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26 07:14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写埃菲尔铁塔游记并非易事:这可是世界游客最多的付费景点、世界拍照最多的地标建筑,没有之一。100多年来多少珠玉在前,无论从哪个角度描述都有续貂之嫌,因此旅居法国多次登塔,但也并没有用笔触描摹这法国第一知名的钢铁巨人。
正当多年以来巴黎渐渐从美丽的异乡变为生活穿梭的城市,心中的铁塔渐渐成为家门口喷泉一样的日常建筑时,埃菲尔铁塔安装玻璃地面的消息引发了我对于这老朋友的好奇。不禁随同友人再探这一似乎已经“玩腻了”的所在,回忆与铁塔的故事……
就像哈姆雷特一般,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铁塔,但人总是喜欢把不了解的事物理想化,因此第一次看到铁塔觉得没有那么高大,但兴奋还是满满的。
尤其是随着地铁的节奏,铁塔就那么晃晃荡荡地出现在眼前,车上有一半人乐得合不拢嘴(都是游客),另一半脸上浮现出对于眼前景色和游客的淡定。铁塔一出现,谁是巴黎人谁是游客一目了然。
游客本身就是铁塔风景的一部分:无论晴雨操着各种语言穿着各种民族服饰布满铁塔脚下的广场、兜售纪念品的小贩、执勤的军警、旋转木马和马背上可爱的孩子、逝者如斯的塞纳河和河上灯火通明的塞纳河游船……第一次去铁塔,记住的反倒不是塔本身,而是这一幅五颜六色的众生相。
尤其是登塔俯瞰这一切,再远眺蒙马特高地的圣心教堂、西黛岛的巴黎圣母院,这人来人往、这日日欢腾,谁也忍不住会引用海明威“流动的盛宴”来表达这一刻隽永的人生体验。
后来在巴黎日久,东西穿梭过程之中难免再遇到铁塔,这种生活中的铁塔不是用来攀爬,而是用来远远的眺望。心里各种生活琐事作为大背景,偶尔涌现出第一次登塔看到的美好情景,仿佛经过铁塔是一种提醒,告诉自己要珍惜人生,不要被琐碎淹没,要抓紧每一天发现生活的美。
人生活和旅行似乎时常需要契机,如果没有听说铁塔刚刚安装了玻璃观景地板,也许再次登塔会推迟到几年甚至更久之后。
听朋友说铁塔加了一颗玻璃心脏,从此可以从观景地板俯瞰曾经吸引我的那副众生盛宴图,第一个反应是“珍惜传统的巴黎人开始革新了!”的确,巴黎人对于传统建筑的坚持令人印象深刻:每每有新建筑破土,总是伴随批评浪潮,铁塔本身初建时也不例外。
带着这种对新鲜事物的赞叹,我约友人二三信步前去,来到塞纳河畔的战神广场。我们相约用一次游客的心情来重新发现广场一端这块世界名铁。
照旧是长长的等待队列,里面排满了兴奋和憧憬的眼光,不仅仅来自于孩子,也有爱情历久弥新的老两口和咋咋呼呼的年轻人,我们的淡定反而显得不合时宜,于是也融入气氛,更加期待再次发现登塔的美妙。
买票、进入、拾级而上……这一系列规定动作完成后,终于来到了全新的观景台。埃菲尔铁塔一层原是金属结构,增加了玻璃地板后,人可以走向铁塔中间天井,仿佛悬空行走。有恐高症的好友开始有些腿软,但看着远方的美景和旁边结实的玻璃护栏,也就慢慢胜似闲庭信步。
与朋友嬉笑的间隙,不禁独自走到玻璃地板之上坐了下来,下面还是流动的景观,不同的是上次凭栏远望,这次安坐于这景观的上空。旁边还有游客躺了下来,似乎在体会云端的舒适。
按照巴黎市长伊达尔戈的说法,安装玻璃装置是体现巴黎不断自我创新科技进步的意愿。在铁塔斑斑的铁锈之间,这一颇具现代风格的玻璃心脏与远方高耸的蒙帕纳斯摩天大楼(巴黎市区唯一的现代摩天大楼)相映成趣,仿佛要在古老肥沃的土壤中破裂出几芽现代的笋芽。
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玻璃观景台给予游客全新的观察角度。你也许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巴黎,但有了玻璃地板的铁塔可以让你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当然少不了千百年的先贤祠、圣母院、圣心堂,也少不了一个多世纪的大小皇宫,但你已经可以隐约眺见全新的路易威登博物馆等等新建筑的一角。
印象派大师塞尚曾经将家乡的山画了无数次,因为每个角度、每个时间都是不一样的美。是不是人生也应当如此,巴黎也应当如此,今天的铁塔和昨天的已经大不相同,因为对某种环境习惯而产生的倦怠也许是找到真正快乐幸福的最大障碍吧!
参观完毕,随意漫步到街边一家咖啡馆,点了一杯附带甜点的咖啡。铁塔的新鲜景观、咖啡的香浓和精致小甜点的入口即化,正是你第N次来到这个城市还会不禁赞叹的生活之美。
《玻璃心点亮百年埃菲尔铁塔》由河南新闻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lvyou.yuduxx.com/cjy/161565.html,谢谢合作!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