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3-07 09:46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在连南,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有一个被公认为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最具特色的瑶族村寨。它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宋代城墙内占地面积11公顷,鼎盛时期有民居700多栋,7000多人,被称誉为首领排。古寨依山而建,房屋层叠,错落有致;石板道纵横交错,主次分明;周围山势险要,溪水奔流,群峰迭嶂。
早在唐朝时,瑶族已经主要分布在了广东、广西、湖南境内了。广东有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目前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依旧保存完好没有被汉化的地区。全国大约有200多万的瑶族人,连南瑶族自治县有16万人口,8万多瑶族人,占总人口的52%。
我记得在10年前这里是没有公共车到达南岗千年瑶寨的,而如今再来发现这里的交通已经很便利了,当地人都做起了生意,人多了,势必财随之而来。我们自驾盘山而上,山路无穷尽,梯田瑶寨景如画。当到了村寨牌坊时,看见不大的空地上停了密密麻麻的车和站了各种喜悦表情的人,心中不禁也是充满了兴奋,我喜欢这样的地方,依然保持着那份沧桑,颓废中美丽绽放,“首领排”的气势依然不减。 更感叹这些瑶民在这里坚守着自己的家园,十年前如此,十年后依然如此,而我们在生活中不经意间已经过了十年了,来到这,静静地感受,瞬间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回到了唐宋的瑶山。
一副网络婚纱摄影图更让此时此刻的我们有穿越之感。
现居住在山寨的瑶民,主要有邓、唐、盘、房四个氏族。他们在明代时就建立了民主选举的“瑶老制”,并形成了神圣而严厉的“习惯法”,严格管理山寨。现古寨只保留了200余人和368幢明清时期的古宅及寨门、寨墙、石板道等。走进古寨,仿佛穿越到古代,让我们大开眼界,连连感叹历史的奇迹。
瑶寨是块风水宝地。从寨大门直上,登到山顶瑶族祖庙,向前遥望,层峦叠翠,连绵起伏,风光尽收眼底,有“一览众山小”之境。真佩服古人如此能选地方。
瑶族有很多个分支,大致依据各种类型来划分:
比如有反应崇拜的称谓盘瑶
有反映政治的太平瑶
有反映服饰的红瑶、白瑶
有反映居住地的八排瑶、高山瑶等等
而连南千年瑶寨就是八排瑶中的排瑶,依山而建层层叠叠,规划的相当好。
而瑶族的男女称呼也比较有意思,男女分为未婚和已婚两种称谓:未婚男女分别称为阿贵和莎腰妹,已婚男女分别称为阿妮和阿扁。
瑶族婚俗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一是包办婚姻,这个就没太多的说了。另一种是自由恋爱,很早之前瑶族男女就已经有自由恋爱了。自由恋爱选择配偶的主要方式就是对歌,又叫讴莎腰。当小伙子在往日的生产生活中,对姑娘产生爱慕之情时,他们就相约相好的小伙子于夜间打着火把到莎腰妹所住的屋旁窗前讴莎腰。面对莎腰妹居住的窗口,深情地唱出爱慕之情。当莎腰妹认为小伙子是意中人时,她就送出花腰带或绣荷包给他,而他也会送上预先准备好的银项圈或银耳环、手镯给她。这事儿就成了。如果不合意的话,莎腰妹也会送给他们火把送他们下山。
10年前的我
十年后的我
以下均为十年前照片……
这确是十年后的现在……
“瑶族人民爱唱歌,日出唱到日落坡;明月东升歌又起,月照山头歌对歌。”百里瑶山是个歌舞之乡。聚居这里的排瑶同胞经常以歌代替语言,以歌对答,唱歌成风。
每逢十月十六盘王节、耍歌堂,或七月七开唱节、新春游坡节等盛大节日,瑶家男女老少一齐出动,打起山歌擂台,或对歌,或盘歌,或斗歌,唱到三更半夜,声嘶力竭才罢休。排瑶民间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歌谣、歌书,成为中国民间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可惜排瑶没有文字,地处边远山区,他们的民歌还没有引起艺术家和研究者的注意。
寨中心有一块长、宽各约9米的坪地。逢年过节,这里是瑶民打铜锣、吹牛角、唱瑶歌、跳长鼓舞、尽情欢乐的地方,所以又被称为“歌堂坪”。现在大部分瑶胞下山居住后,歌堂坪就成为一年一度的耍歌堂场所。
耍歌堂,瑶民又称为挨歌堂,通常是在农历十月十六后进行,这时秋收已毕,较为空闲。耍歌堂也是群众庆祝丰收的节日。
耍歌堂首先是鸣礼(铳)炮,九响铳炮一放,人们就兴致勃勃地赶往歌堂坪;接着是出歌堂,是表演的前奏,歌堂队伍在歌堂坪亮相。最后是竹幡队、师爷队、粉枪队、牛角队、铜锣队、长鼓队、阿妮队、莎瑶队、少年队等各支身穿鲜艳亮丽服饰的歌堂表演队伍载歌载舞。此时锣鼓震天,旗幡招展,场景十分壮观。
千年的瑶寨在雾中更加朦胧,古老的寨门犹如浓雾中的一道时光之门,穿过它,我们就穿越了千百年的时光
离开瑶寨时,很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尽管这里的食宿条件都不理想,但我很想在这里住上几晚,最好是在爽朗的秋日,可以眺望着远处的群山,白天闻着花香去瑶山上探险,在和煦的阳光下与美丽的瑶妹聊天,夜晚坐在光滑的石台阶上数着星星,说不定能看到整条银河,听着虫鸣入眠,被鸟语叫醒,感受着吹拂了瑶寨千年的山野之风,喝几口在瑶寨中流淌了千年的清冽山泉。还要将我此行遗漏的重要行程补上,就是一定要走到千年瑶寨对面的小山坡的观景台上,一览南岗千年瑶寨雄伟而苍凉的全貌,把那依山而建的宏伟瑶寨尽收眼底,把那层层叠叠的梯田、连绵起伏的青山也一并收入眼底,印在脑中。
《人生十年:探索瑶寨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34849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