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旅游频道 > 国内游 >

古镇上空坠落的银杏叶

[摘要]相信很多人对于江南的古镇都有一种眷恋感,那里春有烟雨蒙蒙,夏有满池青莲,秋有黄叶遍地,冬有芦花映雪。然而,我最钟意的却是江南的晚秋,那银杏叶随风飘落的风景。 在江南古镇,随处能见到的便是高大挺拔的银杏树。银杏,江南人喜欢叫它“公孙树”,因其...

  

  相信很多人对于江南的古镇都有一种眷恋感,那里春有烟雨蒙蒙,夏有满池青莲,秋有黄叶遍地,冬有芦花映雪。然而,我最钟意的却是江南的晚秋,那银杏叶随风飘落的风景。

  

  

  在江南古镇,随处能见到的便是高大挺拔的银杏树。银杏,江南人喜欢叫它“公孙树”,因其生长缓慢,爷爷辈栽下的树,要等孙子辈长大后才能成材。银杏的树干是古时建房做栋梁的绝好材料,银杏果又是好食材,故而江南一带,都习惯在自己的屋前房后栽种银杏树,存活至今的,每棵树的年龄都在百岁以上。

  

  

  江南鱼米之乡的无锡,有个惠山古镇,也不列外的随处能见到这种伟岸的银杏树。这个离无锡市区才一公里多的古镇,因邻惠泉山而得名。古镇拥有118家名人祠堂,形成众多的私家老宅、园林,在这些近乎封闭了几个世纪的祠堂内,银杏树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从惠山直街进入古镇,直街的当中有一处“张中丞祠”,是江南百姓为纪念唐朝“安史之乱”时率部御敌的张巡而建立的。历史上这座古祠曾屡建屡毁,只有院内两棵四百多年的古银杏还依然挺立。晚秋的时候,大片金黄色的银杏叶从树枝上坠落下来,地面上铺着一层厚厚的银杏叶。西北风吹过时,银杏叶便在院子的地上打个滚,极不情愿地挪动一下位置,又到另一个角落静静地躺下,仿佛告诉人们,它们才是这座百年祠堂的主人。

  

  

  画意的惠山古镇有着黛瓦白墙,当银杏叶黄了的时候,一抹黄色映衬着古镇的每一栋老宅。有从骑墙中伸出的树杈,有从黛瓦间横亘着的金色,有覆盖在石板路上,有飘零在溪水里,每一片落叶都在倾诉着:冬季真的来了。

  

  

  要是从古镇的直街横穿到古镇的下河塘,需要走过一排尚未开放的祠堂群。小巷曲折幽静,高高的祠堂围墙里,不时会探出一棵更高大的银杏树,遮天蔽日的银杏树枝,几乎要横跨整个巷子。自然,落叶也就塞满了小巷的石板路。这条小巷因各式祠堂的建筑风格迥异,也是学生写生绘画的好场所,坠落的银杏叶,也就成了画面上不可或缺的要素。

  

  

  银杏树为雌雄异株植物,雄树只开花不结果,雌树能开花和结白果。但雌雄同株的银杏树极为罕见,惠山古镇的大雄宝殿门前,就有一颗雌雄同株的银杏树,这也是古镇银杏树中最为珍贵的一棵,它已有六百多年的树龄了。

  

  

  相传,明代洪武初年,惠山寺的性海大师在大雄宝殿门前亲手种植了十八棵银杏树,象征着佛门的十八罗汉。历史巨变,今天十八棵银杏树仅存一株,而且是雌雄同株的一棵银杏树。这棵银杏树高达二十多米,也许因年代久远,也许是树枝太高大茂密了,银杏树的躯干也不能承受之重,树干变得向一侧倾斜。古镇方面为了不让这棵银杏倒下,便在树下用两根巨大的钢柱撑起树的躯干。

  

  

  这棵六百多年的银杏树,就生长在惠山寺的山门前,迎来送往一代又一代前来烧香许愿的信众。山门的围墙也是佛宗里的黄色,当晚秋时,太阳懒散地照在树丛上,斑驳的光线映在围墙,树叶就一片片缓慢地从树枝坠落到地面。游人至此,眼前能见到的全部是醉人的金黄色。抹不上,也化不开。

  

  

  人们喜欢把坠落的树叶比作为“落叶对根的思念”,其实何尝不是。思念,可以是有声,也可以是无声,但古镇上空坠落的银杏叶,不仅仅是一种思念,更多的却是一道风景,一份眷恋的情怀。

  

  

  满地的银杏叶,是上帝打开的调色板,为了这个晚秋,为了这个古镇,更为了依依惜别的时节。大自然就是这样的任性,等最美好的季节来临后,另一种风景又会前来替代。

  

  

  如果可以,我也想把那坠落的黄叶重新拾起,让它标注在岁月无痕的墙上,可以使那一袭金黄,永远刻在古镇上。

  

  

  旅游攻略:

  地址:无锡西门外锡山大桥旁

  门票:惠山古镇免门票,进入锡惠公园门票70元

  公交:10路,139路,158路,207路,26路,27路,2路,39路,43路,56路,59路,71路,87路,89路,98路,359路等到锡惠公园下车。

  作者简介

  陆建华:中国摄影师协会理事、无锡市艺术摄影学会理事、新浪自媒体联盟成员、新浪江苏签约摄影师、搜狐金牌作者、今日头条网自媒体签约作者

  新浪微博名:@陆建华摄影

  微信号:ljhsy01


《古镇上空坠落的银杏叶》河南新闻-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291633.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泸沽湖:三月早春胜似古韵中国画

我要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详细声明请点击进入>>

返回豫都网首页
版权所有: 豫都网 Copyright(c) 2010-2015 YuDuWang Network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3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admin@yuduxx.com
未经豫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