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11-25 10:04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色达的最后一个早上起来觉得阵阵头疼,高原反应比较明显了。这些天来虽然也有一些不适,但都可以克服,现在真的有些麻烦了。好在马上就要离开了,海拔一降低就会好转的。
王老师来敲门,说还想去昨天拍日出的地方看看,她早上看见满天星斗,今天一定是好天气,不想错过。她说自己没事了,头不疼也不发烧了,昨晚上睡的很好,“又是一条好汉了”!
我们本打算开车上去,但车窗上面挂满冰霜,而雨刷里面的水也冻住了,外面温度显示-9度。气温明显觉得比昨天早上还寒冷,北风有些扎脸。我出门前把两条要换洗的脏秋裤都套上了,王老师还给我一个“热帖”护在肚子上。不过还是觉得寒冷,到色达已经好几天没有温暖的感觉了。车窗不透明看不清路我们只好弃车再次徒步,几天下来我已经适应了高原的海拔,走路也轻松多了,走走跑跑还要暖和一些。
我们支好三脚架等待日出。今天虽然天气很好,但画面比较单调,还有些尘烟,显得不活跃,拍了几张觉得不是很理想。这时上来三个人,领头的是四川人,对这一带很熟悉,他说在这里拍到过早晨的云雾缭绕,非常好看,但要等到夏季的雨后。说到佛学院,他说国家对这里政治氛围很担心,它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太大、太快了。而我最担心的是这里首尾相连的小木屋,一旦着火可就非常的危险了,由于这里没有上下水系统,使用的水都是人背上去的,道路也不好走,基本是没有防火设施的,一旦有火灾,就会火烧连营。
他们同行的另外两位摄影者好像是广东或香港人,他们说也出来十多天了,也先去了云南的元阳和罗平,但“太失望了”,什么都没有拍到。我说半月前在罗平的金鸡岭,油菜花开的正好啊,他说:“我们到时都变成草原了”,我们哈哈大笑。看来他们是晚了一步出来,结果步步都晚了下去。而这次我们的时间刚好,运气好得“一塌糊涂”,基本赶上所有想要的好天气,佛祖保佑着啊!
太阳出来了没有什么光线特色,有些失望,我们草草拍几张就收了。回到转经台那里已经有人在叩拜和转经了,几个背或抬沉重木箱围着转经台快速奔走的人引起我的注意,我怀疑箱子里面装的是人。
木箱里是准备天葬的死者...
回宾馆收拾一下东西我们踏上回程,这次川西之行终于结束了。开车路过觉姆堂是发现道路都被念经的觉姆挤满了,还有人拿着一把一元纸币在发放,每人好像给两元。王老师说有人要天葬了,这是在念经超度呢。可惜我当时用的长镜头,没有来得及拍下,我们小心的通过这里,唯恐轧到路旁觉姆伸出的脚上。
出了佛学院的大门,来到公路旁停车,找到三天前吃饭的四川大嫂,要她给我们煮面吃。我同她边上小饭店的老板聊了起来,老板是金川人,加绒藏族。他们的生活习性同这里的游牧藏人有很大不同,非常接近汉人的生活习性了。他告诉我这里是不许饮酒吸烟的,商店饭店要是卖烟酒就要被罚款一万元的。但这里的治安还是很好的,学院毕竟是佛教圣地,相对人员比较单一,都是诵经拜佛的修行之人,外地游客和闲散人员很少。国家现在也很担心这里的规模和发展太快了,但对藏人的宗教信仰又不好干涉。好在这里的管理者都是中央民族大学或西南民族大学毕业的,很清楚国家的相关政策,同国家有关部门也沟通的很好。外面一但有风吹草动,立刻组织喇嘛觉姆进屋念经,不许出去,管理的非常严格,所以还没有出过什么问题,相对于敏感地区一直还比较平静。
他还告诉我去过的天葬台是去年才修好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葬台,也是佛学院建的。而我早晨看到的木箱确实是装死人的,而抬着它快跑是为了快转世,尽快到极乐世界去。这里的老年人还有青海甘南地区、云南香格里拉地区的人死了也会到这里来天葬的。他们认为如果不天葬,死后就不能转世更去不了极乐世界的。要天葬的人早上在转经台转完后,就到喇嘛或觉姆哪里念经一个上午,中午后运到天葬台天葬,如果家人不反对,外人是可以观看的;如果家人不同意,外人就不能靠前更别说拍照了。
我们吃过用高压锅煮的面条后正式踏上回家的路程。但车子开的并不快,我们不停的停车拍照。
昨天的积雪大部分都化了,只有背阴处和山头上还有,蓝天白云雪景吸引着我们不停的按动快门。天气太好了,特别的通透,很适合摄影。
路边有几座很古老的佛塔,吸引我们拐进一条小路,路边零散有些藏人的房舍。遇到的人都很友善,向我们挥手。一个老者过来同我打招呼,他说是这里的支部书记。
他们村有57户,300多口人,他59岁了,已经当了40年的支部书记,他邀请我到里面走走看看,都是归他管的。但我们不想耽搁太多时间了,拍了一些照片继续赶路。
很快我们拐到317线上,雪后路上的尘土比来时少了一些,但今天遇到的车辆明显比来时多了不少,而且都是装满物资的大车、重车。我们开始小心了,一些不是宽敞的地方不敢停车了拍照了。
路遇两个小姑娘拦车,她们是去尚寨读书的,一个小学一个初中。读初中的小女孩很善谈,她很惊奇王老师开车,她说他们这里没有女人开车的,这里的女人地位很低,在家里什么都是男人说了算,是不许女人开车的。
她特别喜欢车,她的理想是能考学到外面读书,然后在外面工作,能自己买车自己开车。我问她喜欢什么课程,没有想到她说出的竟是“我喜欢政治和思想品德”。问到学费的事,她说不要学费的,每天中午还有免费的营养午餐,是鸡蛋和牛奶。“感谢祖国,长大后我一定要努力报效祖国”。
这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热情单纯而有理想。祝愿她能如愿考上大学,能走出大山完成自己的事业,也开着自己的车,来改变家乡的传统观念。
路遇一些去观音桥朝拜的人,女孩儿告诉我他们是青海过来的,已经走了七十多天了,就快到目的地了,他们神情不是疲惫,甚至有些喜悦,脚步依然很轻盈。
在尚寨我们吃了一顿可口的午饭后继续赶路,王老师说现在最希望能拍到一幅雪山下盛开桃花的照片,不久这愿望就实现了,一幅蓝天白云,雪山流水、桃花盛开的画面来了,所有构成都是绝佳的,唯有光线略强一点,但知足吧!还能有比这更运气的吗?
沿着G317线天黑前我们终于赶到马尔康,这里是阿坝州政府所在地,比较繁荣。我们找到当地最好的嘉绒大酒店,没有窗户的标间也要380元。终于可以正常的上网、看电视、喝茶、上厕所、洗澡了。我们的一切恢复正常。
作者:书影。微信:shuying-916 QQ:1154429719
《别了色达,梦中的香格里拉》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27895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