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06 08:29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坡芽”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壮语地名,坐落于滇桂结合部右江上游地区剥隘镇的大山之中,隶属于云南文山的富宁县。驮娘江畔的剥隘镇,不仅是云南通往两广的大门,也是壮族文化的“富矿区”。
这里生活着50多户壮族人家,虽然不是山花烂漫的日子,但绿树掩映中的小村依然如世外桃源般的存在。橘黄色的土墙,被火烟熏黑的砖瓦,绿色的竹子、芭蕉和菜畦散布于房前屋后,光亮的石板道,盘升的百年古树,古旧的屋舍,似乎穿越了千百年的时空。
在壮乡,歌伴人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劳作以外的娱乐,坡芽也不例外,人们同样以歌唱表达内心的情感,消磨闲暇的时光。特别对那些憧憬着爱情的青年男女们,歌声更是她们追求爱情,抒发情感的工具。经过千百年的磨砺,一首首体现着细腻如丝、柔情似水、才思敏捷的情歌在这个小村世代相传,成为远近闻名的歌村。
发现来自于歌手农凤妹家中珍藏的一块宽约一尺,长二尺余的白色土布,上面绘有月、星、树、枫叶、犁、斧、禽、马、人、衣、鸟笼等81个物象符号,每个符号大小约一寸,由仙人掌的汁液绘成,被当地人称为“布瓦吩”,即“把花纹图案绘在土布上的山歌”,翻译成汉语就是“歌书”。农凤妹介绍,这是她们的一本歌书,每一幅图案,代表一首固定的山歌,这块布上的图案记载的是81首壮族情歌,每个图案以歌中用以表情达意的物象描绘记录,只要见到这个图形,即可诵读整首山歌。
《坡芽歌书》所载的81首情歌,81首情歌的对答内容层层递进,一唱一和,环环相扣,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由偶遇到相识、相互倾慕到相恋、最后相约白头偕老、誓同生死的情感表白全过程。其风格形式和表现手法与《诗经》相比可谓异曲同工,毫不逊色。如第一首歌所绘的是一弯半月,歌中以自叙的方式,描写一个青年男子在月光下对影而立,孤独无依,自哀自叹,自伤身世,大有“月出皎兮,姣人僚兮”的古风意韵。
一块白布,或者是一根扁担,上面那些爱情的密码化作了娓娓的歌声。在歌声中,男女情愫互生,成就一段姻缘,成为现实中的刘三姐与阿牛哥的爱情故事。《坡芽歌书》上的81个图案和图案中所蕴含的762行歌词,她是一种神秘的文字,是壮乡人嘴边的歌声,是千百年来岁月凝铸而成的爱情密码。
———————————————————————
专业装备 无需负重
全媒体:@肖育文 是一位资深摄影师、旅行策划师和跨领域自媒体人。
QQ:155098608(工作)
认证微博:肖育文
微信个人号:domixiao
微信公众号:xyw-photo
E-mail:155098608o@qq.com
《解读千年来岁月凝铸而成的爱情密码——坡芽歌书》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308576.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