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18 13:47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从砖塔胡同40号楼上的窗户看砖塔。资料图片/李飞 摄
昨日上午,砖塔胡同,工人正在对建筑物进行维修。拍者 小佳
北京最古老的胡同——砖塔胡同正在修缮施工。今年西城区拟对29条胡同进行综合整治。该工程预计在年内完工。
胡同现状
有的墙壁已有砖块脱落
砖塔胡同位于西城区西四附近,宽五六米。多处砖石结构的房屋周围,搭建着简易房或棚子。电线杆竖立在路上,错乱的线路交织在一起,接入居民房屋内。一些院落大门的门轴已经生锈,很难关上,只能作为摆设。有的墙壁上,已经有砖块脱落。
居民孙先生称,胡同里的房子“年纪都很大了”,很多房子都属于危房。
“以前一下雨,我们家的房子就漏水,后来修了一下才不漏。”居民赵女士也认为,修缮不应改变胡同面貌。“这条胡同很有名气,是老北京的一个招牌,里面住过很多名人。”
修缮方案
旧青砖砖雕等将被保留
据西城区政府消息,此次修缮工作,除了翻修房屋,还将改造下水道、地面硬化、屋面整修、制安铁艺护窗栏、门楼改造等。建筑原有的旧青砖、砖雕等都将被保留。
昨日下午,砖塔胡同里,已经有工人在几处临街房子周围搭上了施工的架子,对房屋展开修缮。
“主要是翻修和改造房子。”一名施工工人称,他所在的公司承包了胡同的修缮工作,“需要拆的拆,需要加固的加固。”
另据了解,今年,西城区区房地中心将对后帽胡同、大拐棒胡同、四根柏胡同等29条胡同街巷实施综合整治工程,其中,将打造前帽胡同、中毛家湾胡同、砖塔胡同、羊皮市胡同等15条精品胡同。
■ 讲述
“胡同大体没变 房越建越多”
孙先生从出生便住在这条北京最老的胡同里,到现在已有近60年。
“我这一辈子估计都在这儿了。”孙先生说,他上学、工作都在附近,即便出远门也不会很长时间,对胡同古树、建筑都有感情,“之前传出来说要拆迁,我就非常生气,幸好不是真的。”
孙先生记得,他小时候,胡同很宽阔,“也可能是自己个子太小,看什么东西都大。”周围的房子都没有超过两层,路上很少车,“不像现在,这么窄的胡同,旁边还停车。”
“小时候我们几个小朋友就在胡同里玩,那时喜欢捉迷藏和弹玻璃珠。”孙先生记得,他经常藏在大杂院的杂物里,“没人会找到我。”
说着,孙先生抬手一指胡同里的几棵大树,“从小时候到现在,那棵树一直在那儿。”
“那时流动人口很少,整条胡同的人都认识。”孙先生说,每天从胡同经过时,一路上都是熟人,要不停地打招呼。
关于砖塔胡同的历史,是老师告诉孙先生的。“他说这条胡同年代很长,还跟我们讲了万松老人塔的来历”,“第一次听说鲁迅住过我们这条胡同很激动,几个人还专门跑过去看看。”
孙先生叹息,如今的胡同,没以前那么单纯了。“房子越建越多。”他说,虽然胡同的大体面貌没变,但是房子明显比以前多,“以前的房子很简单,很有规律,现在棚子建的哪儿哪儿都是。”
■ 链接
被誉为“北京胡同之根”
砖塔胡同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自元大都时代即有文字记载并沿用至今的胡同,被誉为“北京胡同之根”。
它以其东口的“万松老人塔”而得名。万松老人是金末元初著名的佛学大师,曾提出“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主张。在他圆寂后,有人修了这座塔。
砖塔胡同在北京的发展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元、明、清三代,砖塔胡同作为戏曲活动的中心,是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这时的砖塔胡同及附近的口袋底胡同、钱串胡同、玉带胡同有戏班、乐户不下二三十家,终日锣鼓喧天。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这里的戏班、乐户纷纷逃回家乡,从此砖塔胡同渐渐变成了居民区。
在这里,曾居住过许多名人。1923年鲁迅在与周作人反目后,从八道湾搬来砖塔胡同61号(现84号),并在这里写出了《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和《肥皂》、《中国小说史略》等作品。
鸳鸯蝴蝶派作家张恨水曾居住在砖塔胡同43号(今95号,已于近年拆除),并在这里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
1927年,刘少奇随北方局由天津迁到北平,暂住在砖塔胡同四眼井10号的同事家里。记者 李宁
《北京最老胡同砖塔胡同修缮 保留旧青砖砖雕(图)》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gny/140768.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