,还走马观花自驾去了武隆,景点当然是经典的仙女山大草原、天生三桥、芙蓉洞。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翻山越岭走国道的沿途风光。
八月,我们自驾武陵山旅游环线,赏重庆最美花卉旅游公路,探新开发的避暑纳凉逸仙洞,摘高山无污染生态蘑菇。
八月,太热,我们想到周边的高山去避暑,于是选择了武隆的寺院坪,那里还能看到大规模的风力发电机,用重庆话来说就是“风车车”。不过很不凑巧,当我们在山下还是烈日当头挥汗如雨时,来到山顶时,才发现四周气温骤降,大雾笼罩,能见度只有几十米,哪里还能看到传说中那一大片风车车。山顶的风力确实名不虚传,不仅轻松地吹动着巨大的叶片,更是把耐不住低温寥寥可数的游客早早地赶下了山。
九月。借着抗战胜利纪念日假期,你第一次得以在非周末的日子外出游玩,于是我们自驾云阳龙缸,去一探大自然神奇的“天下第一缸”,去体验惊心动魄的玻璃栈道和云端廊桥。在云端廊桥,一场突来的大暴雨赶走了摩肩接踵的游客,洗净了剔透的玻璃,让我们得以任性地拍摄。
十月国庆长假,陪外地的朋友再游武陵山大裂谷。长假第一天,去了大裂谷外围尚未对游人开放的一个原生态景点——芭蕉清。第二天进入大裂谷景区,这次因为正值国庆长假,景区增添了不少人文活动。
这是芭蕉清。
大裂谷景区。
第三天第四天,继续自驾前往龚滩,看复建的龚滩古镇,坐游船雨中览水墨乌江画廊。
这是乌江画廊龚滩——阿蓬江段。
这是复建的龚滩古镇。
国庆长假的后面几天,在号称“最美土家山寨”的酉阳后溪河湾山寨度过,在这个目前还不通公路,全靠每家人自己的小船与外界联系的土家山寨里,静静地感受了那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柔美。
十月中旬的一个周末,登上游船,从另一个角度观赏重庆的两江夜景。
十一月,赏秋的季节,我们自驾巫溪、城口。
十二月的重庆到处都是阴霾的氛围,唯有南方少见的雪景能够激起冷却了多时的出游激情,如果能够碰到冬日暖阳,那残雪也能唤醒我们那差点降至冰点的情。
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
满满的笑容送走2015,深深地期盼走得更远的2016........
《#2015足迹#2015,那些一起走过的记忆》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368010.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