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2-25 09:16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去某地旅游就和买了一件商品是一个道理,比如泸沽湖,当我们翻山越岭去那里消费之后,完全有权利对它进行一番评价。以我不是很严谨也不全面的统计来看,大部分的人对这件旅游商品还是很满意的。
可是无论是好评还是差评都局限在一点上,那就是:湖。好评的人说湖真美啊,差评的人说神马都没有,只有一个湖。如果再深挖一点具体使用感受,一些男士会露出意味深长的微笑说:走婚都是骗人的。看他豁达的样子就知道历经渴望再到绝望果然有利于男人早日成熟起来,但愿他能成为一个居家好男人。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泸沽湖吧,作为本季“极限测评”的起点,这篇文字不写都不行啊,所以我随便扯,你们随便看吧。开始了,那么,关于泸沽湖,咱们说点什么呢?我知道,你肯定第一个想到的是走婚吧?我偏不说,咱们先来聊一些民俗的东西。
为什么摩梭不是族
泸沽湖周边事实上并不是只有摩梭人,还有彝族、普米族、傈僳族、当然还有纳西族,甚至还有蒙古族。大家都看到了,别人都是这族那族的,为什么摩梭不是族?说到这一点,很多摩梭人表示愤慨,但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好在现在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已经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上去了,不太在意这些。反倒是一些外来的游客很想问个究竟。
在最初民族划分的时候,考虑到摩梭人人口较少、没有自己的文字,另外宗教仪式仪轨和藏传佛教很相似,在服饰上和蒙古族有雷同。更厉害的是经过DNA检验,母系接近纳西人,而父系接近藏人。
光人口少和没有自己的文字,已经严重的触及民族划分标准了,(中国境内现在还有很多因此而不能确定自己民族的人,比如克里雅人,1300多人口;古格人,5000多人口;托茂人,500多人口。还有克木人、革家人、穿青人等)再加上宗教信仰、民族服饰这些显著的民族标识,还有更要命的DNA检测。所以即便现在摩梭人发展到了6万多人口依然不能成为一个民族。
可是,如果因为这些原因,使摩梭不能成为一个民族,似乎是可以理解的,我只是认为摩梭人有点冤枉。首先,在中国的很多史籍中,称呼当地原著民为麽些、摩梭或摩些(“些”读为“suō”),在汉人政权的定义中,现在的纳西族属于摩梭。其次,现在的摩梭人和纳西族,蒙古族、藏族有截然不同的服饰、民俗、文化、宗教,有部分雷同也只能说是民族融合的结果。至于文字,很多人见多纳西族的东巴文,其实用价值和传播性已经微乎其微,只不过,摩梭人的哥巴文字比它消失的更早而已。
个人认为,一个相邻族群的弱化、文化的遗失,和纳西可以被确定为一个民族,有着一定的联系。自宋代开始,居住在交通相对便利的丽江的纳西人,开始向中原王朝靠拢,获得更多发展空间。而相对弱小的摩梭人只能被挤压到更小的空间。及至元、明、清,多个朝代的财富、人口、文化的积累沉淀,终于让纳西人脱颖而出。
图、文:乐游去吧极限测评小组
见世界,遇众生,人在旅途。
杂志专栏作者,搜狐自媒体人,乐途网专栏作家。自驾、旅行、户外媒体人。
《【最云南】泸沽湖的正确打开方式》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299922.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