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26 10:36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山东高密市坐落在在广袤富饶的胶莱平原上,其版图面积1605平方公里,人口86万。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秦时置县,距今已2200多年,是春秋名相晏婴、汉代经学大师郑玄、清代东阁大学士刘墉、当代著名作家莫言的故乡。以扑灰年画、泥塑、剪纸为代表的民间艺术"三绝"久负盛名,誉满天下。高密茂腔和扑灰年画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我在此出生长大,从小调皮捣蛋掏鸟窝,摘桑蚕,夏日里泡在在胶河里,灌了无数次水把游泳学会,到几里外的外婆家去吃零食顺便也过足自行车瘾,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河一水都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高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她东依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西靠著名的风筝都潍坊,位于青岛1小时经济圈、山东省政府确立的半岛加工制造业基地内,胶济电气化铁路、胶新铁路、济青高速公路穿越境内,贯通全国各地,距青岛机场、港口,潍坊机场、港口仅40分钟车程,胶济电气化铁路开通后,高密到青岛仅需27分钟,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县(市)之一。
回到山东老家,翻箱倒柜地找到20年前收藏的扑灰年画和剪纸的真品。这种具有浓厚民族气息和民间风味的艺术品,己被定为国家级非物遗产。
高密的母亲河——胶河,在平安庄村的村后甩出一个弯。当地有“长河一拐弯,必定出大官”“河流拐弯处,必有贵人住”的说法。一些相信有风水之说的当地村民,近两年纷纷跑到平安庄村北的胶河南岸盖房子,使得如今该区域几乎没有空地了。
在距离莫言旧居以东约10分钟车程处有一座青纱桥,位于高密市东北部胶河疏港物流园区孙家口村村后。1938年3月15日,高密抗日游击队根据可靠情报,在此伏击了途经这里的一个鬼子车队,歼敌39人,击毙了在平型关大捷中漏网逃脱的板垣师团中将指挥官中岗弥高(抗战期间在中国战场被击毙的两个日军中将之一),缴获大批的战利品。该战役也被莫言写进了小说《红高粱》。作为此役重要历史见证的青纱桥,成为之后张艺谋拍摄电影《红高粱》的主要拍摄地之一。一座桥见证了“三颗星”走向世界舞台。1988年电影《红高粱》荣获柏林金熊奖,导演张艺谋声名大震,演员巩俐走上国际影坛,作家莫言也一举成名。
虽然集市的环境依然简陋,商品也不算精美,可是,我就是喜欢这种简单,质朴,天然的状态。这种生动的场景,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缩影,虽然谈不上精致华美,却贵在真实纯粹。我们是如此鲜活的活着,过着我们自己的生活。
北方有句俗话:“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如倒着”山东人对饺子有种天然的偏爱。崔永元说过:“人生就像饺子,岁月是皮,经历是馅。酸甜苦辣皆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饺子皮上的褶皱,人生中难免被狠狠挤一下,被开水煮一下,被人咬一下。”这话真好,你慢慢品品,真像年夜饭上那盘饺子的味道。
小时候,能吃上花样独特的面花是件很高兴的事,伙伴们经常拿着相互攀比。逢年过节,人们都要蒸上几锅面食卡花,其中有元宝、鲤鱼、寿桃等,象征着吉祥美好的寓意。胶东地区早些年因为穷人家买不起鲜鱼,并且鲜鱼不易保存,就衍生出以做面花代替鱼的方式,进行祭祀和作为礼品馈赠亲友。
合子饼是北方的食物,烙合子寓意是把不好的事情都翻过去,让好运伴随!一口咬下合子仿佛能咀嚼整个齐鲁大地,那些麦田,那些杂粮,那些硬茧的手!那些一场骤雨乍过在后院里新剪的春韭。
山东方言里有很多具有本地形象描述的语言,这类语言也许只有当地人才能搞懂,哪怕是临县的人也难得明白。看下这张照片,你摸的着头绪吗?
六月,山东樱桃正是上市的节令,在市场上到处可见卖樱桃的摊位。樱桃果实色泽鲜艳、晶莹美丽、红如玛瑙,黄如凝脂,玲珑诱人。在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条件下生长,使其果实硕大、坚实而多汁,入口酸甜,不仅口水直流啊。
北方人家都会有个蒜臼子,在以前的动荡岁月,搬家时哪怕扔了很多“破烂”,唯独它会跟着主人来到新家。蒜臼子作为山东人常用的厨具,已经超越了它本身的功能,成了游子异乡的一种寄托。
山东人爱吃大葱的习性,大概从野葱蛮荒时代就遗传下来了。辛辣中透着丝丝香甜的大葱,能让苦涩日子过得别有滋味。嚼着大葱,山东人踏遍了关外海外。他乡也有葱,可吃来吃去,总也吃不出故乡滋味。若山东人在宴席上不能生吃大葱,百味皆无味。于是就常听宴席上有人拍桌大呼:“拿葱来!”
冬天睡火炕是很舒服的,草席子上铺有一个很薄的棉或草褥子,盖的被子也很薄,在胶东农村,胶东人都是盘腿坐在炕上的,火炕也是吃饭、绣花、唠嗑、学习的地方,上面放有一高约一尺的炕桌。老婆孩子热炕头,尽管室外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屋里仍然是温暖如春。
说起山东,当然缺不了山东快书。一方面,形式简通灵活。手里一副鸳鸯板,打起来就能表演。另一方面,地方色彩浓厚。它用山东方音演唱,朴实粗犷,很有气势。结婚喜庆当然缺不了山东快书来捧场。
—————————————————————————
全媒体:@肖育文 是一位资深摄影师、旅行策划师和跨领域自媒体人。资源丰富并整合成立云南新媒介运营联盟。在门户网站和论坛建有博客专栏,其文章图片可见于超过200种出版物中,包括《中国国家地理》《LonelyPlanet》等等。
肖育文联系方式:
全媒体:肖育文
QQ:155098608(工作)
认证微博:肖育文
微信个人号:domixiao
微信公众号:xyw-photo
E-mail:155098608o@qq.com
《高密 走进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家乡》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27953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